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成效明显
近年来,融安县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委、党支部和党员,他们活跃在该县12个乡镇140多个村民群众之中,为党建出谋划策,为人民排忧解难,带领当地群众发展致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庆祝建党93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真诚服务赢信赖
“村里党员带头了,我当然也要参加,清洁这些河流死角也是为了我们好啊。”6月27日,融安县红卫村举办党员带头清洁乡村主题教育活动,原来只有村党支部53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的活动却吸引了不少群众共同参与,一位主动参加清洁的群众陆彦枝说道。
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融安县红卫村党支部开展“三联三帮助”活动,采取“县乡单位联系村屯,村屯干部联系困难党员和群众”的“一对一”帮扶方式,在了解到村民陆彦枝种甘蔗养鸡鸭遇到经济困难后,村委们主动捐资帮其购买了30只鸭苗,之后村委干部三两头走访询问养殖情况,并指导教传甘蔗种植技术。
听民声,解民忧。据不完全统计,红卫村党支部通过“一对一”帮扶,对困难群众给予资金、政策、信息、技术扶持,共为该村群众办好事实事60余件。村支部的真诚帮助得到了村民的信赖和认可,现在村里的经济、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112元,比去年增长15%。该村党支部在2013年获柳州市“五星级党组织”称号,成为2013年融安县3个“五星级党组织之一”。
心系群众带致富
“我们正在筹建农家乐,打算将石门仙湖景区自然景观和我们村特色水果采摘相结合,发展休闲农家游。”7月2日,融安县大良镇石门村党支部书记陈家明坚定地告诉笔者。陈家明,从2008年7月任融安县大良镇石门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着对群众脱贫致富的执着,在石门水库边上把一个不通公路,生活贫困的边远山村改造成国家
任村支书6年以来,陈家明带领村民积极向上级和后盾单位争取到了9个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村里的基础建设,修建通集镇的公路并硬化12.5公里、水渠三面光硬化1000多米,修建耕作区道路6公里,建成太平辽移民新村小洋楼,三格式卫生改厕等,实现了全村3个屯600多人改变村容村貌的共同愿望。
同时,陈支书秉持“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带领村民大面积发展甘蔗、经济林种植,重点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经过多年的努力石门村如今盛产多种特色水果,年产大果枇杷150吨,蜜桔300吨,早熟柑750吨,提高了石门村群众的经济收入。现在村民们经常打趣地说 “只要陈支书出马,事情就办成。”
科技带头促发展
今年以来,融安县大将镇党委按照“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党员大户抱团发展、困难党员帮扶发展”的工作思路,组织创业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开展以水肥一体化、三避技术等核心管护技术重点培训指导,使基层党员干部迅速成长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动员党员大户积极转变粗放经营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连片经营。开展“村企共建”、“双向带动”等一系列活动,对全镇98户困难党员进行一对一帮扶,让贫困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据统计,今年,大将镇党委针对党员干部举办金桔管护培训班9期,大将镇大将社区、龙妙村、东潭村创建连片300余亩的党员带富基地,县科技局分别在大将镇太江村、富乐村每年扶持困难党员4万元进行金桔低产改造,有效带动全镇金桔产业快速发展。
通讯员:赖萍静 韦祖祠 范树梅 报道
责任编辑: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