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路子拔穷根 想方设法摘穷帽
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融安县因势利导,出台了21项产业扶贫政策。全县上下,围绕产业想点子、出主意、施政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借地生财” 让飞鸡变“金鸡”
融安县大坡乡的“飞鸡”颇有名气,每年举办的“大坡飞鸡节”都吸引了许多游客。目前,大坡乡的“飞鸡”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选择。
养殖“飞鸡”需要鸡苗、场地、技术和资金,如何让贫困户能够承担得起饲养“飞鸡”的成本?这成为了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乡里养殖能手垫资购进鸡苗,并提养殖供场地和技术支持,产出的效益扣除养殖成本,余下的利润都归贫困户”。大坡乡不断思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地生财”。养殖能手为贫困户提供鸡苗,贫困户以入股的形式,将这批鸡苗投放养殖能手的鸡场中,在养殖能手的指导下对鸡苗进行管护,出栏销售后,所得的收入扣除饲养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余下的为贫困户实际收入。大坡乡这种“借地生财”的模式减轻了不少贫困户的负担。
据了解,2015年大坡乡共有265户养殖户饲养“飞鸡”,年出栏量30万羽,纯利润达300多万元。
技术服务 让贫困桔农信心足
流经板榄镇、雅瑶乡和大将镇的浪溪江不仅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壤肥水活,浪溪江河谷地带还是融安金桔的著名产地。2015年融安县种植金桔面积已达到11.5万亩,产值达4.5亿元,通过种植金桔,不少种植户盖起了小别墅,购置小轿车,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这两年滑皮金桔很得价钱,今年我决定要改种滑皮金桔。”看到种植滑皮金桔能有好的收益,不少果农就开始改种滑皮金桔。但限于贫困户的底子薄、技术弱等原因,不少贫困户在等待观望。
为弥补贫困户的“先天不足”,融安县今年采取“先种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贫困种植户苗木和肥料的补助,引导果农扩大滑皮金桔的种植面积,或对普通金桔进行滑皮金桔的高位嫁接。并鼓励乡镇的种植能手与贫困户“结穷亲”,包揽贫困户十几株金桔树的管护,并面对面、手把手地向贫困户传授金桔管护技术。让贫困户种植滑皮金桔下得决心、提升信心。
据悉,融安县2016年预计新植及高位嫁接滑皮金桔的面积为4100亩,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48万元,参与种植农户2000户,收益群众7000人,可带动500户2000人脱贫致富。
缩短周期 让效益来得更快
今年3月,融安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来为板榄镇木吉村的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株速生香杉苗,并承诺回收木材,此举激发了农户种植速生香杉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融安县香杉种植业的发展。
杉木是速生树种,普通杉木林一般在20年左右即可成熟利用。近年来,融安县采用高效短周期栽培模式种植香杉,使主伐期可以缩短到10至15年,杉木速丰林与一般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要提早两、三年进入速生期,缩短香杉的生长周期,使群众获得更多收益。目前,融安县已建成优良杉木种子园加组培苗的良种杉木育种体系,现代林业(香杉)核心示范区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截止5月初,融安县杉木速丰林新种植面积为8202.7亩。通过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融安县在造林第十年每亩出材10立方米,比普通杉木林每亩增加收入30%以上。
通讯员:陈子建 覃庆和 报道
短评:精准扶贫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融安县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结合当地发展实际,重点发展林下土鸡养殖、金桔种植,香杉种植等,为贫困农民结对子、找路子,挣票子,实现精准对接、精准发展、精准扶贫,切实让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早日脱贫,这些做法有成效,受到了贫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值得借鉴和推广。(凯兴)
责任编辑:黄颖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