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要闻

融安“四十八弄”发现神奇的“美人岩”

来源: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3-07-11 08:34   作者: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融安县泗顶、桥板、沙子、东起、大良、潭头等乡镇南部石山地区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美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我县连绵不绝的俊秀山峦,也赋予了广西融安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穴景观。
据不完全统计,融安已发现的大小溶洞近100个,主要有旱洞、水洞和考古陈列三种类型,这些溶洞或深长莫测,或高敞如殿,或曲折迷离,或与潜河相连,具有很高的探险和旅游价值。
在经过千百万年水蚀岩溶雕凿塑造的溶洞中,石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石莲、石林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瑰丽多姿的溶洞大多伴有神奇的传说,流连其中,更让人浮想联翩,为这大自然的神工杰作而折服。
小暑时节,笔者一行8人慕名到融安“四十八弄”-----泗顶镇旅游探险,惊奇地发现了一个重大的旅游资源——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岸江屯山后的“美人岩”。名叫美人岩洞,是因为洞中有一尊天然的石笋形象逼真,酷似裸体美女形态。洞中丰富多彩的钟乳石和石笋让人大开眼界,流连忘返。随同的先生和女士都感叹说,此洞的风景比广西一些著名的溶洞更加壮观。
7月6日,我们一行八人,从融安县城出发,乘车约一个小时,来到泗顶矿区。再从泗顶矿区北面小桥处的岔道走去,行约5公里路程,便来到了目的地——泗顶镇岸江屯。岸江屯是当地农民聚居的自然屯,约有40户村民160人口。屯长名叫韦善德,年龄五十岁。当地的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屯中留守农民居多。
美人洞位于岸江屯右边山后的山腰,从屯前步行十分钟就到了洞口。山洞前空气清凉,清爽宜人。还听得见“哗啦啦!”的水流声连续不断。沿着一条人工建设的水泥结构的水沟步行两分钟便来到大洞口。抬头一看,眼前景色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洞口高约十米,宽约十六米,洞顶和洞壁布满嶙峋怪石,一个比一个神奇。
洞口处建设着一个高约两米,宽约一米的水泥结构的小水坝,把洞口的水流分成上下两部分。水坝下边是水潭,碧波荡漾,水深不见底,水边全部是天然的石头。三条大小不一的小瀑布从水坝上奔涌下来,水花雪白清纯,发出声势浩大的水流声,使洞口一带呈现出热闹鲜活的气氛。水坝上边是一泓平静而宽阔的水面,也是深不见底,宽约12米,从水坝处一直延伸到洞内幽深之处。
屯长及随同人员搬来了四个大卡车内胎和两块模板,用绳子连结,制成两个简易的木筏子。每个木筏上乘坐三个人,用竹竿为浆,沿着水面进入洞中去观赏洞中的美景。
瞧,洞内各种溶岩千姿百态。那种拔地而起下宽上窄的叫石笋;那种从洞顶垂下像倒挂着的金钟叫钟乳石;有的犹如演出时舞台上徐徐拉开的幕布叫作石幔;还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犹如一个个擎天柱的叫石柱。
各种姿态的溶岩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瞧,如来佛祖坐在正上方,下面坐着他的无数个弟子正在专心地听他讲法,这就是“佛祖诵经”。再看那边的“雪山飞瀑”就像夜空的银河飞流而下,让人感觉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国。“瑶池仙境”的水深不过十公分,可是水中的倒影却使人感觉仿佛看到了万丈深渊,真是神奇呀!
