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漫步古镇融安县城,只见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一个个住宅小区安静和谐,一座座商场诚信经营、购销两旺……处处呈现一派和谐文明新气象。近日,笔者走近一个个普通创业者,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他们的幸福梦想。
夫妻环卫工
环卫工人覃义伦每天凌晨4点已在他的工作区域开始工作。今年58岁的她和老伴罗义莲一起从事环卫工作,县城河西立新街融中门口至老三江路口是他们的“责任包干区”。老覃说:“这份工作是挺苦的,但也挺好的,一个月能拿1300元,还有其他保险,生活还不错。像我们这么大的年纪去干其他工作,谁还要呢?我现在很满足了。”
谈到家庭,覃义伦说:“我们干这份工作,主要是为了孩子娶媳妇,我们的老家住在本县桥板乡良老村荣村屯,两个儿子近三十岁了,他们都在柳州打工,收入不多,还要贷款卖房、娶媳妇,生活压力大,我们虽然辛苦,但是为了家,这一切都值了。”说到工作,在一旁的老伴高兴地说:“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以前,环卫工人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扫地捡垃圾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正确看待我们的职业,而且大家的素质提高了,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变少了,我们的负担也轻了。你看今天我们扫这一段街,垃圾很少,打扫起来,不像过去那样费力。我会认真把这份工作做下去,为了孩子,为了我们家,也为了城市这个‘大家’”。
“五元”石磨米粉
该县雅瑶乡返乡农妇吴江彦在县城东圩榕树脚经营着“融安第一家石磨米粉”餐店,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生意异常火爆。张先生常年在外地工作,对家乡最大的回忆就是米粉,每次回去,都是满城的找米粉,如今他找到一家记忆中的味道,那就是正宗石磨米粉店。
“我们肯定是最用心做米粉的一家。”融安石磨米粉店的吴老板这样自信地对笔者说。位于县城东圩榕树脚的这家石磨米粉店,开业几个月来,凭着“家乡口感”积累着客人。
吴江彦一边忙着自己那“五块钱”的生意,一边对笔者说:“我这一天卖了100多碗米粉。一天下来也能有个150元左右的纯收入,家里的花销都靠这个小粉店支撑着。”
东圩小学学生张小燕说:“这阿姨的服务态度好,以前每天上学经过这个摊点都会卖碗米粉吃。”
谈及未来的打算,吴江彦说:“在新的一年,自家作坊里的石磨要马上装上了电机,告别人工磨粉的岁月。然而,每当作坊里的石磨开始周而复始地转动时,吴江彦总会想起长辈的话语:石磨不但磨出了美味,还令推磨人逐渐变得和石磨一般——沉稳,有耐力,有韧性。
城里打工仔
来到融县长安镇融江南路,走进中年人韦荣海的家,只见他的小康屋宽敞整洁,装饰一新,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样样具有,车库里还停着一辆五菱微型车。韦荣海和妻子坐在大厅的沙发上给笔者盘点着一年的收成:“今年我靠在城里安装水电、装修房子赚了四五万元,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是啊,过去我们祖祖辈辈住在雅瑶乡冠带村的土泥巴房里,出门靠走,去年秋天终于买了辆车,走哪都方便了。”妻子小马接过话题说道,“如今住得好、吃得好,交通也方便了,虽然现在欠别人一点钱,我想今年就能给人还了!”
韦荣海对笔者说:“现在农村人买小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村上好小车随处可见,大部分都是外出打工的人买的!”谈及今年的打算,韦荣海说:“现在农民打工不远征了,群众看病省心了,报销比例提升了,农民拿上养老金了,日子过得开心了……新的一年我就想有时间和老婆、孩子到北京、上海、浙江旅游一下!”
通讯员:韦祖祠 报道
责任编辑:赖萍静 编辑:黄颖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