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吴齐仟在开展视频直播技术培训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吴齐仟在沙子乡指导群众种植中草药青蒿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吴齐仟在长安镇泗朗村指导群众管理百香果
近年来,融安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贫困村科技特派员作用,为贫困群众搭建起脱贫致富的科技桥梁,把发展动能推向田间地头,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2017至2020年期间,吴齐仟、龙坤、龙桂光、居仁忠、覃义统、梁昌福、张乙、石国凡、韦春妮等9位农业农村局的技术骨干深入实施融安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响应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号召,主动申请加入科技特派员的队伍,连续四年坚持在桂北广袤的土地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培训中心主任——龙桂光在板榄镇开展产业扶贫大培训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培训中心主任——龙桂光长期指导东起乡果农梁英亮种植、管理砂糖桔
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融安县农业农村局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采取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方式,因地制宜的为人民群众作技术指导,以融安县主导产业“融安金桔”、“大坡飞鸡”、青蒿、田螺养殖等为服务方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学技术、用技术的新要求。将课堂实用技术培训,田间地头、鱼塘禽舍现场示范指导,入户面授等传统方式与“两微一端一抖”等新兴传播方式有机结合,实现实时反馈、长期跟踪指导的服务模式。同时采取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法为贫困户提供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浮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龙坤在浮石镇的金桔园讲解病虫害防治技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浮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龙坤在浮石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近日,融安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吴齐仟作为自治区选聘的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在果园里向广大网友、果农讲解金桔当前病虫害管理技术,内容涵盖金桔壮果期间的水肥管理及重点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分享。短短半个小时就产生2万个点击量,全国各地近百名网友在直播间彼此互动,共同讨论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经验和技巧,顺利实现与科技特派员之间的零距离实时线上交流,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推广中心技术员——居仁忠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产业培训
新颖的网络直播技术培训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学员和科技特派员在直播间一问一答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直到直播接近尾声,短短的半小时仍让学员们意犹未尽,也让长期扎根在贫困村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特派员通过视频、通过网络变成了“技术红咖”,并收获了一大批“铁杆粉丝”。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潭头乡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张乙在潭头乡指导养殖户开展养殖管理
据统计,2017至2020年间,融安县农业农村局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组织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450多期,培训贫困户累计1.6万人次,培训内容涉及融安金桔、优质稻、种桑养蚕、林下土鸡等“5+2”特色优势产业;进入贫困村开展实地科技服务累计1300多次、1300多天,提供技术咨询3万多人次,指导内容主要涉及有水果、优质稻、经济作物、田螺、土鸡等;建设脆蜜金桔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特色蔬菜示范基地、林下仿生栽培灵芝示范基地、中草药(吴茱萸)示范基地等科技示范基地近百个,为融安县贫困村产业持续发展和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沙子乡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石国凡在沙子乡的鸭子养殖场查看家禽养殖情况
作为农民群众心中的致富能手、“田专家、土秀才”,融安县农业农村局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鱼塘禽舍,把科学技术从书本带到实践中,在广大乡村播撒科技的种子,实实在在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贡献。
融安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泗顶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韦春妮在泗顶镇给贫困户讲解饲料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