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打结,这个编绳做得好看。”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赖秀萍家的院子里,几个村民坐在一起赶制编绳订单,有说有笑,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记者了解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村民增收,大坡乡因地制宜推动手工艺代加工,帮助一部分弱劳动力实现了不出家门领工资的愿望。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赖秀萍家的院子里,驻村第一书记杜烨给村民派送手工材料。(韦荣军 摄)
赖秀萍是大坡乡星下村的一名脱贫户,每天做完公益岗的活后,就和村里的姐妹们聚在一起赶制编绳,她们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实现了增收致富。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赖秀萍家的院子里,几个村民坐在一起赶制编绳订单。(韦荣军 摄)
大坡乡星下村目前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孩子、妇女。如何让就业难低收入群体开展“居家经济”就业,帮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星下村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引进操作简单、易学易会的手工制造产业,通过灵活就业模式为就业难低收入群体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赖秀萍家的院子里,几个村民坐在一起赶制编绳订单。(韦荣军 摄)
“今年我们星下村成立了零工驿站,群众可以到驿站进行编绳加工,也可以带回家制作,我们也主动上门服务,帮他们送配料收成品,希望通过零工驿站能帮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上班,让她们种好地、带好娃的同时还能赚点零花钱,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坡乡星下村第一书记杜烨说。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赖秀萍家的院子里,几个村民坐在一起赶制编绳订单。(韦荣军 摄)
目前,大坡乡还通过推动手工艺、藤编、珠串代加工等,持续发挥留守妇女的价值,让灵活就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赖秀萍家的院子里,村民在学习编绳技术。(韦荣军 摄)
“现在政府很好,拿手工来给我们做,这样工作时间自由,能够照顾家里的孙女,也增加了我的收入。”大坡乡星下村村民莫素香每天都有活干,而且还有一定的收入,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节奏。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拍摄的编绳。(韦荣军 摄)
据了解,今年6月,融安县出台了《2024年融安县就业难低收入脱贫户(监测户)灵活就业奖补及相关企业带动就业奖补工作方案》,对补助对象、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作了规定,根据就业难低收入脱贫户(监测户)参与灵活就业的务工时间和务工月收入等情况发放补助,提高就业难低收入脱贫户(监测户)的务工积极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拍摄的编绳。(韦荣军 摄)
“目前针对就业难低收入的脱贫户从事外发手工活,在当年累计务工3个月以上,个人月均务工收入300元及以上的,还可以按200元/人月的标准予以补助。”融安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8月13日,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驻村第一书记杜烨正在验收产品。(韦荣军 摄)
今年以来,融安县坚持多措并举推动灵活就业形态多元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在全县12个乡镇为灵活就业群体打造“零工驿站”。通过驿站,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在线上与线下皆可无障碍实时沟通就业供求信息,化解企业招工难和零工务工难。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帮助脱贫劳动力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通讯员:韦荣军 杨雯静 肖婉莎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