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桂北山区的融安县东起乡,一提到龙昌云的名字,人们会举起大拇指,因为他上任东起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一心扑在关工事业上,一干就是十三个年头了,且成绩突出,先后八次分别荣获柳州市关工委、融安县关工委、融安县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东皇屯校外学习站荣获柳州市2017年柳州市青少年校外学习站优秀活动视频一等奖。
一、不计较报酬,乐意挑重担。
龙昌云同志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退休后,2006年6月,东起乡党委组织委员周永健代表乡党委、政府找龙昌云谈话,要他出任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职务。龙昌云同志当时心想:“当年入党宣誓的誓言,还在耳边响起,作为一名共产党,不忘初心,为党分忧,义不容辞!”所以就乐意挑起这一重任。当年待遇很低,政府补贴每月150元,但他不计较报酬,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干就干到了今天。
二、倾心于关爱留守儿童,建立融安县第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东起乡四面环山,地理位于偏僻,加上经济发展滞后,外出打工人数比较多。龙昌云上任后,常常组织本乡的学校、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人员,一同下乡开展关工工作,调查“留守儿童”情况。2015年7月,在县、乡关工委的共同努力下,在现有人口703人,且有35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东皇屯,建立了融安县第一个“留守儿童之家”。2015年至2018年暑假,在龙道廉、龙昌云、龙昌飞、龙改天等“五老”及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三年来在校外学习站举办美术绘画、书法、舞蹈等“留守儿童”免费培训班共3期6个班138人次。被当地干部群众、学生家长传为佳话。为此,2018年7月10日,柳州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刘德山、柳州市关工委执行主任林桂平等领导一行9人,深入到该屯校外学习站慰问“留守儿童”,助力推扶贫,并给绘画班的孩子们,每人赠送一块“画板”,给舞蹈班的孩子们每人赠送一把表演时用的“小花伞”和两把“花扇”,同时给在场的48位孩子送上每人一套“运动服”。群众评议说:这是“关爱留守儿童,播撒希望阳光!”
三、热心关工,默默奉献。
龙昌云所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数不胜数,现就数三件事:
一是2006年上任后,全乡五个村民委,七所中小学,以东皇自然屯为示范点,都建立了关工组织。二是近年来,组织全乡各村(屯)、学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9场,受教育青少年1506人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报告会10场,受教育学生1285人次;清明节组织学校师生祭扫烈士墓8场次,受教育的学生1102人次;三是征订《中国火炬》杂志稳中有进。由原来的每年9份增加到2011年最高峰22份,且征得他大儿子龙大标的同意,连续三年为本乡五个村民委及村小学各订一份《中国火炬》赠送给他们,价值1350元。
龙昌云同志有三子一女,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在县城买了房子,成了家。前些年他的儿女们跟他说:“阿爸,你年龄偏大了,应该卸任休息了,跟我们到县城居住,该享清福了,不要操那份心了!”然后,龙昌云回答说:“我的党龄已有52年了,想起我入党时的誓言,我还要坚持做点奉献,献点余热!”
勤勤耕耘,默默奉献。龙昌云同志踏踏实实地奔忙着做出并不惊人且很感人的事迹,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大家评议他确实与众不同,真是“桑榆晚霞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