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润桂北,桔乡奋发向未来。过去一年,融安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踔厉奋发,感恩奋进,把深情嘱托转化为动力之源,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据统计,2021年融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87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7元,增长10.5%。融安县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项目赋能——稳定“压舱石” 提升“新跳板”
谋项目既是“谋眼前”,更是“谋未来”。
过去一年,融安县按照“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工作思路,狠抓项目建设,让桔乡融安尽快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挖掘机挥舞巨臂、工程车来往穿梭……连日来,桂北融安春暖花开,天气晴好,融安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二期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和三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融安县委、县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增强园区的资本集聚和人才吸纳能力。截至目前,累计有34家企业入驻工业园区。
桔乡大地投资潮涌,重点项目建设正酣。来自融安县发改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融安县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60.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28%。截至3月底,已有5个项目实现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20.83%。
“各单位、各部门要排除各种困难,想方设法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难题,力促项目尽快落地,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连日来,县委书记陈文敏、县长于福坚带领科工贸、自然资源、林业、招商等部门负责人,现场查看项目建设情况,现场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项目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过去一年,融安县紧紧抓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积极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氛围,全方位完善项目协调机制,高质量保障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供给,高标准落实项目目标责任,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开工、达产,积极推动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新跳板”。据统计,融安县2021年全年统筹推进重大项目62个,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城东圩水厂至浮石镇水厂输水工程顺利竣工,建成广西县域首座综合能源服务站,融安至从江等4条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国道357(融安段)、省道208(融安段)及长安至大坡二级公路等一批国省干道和县乡联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一批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点项目正加紧建设,让融安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坚实、足音铿锵。
工业强县——升级产业园 凝聚新合力
一颗热心谋工业,一颗热心抓工业。
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长期以来,融安县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放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发展。如今,“人人讲工业、人人讲产业、人人讲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已融入融安人的日常生活,融安正以“时不我待”的状态迎接新一轮工业发展的到来。
目前,融安县依托该县的优势和产业基础,建设融安特色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1.44平方公里,沿209国道由北向南划分为4个工业片区。主要打造成集中草药加工、食品加工、制丝为一体的轻工业园区,集科研、种植、旅游、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集生态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为一体的绿色能源示范园区。
“融安县始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建、管、用的新机制,超前谋划、科学管理,运用系统思维,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合力,凝聚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融安县委书记陈文敏介绍园区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融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把工业招商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为建成柳州市域次中心城市持续夯实根基。
今年4月9日,陈文敏在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调研时提出,融安县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产业洼地,优化产业生态链条,不断开创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融安县全面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继续加快推进园区建设,2021年完成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二期开发建设,与一期工程连片形成了1655亩园区,累计已入驻企业24家,已投产19家;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期扩展工程顺利完工,形成了670亩园区,累计已入驻企业10家,已投产6家;工业经济成为该县稳增长的“主引擎”,2022年1-3月,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11.69%。
产业富农——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不负嘱托担使命,只争朝夕谋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要壮大,关键在夯实基础。近年来,融安县农产品坚持走产业化之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业产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实现规范化、精品化。
“我们加工的各类金桔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们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投入研发经费和科研力量,研发新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柳州融安金园食品有限公司经理邓绍贤说,该公司的100多名工人正轮班对金桔鲜果进行深加工,制作成金桔果脯、蜜饯、饮料等,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该公司在园区建成厂房6700平方米,拥有一条果汁自动生产线、两条果脯蜜饯生产线和一套新产品研发、化验、实验系统设备,年生产金桔果脯、蜜饯和果汁2万多吨。
近年来,融安县打造“融安金桔”全产业链,引进融桔茶业有限公司、金园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年消耗金桔原料3.6万吨,年产值1.6亿元。2021年,融安金桔种植面积20.72万亩,总产量19万吨,总产值25亿元。
今年,首批5吨融安金桔经柳州海关检验检疫合格,从融安发车前往深圳蛇口,出口东南亚。从昔日的果难销到如今的“网红果”,从西山脚下的万亩金桔园到海外市场,至此,融安金桔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幸福果。
在融安,把特色产业做成优势产业,还有青蒿和香杉。目前,该县加快建设广西仙草堂公司青蒿全产业链规模化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健康医药产业,年生产青蒿素约90吨,产量全球第一。与此同时,融安县运用“中国香杉板材之乡”的品牌效应,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工业和全国“香杉之都”的品牌,实现年产香杉实木生态板材超100万立方米,香杉加工业年产值达55亿元。
同时,融安县主动搭乘“柳州螺蛳粉快车”,通过引进企业合作,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订单种植、技术跟踪、全程服务、保价回收”的产业发展新路子,与螺蛳粉产业链关联企业协同发展,带动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效增速。
“种竹收笋,既可守住青山,也可挖到金元宝。”4月12日,在融安县大将镇板茂村小村之恋·柳州螺蛳粉(竹笋)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村民们顶着烈日在地里忙着培育麻竹苗,热情高涨。
目前,融安县竹林面积18.6万亩,年产竹笋达2000多万公斤,年总产值2400万元;豆角种植2200亩,年产豆角4000吨;木耳种植80万棒,产量1000吨;螺蛳养殖3200亩,每亩可实现收入5000元以上,年产值约1600万元。
迎风起势疾驰远,奔竞不息立潮头。沿着伟大复兴领航人指引的方向,融安人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攻坚克难,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具有地方特色、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为全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柳州篇章贡献融安力量。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融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谭凯兴 卫纲
柳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寒池
编辑:邓西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