美人岩洞的美景多得数不清,希望你也能来仔细地品味。
洞中的水较深,水虽然清澈,但水深不见底,让人觉得阴森恐怖,心惊肉跳。我们用手电筒照见沿途洞壁上全是奇形怪状的钟乳石。由于光线不足和距离较远,照相机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让人觉得甚为可惜。但是可以用肉眼凭借手电筒的光望见钟乳石的清晰的形态。洞顶部有蝙蝠在飞来飞去,不断地发出“唧唧唧!”的叫声,似乎是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表示惊奇、欢迎或兴奋之情。我们在木筏上,只能坐着欣赏美景,不能站立起来,也不能随意转身去欣赏另一个角度的风景。因为小筏子不稳定,承受力小。如果身子乱动,会造成翻船落水的后果。我的心里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不幸落水,那么我首先要保护照相机不落水,以保留相片的数据。
行了约200米,我们在屯长的带领下登上岸边去,步行欣赏洞中的美景。举目之处,到处是潮湿的钟乳石和石笋,景色奇异,让人大开眼界。不断地有人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啊呀!太好看了!”“简直不可思议,妙不可言!”这个洞府是人间仙境,美妙神奇。屯长非常自豪地指着一块大石墩说:“这是以前我们拍下的石头——大型石笋平台。桂林旅游局长看后,评价非常高。说,这是人间奇迹,如果这个洞穴在桂林市附近,那么大家必将行大运。”
洞中的石笋奇形怪状,美不胜收。有的像山谷、有的像梯田、水库、鱼塘,有的像牛百叶,有的像双人舞蹈。大多的钟乳石和石笋上下相对,互相呼应。有的石笋高大无比,与上面的钟乳石连成一片,像一块块巨大的窗帘,非常壮观,让人惊叹佩服。有的石笋小巧玲珑,晶莹剔透,闪耀光芒。比较突出的是那些形如小水库和小鱼塘的石笋,底部和旁边是雪白亮丽的柔软的砂石颗粒,与别处的以黄色为主的石笋颜色不一样,在灯光的照映下格外耀眼,干净纯洁。让人觉得这是艺术水库和艺术鱼塘。
洞顶悬挂着的钟乳石也是绚丽多彩,神态万千,让人目不暇接,喜出望外,每到一个新的位置,便呈现崭新的奇景。真是处处是美景,处处显神奇。这里是钟乳石和石笋的天堂,是艺术的宝库、群体,是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洞顶不断有水滴掉落下来,偶尔落在人的身上,让人觉得清爽凉快,沁人心脾,美妙可爱。
忽然间,来自桂林市的何小姐大声呼叫:“啊呀!快来看哪,我发现了一尊美女塑像了。”大家凑过去,一齐用手电筒照射那个方向,果然看见在水的另一方,立着一个裸体人影,形态逼真,宛如少女,亭亭玉立。其头部秀气,酥胸微挺,腰身苗条,双腿并立,神情凄婉。惊叹之余,让人浮想联翩。屯长介绍说:古人传说,有一对恋人自由相爱,情投意合。后来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两人跑到这个洞中居住多日。有一天,男人出外去找食物,不幸发生事故,一去不复返了。女人在洞中举目眺望洞口,焦急万分。至今她还在等待自己的恋人回归的身影。人称为“望夫石妹”。这样的少女钟乳石在洞中有好几尊,这是形态最好看的少女钟乳石。由于少女石像在水的对面的险峻之处,我们都不能靠近去欣赏,实在太可惜了。
大家兴致勃勃,不停地用照相机和手机拍照,要把眼前的美景珍藏起来,留存回家欣赏。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山洞的钟乳石和石笋保留完整,没有像其它地方的山洞受到人为的破坏,非常罕见,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其美景远远胜过桂林市的所有溶洞。我向屯长问询道:“这个完好无损的溶洞为什么不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呢?”屯长感叹万分,语重心长的说:“这里偏僻遥远,从古至今交通闭塞,马路坎坷不平,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开发旅游的。”
浏览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返回洞口,告别这个神奇的水府洞天以及那些蝙蝠。屯长认为我们太胆小怕事了。说:“往里面再走半个小时,还有更加美丽神奇的风景,比刚才看到的好看几倍呢!”我们行囊简易,出于安全的考虑,不敢往里面探险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们再来,一定探索到底。到时一定要携带小汽艇、望远镜、强力灯光设备以及增加保护人员。
出山洞后,大家余兴未尽,议论纷纷。大家认为,这个洞太好玩了。今天的旅游探险很值得,非常有意义。屯长告诉我们说:通往这里的水泥路已经列入交通建设计划。预计在20天后开工建设从泗顶矿到岸江屯的水泥公路。水泥公路的通车,将为开发“美人洞”的旅游资源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听后,觉得下次一定有机会故地重游。
在回归的路上,向导说:那边的山里有一个比较深长的洞穴名叫“赶街洞”,老人传说,三十年前,村民从洞穴中走到屯秋矿区的去赶墟。听后,大家无不称奇。山村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和美好的传说,应该大力开发为旅游景点,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图一为“美人岩”的外景。
图二为游客在兴致勃勃地游览岩洞的景观。
图三、四、五、六岩洞里的美景。
通讯员:韦祖祠 黄炳官 报道摄影
责任编辑: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