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兴则百业兴。近年来,融安县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重要抓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通过补齐基础教育“短板”、优化教学环境、发展特色教育等工作,深化该县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协调发展。
推进义均促协调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政治责任、政治任务……”9月8日,县长陈文敏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暨“义均”迎国检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大家咬定目标、坚定信心,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认定。
近年来,融安围绕“一县四化”( 基础设施标准化、入学机会均等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这一总体目标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该县各中、小学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复核、评估验收时间节点安排任务。全县各职能部门帮助辖区内学校解决征地、维护治安、治理周边环境、控辍保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确保均衡发展工作有效开展。
五年来,融安县共投入2.5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334个,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
兴建园区谋发展
“中学城是融安重大民生工程,各单位要统筹各方力量,集中精力抓进度,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4月11日,在中学城建设工地,县委书记陈宏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要克服困难,加快中学城项目建设进度,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建设。
据了解,中学城教育园区位于融安县长安镇新安村北府屯,占地555亩,总投资49656.65万元。规划建设有融安高中迁建项目、初级中学建设项目、小学建设项目、幼儿园建设项目,形成集中办学点,打造融安中学城。该园区能过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分散、学生分散、师资不足、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等办学问题。集中办学,优化教育资料的配置,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提高办学的效益,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截至目前,教育园区已完成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其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并拟于2018年秋季学期完工并投入使用。
非遗入园展特色
6月9日,“长安文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丽雯等民间老艺人走进融安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学生演唱“长安文场”。近年来,该县将“非遗”引入当地中小学课堂,成为当地办学的一大特色。
据悉,2012年至2014年,融安县启动“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把该县初级中学、大将镇中心小学等11所学校列为试点学校,将彩调引入校园。邀请民间艺人对试点学校的老师进行“彩调”和“长安文场”的专业培训,并组织学校学生学习。每年进行一次文艺演出,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近年来,融安县教育局成立融安县教育艺术团,同时以教育艺术团为载体,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安彩调”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文场”等融安特色民族特色文化引进校园,促进校园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
通讯员:陈子建 滕以洪 报道
责任编辑:滕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