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笔者来到融安县大坡乡福下村龙妙屯,见到鼻梁上架着眼镜,显得柔弱又透着些许的知性的肖益群。
她,今年48岁,家庭人口4人,主要致贫原因为:因学(家里两个女儿读书),通过养殖“大坡飞鸡”等产业增加家庭收入,还依托危房改造扶贫项目盖上了新楼,2017年达到了脱贫标准,实现光荣脱贫。说起她的脱贫故事,还要追溯到2015年。
“2015年,父亲肖香宪得了肝硬化,我不得不辞工回家照顾病重的父亲。”肖益群告诉我们,当年她的大女儿正在读大学,小女儿正在读高中,家庭收入无法支付沉重的学费和伙食费,不得不和丈夫黄海清一起外出务工来维持家庭开支。但父亲突如其来的疾病打断了她外出务工计划。
“为了筹钱给父亲看病,我想了很多办法……”一次,村委的公告栏里一篇土鸡养殖有政府补贴的宣传引起了她的注意,就与家里人商量发展土鸡养殖,家里人劝她谨慎点。“政府都说了,饲养‘大坡飞鸡’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是脱贫致富好项目。”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肖益群毅然决定养鸡。
然而万事开头难,没有饲养经验的她,养殖的头一批鸡成活率不到80%,没让她挣到什么钱。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她并没有服输,通过上门请教邻村养殖大户,咨询养殖上注意的事项,做好笔记;还自己购买了不少养殖方面的书籍,结合实际学习理论知识。
“政府扶持的‘大坡飞鸡’品牌打响后,村民养的鸡不愁卖。”2016年3月,肖益群积累了不少土鸡规模化养殖经验,信心暴涨的她,通过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借贷5万元,按照标准建设好鸡舍,购置800羽鸡苗和玉米麦糠等,准备大干一场。
“飞鸡梦”成了肖益群的脱贫致富梦。她精心照看刚买回来的小鸡苗,认真做好打疫苗针、保温、清洁等工作,确保鸡苗茁壮成长。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已经长到6月龄的第一批“大坡飞鸡”出栏,由于她养殖的时间足、毛色亮和大小均匀,很受消费者青睐,不到一个星期就被抢售一空。再加上县政府的产业奖补政策,这次成功的养殖让她获利1万多元,从此,她在土鸡养殖的致富路上越来越自信和奔放……
“一人脱贫不算脱贫,全村富裕才叫富裕。”肖益群心中牢记,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助自己脱了贫。她掌握了土鸡养殖技术,达到了年出栏15000羽的养殖规模,心里却想着如何带动更多的乡亲,引领大家养殖大坡乡飞鸡脱贫致富。于是,她又把身边的贫困户聚集在一起,通过聊家常的方式,把她近两年的积累的宝贵经验,无偿的告诉给大家,通过她的带动下,共有23户贫困户开始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养殖”大坡飞鸡”,截止到2018年底,已有15户贫困户养殖飞鸡实现了脱贫摘帽。
图1:2019年7月16日,在融安县大坡乡福下村,肖益群正在饲养土鸡。(覃庆和 摄)
通讯员:卫纲 覃庆和 报道
责任编辑:滕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