融安要闻

创新工作出实效 转变作风受好评

来源: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4-03-25 08:31   作者: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融安县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亮点频闪

融安县在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走基层、查民情、解民忧,创新工作,让人民监督权力,畅通民意上传渠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取得了良好实效。

亮点一:阳光用权  群众监督

让人民群众参与权力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融安县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紧依靠群众、贴近群众,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在融安县,“阳光卫士”这个名字可算是掷地有声。近几年他们频频出现在与民计民生攸关的多个项目中,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融安县泗顶镇搞道路硬化,用粉石料来铺,一些路段出现较大裂缝,他们与工程队老板交涉,最终用砂石替换了粉石;大坡乡修堤,少放了两根涵管,他们立马要求施工方停工整改……,这些都是来自基层“阳光卫士”们的监督,让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阳光卫士”由当地群众推荐选拔得出,既是利益相关方,又是潜在责任方。这样的双重属性,使他们在涉及最难解决的群体利益问题时,既能大胆果决的行使监督权,确保项目进展公开公正、保质高效;又能襄助政府说服群众配合工作。同时,有“阳光卫士”参与监督的工程,征地、等问题都能解决的异常顺畅。

 “阳光卫士”在群众中有威信,政府在人民群众中提升了公信力。据不完全统计,这一举措已为桔乡群众解决400余个民生问题。

亮点二:畅通渠道  倾听民意

民意能否畅通,民情是否及时了解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融安县充分利用“代表之家”广泛听取民情民意,让群众各种意见和建议及时快捷地传递到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保障。

走进桔东社区的“人大代表之家”,满墙醒目的“制度”不得不引人注意。代表职责、代表成员名单、接待选民时间安排、活动制度……一块一块,整齐又美好。“制度挂满墙,落实会咋样?”这样的疑虑在看到桔东居委会主任韦镇威开启的两本厚厚的“代表接待群众记录本”时,被一扫而光。桔东社区是2012年融安建设的第二批46个“人大代表之家”之一。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每个接待日当天到场的县、镇人大代表与辖区选民的互动情况。在最新的一次记录上,笔者看到:217日,桔香南路与荷花街的17户居民反映,两街交汇处的一段排水沟由于年久失修堵塞,造成上述住户卫生间用水不畅,逢雨则成内涝,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特请求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篇末还特别注写了处理情况。

据韦镇威介绍,桔东社区的“人大代表之家”每月接待选民一次,群众便会按时来访,非接待日里若有人前来,这里也会即时开启。

亮点三:村屯管理  党群共议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安县潭头乡通过建立健全党群议事会制度,党群共商乡村建设大事,逐步把党政权力下放到村屯,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建设中来,让群众成为建设家园的主力军。

“只要会长一吹哨子,家家户户都会拿起扫把参与到大扫除中……”潭头乡新桂村东桂屯党群议事会成员梁济全自豪地说。自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该屯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清洁工作,义务投工投劳400余个,维修道路、改造污水排放、修建垃圾填埋池。在其中,屯里的党群议事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潭头乡党委书记韦怡宗介绍,屯级党群议事会成员是由本屯群众选出的党员骨干、复退军人、种养能手、经济能人及致富返乡农民工等组成,都是屯里较有威信和影响力的群众,责任心强,办事公道。

目前,该乡72个自然屯都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议事会。这种“屯级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行政村下移到自然屯,让乡干、村干包村到屯,屯级成立党群议事理事会,将权力下放,监督下放,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从而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到基层建设中来。

通讯员:谭凯兴 覃煜 报道

短评:融安县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到桌面上,放到公众视野中,放进党员干部的心里头,让群众参与权力的监督和运行;使每个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更加牢固地树立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扎实实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责任编辑: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