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融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伟刚组织经管站、振兴办、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到潭头乡培村村检查指导桑蚕产业联合体发展情况。

融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伟刚组织经管站、振兴办、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到潭头乡培村村检查指导桑蚕生产
融安县潭头乡培村村位于该乡的西北部,村民从七十年代便开始种桑养蚕,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目前该村的桑园面积已发展到800亩,是潭头乡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

融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伟刚在查看建设中的烘茧设施

融安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在查看在建设中的优质桑园示范种植基地
由于具备良好的种桑养蚕基础,培村村民联合成立了蚕宝桑蚕专业合作社,并引进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融安县金鼎制丝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的新模式成立了农工贸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桑蚕产业联合体,建立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推动融安县蚕桑产业“桑—茧—丝”产业链的加速成型。

融安县潭头乡培村村建设中的优质桑园示范种植基地

优质嫁接桑苗已长出嫩叶
人工采叶、采茧费工费力,传统桑蚕生产机械化程度不足,已成为制约当前桑蚕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瓶颈难题,潭头乡培村村桑蚕产业联合体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一大批桑、蚕新品种和新技术得到推广,促进了蚕茧产量及品质稳步提升。

融安县潭头乡培村村小蚕共育、大蚕共养示范基地

融安县潭头乡培村村小蚕共育中心
在规模连片的优质桑园示范基地,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的黑色滴管整齐地布满基地,一棵棵优质桑苗刚刚种下,经过雨露的滋润就长出了翠绿的嫩芽。这些优质桑苗都是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嫁接苗农桑14号,替换改良了老桑品种。农桑14号发芽多、生长快、叶片大、产量高,深受蚕农们的喜爱。

融安县潭头乡培村村标准化大蚕房

融安县潭头乡培村村标准化大蚕房自动上簇设备
实行小蚕共育,建设保温保湿小蚕共育中心400平方米,采用先进的养蚕技术及设施每批可饲养500张小蚕,促进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养提供保证,同时有利于提高工效,小蚕共育可节省桑叶、人工和用具用房,降低养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桑蚕养殖工人正在给蚕宝宝喂桑叶

蚕宝宝在吃桑叶
省力化标准大蚕房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上簇架,蚕宝宝们正在悠闲地吃着桑叶。蚕房还安装了负压式水帘空调,进行降温控温。水帘空调可以将蚕房温度控制在约22摄氏度,这是最适宜蚕生长的温度。并配套喂叶轨道车、升降机、木质方格簇、上簇架等省力化养蚕设备,实现半自动化喂桑、全自动上簇翻簇,节省人工,提高机械化水平。在标准大蚕房里,蚕农每年养蚕批次可从7批增加到10批,收入提高近三成。

负压式水帘空调设备

负压式水帘空调设备
蚕宝宝上簇后,抽丝成茧,化虫成蛹。为快速地从木质方格簇中摘取生产所需的原料蚕茧,潭头乡培村村桑蚕产业联合体还配备了快速摘茧机,该机型小巧轻便,轻松一踩便使蚕茧脱落,能在3-5分钟内摘净一张方格簇上的蚕茧,茧色白净,茧质优良,同时不损伤蚕茧,不损伤方格簇,比手工摘茧快20倍。

蚕宝宝自动上方格簇吐丝结茧

木质方格簇结满蚕茧

蚕宝宝在木质方格簇上结茧
融安县潭头乡培村村桑蚕产业联合体开展种养工厂化生产,摆脱了幼蚕供应不足、大蚕养殖节奏不一致的劣势,还可为企业提供充足优质蚕茧,通过保底收购让种桑养蚕群众吃了定心丸,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让融安县桑蚕产业向标准化、自动化、省力化发展大迈步。

工人利用快速摘茧机取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