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李朝文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小拐杖撑起大希望
人物故事
李朝文,男,1958年4月生,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长丰村小学退休教师。在地处桂北大石山区的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长丰村小学,年过50且腿部有残疾的李朝文老师,几十年来,仅仅依靠着一支小拐杖,默默地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他用自己的坚守,为大石山区的孩子带来了大希望。
坚守,只因大山里孩子们的需要
70年代,当时山区道路不通,交通十分不便,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偏远的山区任教。李朝文老师是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长丰村人。1978年高中毕业后,东起乡紧缺老师,李朝文没有过多的考虑,就自愿留在家乡做了一名民办老师。虽然只是民办教师,待遇不是很好,但李朝文老师没有任何怨言,欣然前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丰小学的学生逐年减少,教师也越来越少。直至2012年时,长丰小学就只剩下李朝文一位老师和9名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学生的人数少了,但李朝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却丝毫不敢怠慢。备课,教学,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都做得一丝不苟。
对于自己一个人留在长丰小学,李朝文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不留下,那这儿的孩子谁来教。大山需要我,“微小学”需要我,孩子们更需要我。只要学校不撤并,只要学校办下去,我就一直坚持到最后,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老师缺而上不了学。这是一个普通老师的责任,也是老师的光荣使命。
坚守,只为执着挚爱的教育事业
李朝文老师的家距离学校不是很远,两公里左右。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李朝文老师来说,这却是一条艰辛之路。每次从家里赶往学校,李朝文老师总是要比别人提早一个小时出门。别人二十分钟能走完的这段路,李朝文老师却要花费一个多小时,途中还得休息三次。若是遇上大热天,这一趟下来,李朝文老师早已是汗流浃背。即使这样,李朝文老师总是第一个赶到学校,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在认真检查校园安全情况,整理教案和教学用具后,等待学生们来学校。
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对于李朝文老师也同样是一种考验。由于长期单腿站立,给他的右腿增加了不少的压力。因此,在课堂上,李朝文老师不得不时常用左手撑着讲台,缓解一下;累了,他把左腿搭在右腿上,让受伤的左腿得到暂时的休息;再累了,就拄着拐杖支撑一下疲倦的身体。李朝文一天要上六节课,而每一节课都要重复上述的几个动作。到了晚上,李朝文老师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明天教案,还要批改当天的学生作业。就这样,为了履行教师的职责,这一坚守就是27个年头,直到2018年5月份正式退休。
坚守,他启蒙了融安高中第一个考取清华的学子
谁能想到,融安高中第一个考取清华大学的梁振发的启蒙老师就是李朝文老师。当谈起这个优秀的学生时,李朝文老师心里充满了自豪感。“1994年,小梁刚开始进入一年级读书,就发现他是一个聪明、勤奋、懂事的孩子,他学习能力强,只要讲过一遍他就掌握了所教的知识。”在偏僻、贫穷、信息不通的大石山里,能培养出一个国家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
课堂上的李朝文老师极其耐心。对理解慢的学生,李朝文老师就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给他讲解。李朝文老师从不打骂学生,学生们也很喜他。“李老师很和蔼,上课很有耐心,从不对我们发气。李老师就像我的爷爷一样。”一位经常接受李朝文老师辅导的学生这样描述心目中的李老师。
讲台上有一张小椅子,是李朝文老师实在站不住的时候坐下休息用的。但是,李朝文老师却很少用它。李朝文老师一直坚持站着给学生们讲课。
为了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李朝文老师家里的活几乎都由他的妻子和孩子包揽,自己则在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在这几十年里,孩子们在李朝文启蒙下,超过100名学生考上了县里或市里的重点高中,有的还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
李朝文荣获县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