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要闻

百姓得实惠 政府得人心

来源: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4-05-05 08:47   作者: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融安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亮点频显

“群众有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扑下身子服务群?”这是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融安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始终将“让百姓得实惠,促政府得民心”这一根本宗旨,从实际从发,因地制宜把助农增收致富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场和考核场,以实施多项助农惠农工程,深入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为抓手,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转变观念提效率

笔者在融安县潭头乡黄坡屯看到,用水泥和竹料搭起的提子架绵绵密密,铺满了大部分坡地。园主陆少文今年年初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黄坡屯110亩土地,之后又聘请屯里的村民为果园挖沟整地,搭棚设架,按天数付工资。谈及此,陆少文不无感慨的说:“全靠乡干部们做通了村民的工作,我的提子园才能有模有样,村民们才能拿到实惠。”在他眼中,“潭头乡干部”这个带着笼统称谓的群体,会在每月第二周周二晚上通过“夜读”的方式集中学习“充电”;会每周进村下访,驻村接访,了解村民的困难和需求;会与各屯推举的“屯级议事会”密切互动,共谋发展。

该乡干部中有这样一个共识: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让群众得实惠。他们从乡情出发,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力求解决村屯土地闲散、农民收入微薄的问题。他们利用“屯级议事会”在村务决策上的引导作用,促使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增收思路。

以该乡东桂屯230亩土地为例,其作为潭头乡1500亩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的一部分,需要打破田坎、重新丈量。此举涉及71户农户,驻村干部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说服工作。并地后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提供政策解难题

浮石镇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助农增收”下功夫,努力夯实产业基础,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今年,县里出台了一系列金桔惠农政策,浮石镇唱歌坪的农户们动了心,想种却又苦于无从下手,情况反映到镇党委政府后,该镇党委政府认为该屯应抓住机遇发展金桔特色产业,但要真正实现农业高效和农民增收,则必须要走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的道路。

为此,镇里除了动员在外做事的“能人”回乡带领群众成立金桔合作社以外,还通过召开全屯群众会议,分析集约化经营和生产绿色无公害 “金桔”的好处,并多次组织金桔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请来农业技术推广员和经验丰富的种桔“土专家”向农户传授科学种植的一系列要领。此外,该屯村民在标准化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及时反映到镇党委政府的面前。目前亟需解决的是农田道路与地头水柜的建设,前者影响物资运输,后者则是水肥一体化的基础。

据了解,在融安县类似唱歌坪屯的情况都能到得积极有效的解决。党员干部本着为群众增收致富解难题的目标,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特色产业促增收

“群众路线就是要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雅瑶乡就是通过大力引导广大竹农对毛竹实施低产改造,现在每亩竹林从原来出竹20条增加到60条,竹农人均纯收入可达1800元以上,惠农增收,群众满意……”近日,在雅瑶乡大琴村一处茂密的竹林里,该乡干部姚慧满怀信心的说。

群众路线开展后,融安县雅瑶乡继续把惠民工作做深入做细致。通过引导竹农进行毛竹低改,扶持和鼓励竹农,妇女和留守老人发展家庭式竹制品加工作坊等方式深挖竹子的潜在价值,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乡毛竹低改面积为10500亩,年增长毛竹42万根,全乡毛竹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当地群众在发展竹产业方面纯收入就达2800元以上,引进资金500多万元发展乡镇竹制品加工企业,吸纳当地的妇女和留守老人就业,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上。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安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和指导各乡镇的群众发展金桔种植、林下养殖和竹木加工等特色产业,让群众从特色产业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通讯员:陈子建覃煜报道

短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就是要紧紧抓住“干部作风转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得到实惠”这三个核心问题。融安县在活动中能够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农增收;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与保护生态同步协调进行;各级党委、政府指导群众大力发展符合融安实际的特色产业;干部在工作中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心扑在工作上,深入群众中,想办法、解难题,值得点赞。当前,融安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团结一心、铆足干劲、奋力拼搏、不断创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凯兴)

责任编辑: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