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县通报一起问责通报,相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因本单位存在未履行请假销假审批手续、长期不正常上班的党员干部,仍然全额发放工资和绩效奖励的现象被问责。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的“吃空饷”以及变相“吃空饷”现象,吃的是财政资金,侵占的是公众利益。对于“吃空饷”现象,一些领导干部不是管不住,而是不想管、不愿管,没有管到位、严到底。为保障公平正义,必须查处并整治这一腐败现象,斩断伸向财政资金的黑手。对于情节严重者,依法给予法律制裁。
加强问责,促进履职,确保公平。当前正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刺时期,全国人民全力以赴,但是还存在“吃空饷” 这种现象,不仅是“出工不出力,甚至是不出工拿工分”, 这是一股负能量,会给当前一线扶贫干部造成极不公平的待遇,极大的削减、影响扶贫的积极性。必须以问责来严肃宣示,扭转作风,堵住机制内还存在管理系统性漏洞。
勇于担当,补齐短板,促进落实。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有使命感,甘于奉献,重责任、敢担当。目前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存在少数扶贫干部不负责、懒作为等问题,甚至牺牲原则卖人情、博好感。扶贫工作扎实与否、收效如何,关键在于干部的作为。“吃空饷”现象,反映的是责任的缺失。必须要强化责任,补齐扶贫的责任短板,层层督促,落实责任到人,明确正面履职清单,负面责任清单,照章办事,违规问责。
加强监督,突出日常,标本兼治。责任不落实,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履其责,更多是因为日常监督缺位、单位疏于监督,或是问责不到位,造成一些干部我行我素。是“守门者”没有看好门、监管者没有履好责。要追根溯源、标本兼治,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
(融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