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治邦,1908年出生于融县西隅乡大巷村。1929年毕业于融县中学后,他受聘于浪保小学任教。1931年参加革命青年骆希道组织的学习小组。1935年9月,融县北区爆发的“八团事件”失败后,他愦然回到西隅乡办起私立的“治基补习学社”专为投考初中的学生补习。1944年11月,日军入侵融县,日军实施“以华治华”政策,企图利用黄治邦的声望,欲让他出任融县日伪县长,他闻之即携带全家老少趁夜避入浪保山区。1945年2月,经中共融县特支通过统战渠道,推荐他出任六区(即北区)办事处秘书。他与地方民主人士黄建材、潘百济,大力协助中共地下党员莫矜、莫可量、韦克、黄吉士、陈智等同志,建立了党领导的融县抗日挺秀队,为夺取柳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黄治邦虽是国民党党员,历任国民党区分部书记、乡人民代表、融县参议员,但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自1946年2月中共融县特支决定以他家作为党组织活动的联络地点之日起,他信加利用自己的声望来掩护地下党员所进行的秘密活动。抗战胜利后,融县特支决定分散隐蔽融县抗日挺进队和挺秀队的人员和武器,他与黄建材通过各种关系,大力协助了隐蔽下来的韦克、江明、莫可量、黄爱邦、黄吉士、谢伟俊等一批中共党员和部分革命积极分子到北区各小学任教,使这些同志得以合法身份开展党的工作。长安解放前夕,他冒着生命危险,说服国民党西隅乡乡长,将乡公所的全部枪支弹药通过他转交给柳北总队第六中队。1949年11月21日解放军进入长安镇后,他又积极协助柳北总队第四大队接管长安镇。由于他思想进步,支持革命,与我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因此当第四大队在长安镇成立长安区公安委员会时,推荐他任副主任。1950年初,他任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并当选为融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人大代表。后调任宜山专区农林水利处副处长、柳州地区林业局副局长职务。1981年,在他74岁高龄之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1982年9月18日,经抢救救无效,这位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忠心耿耿为革命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开明进步革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幸与世长辞了,终年75 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