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融安县泗顶镇马田村党支部书记覃仕福
精瘦的身子,粗糙的大手,汗渍的衣衫,朴实的语言。这就是覃仕福,融安县泗顶镇马田村一个普通却又极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马田村从一个自治区级贫困村逐步转变为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他多次被评为市、县两级优秀共产党员。
马田村地处融安县大石山区,是泗顶镇贫困村之一。村里山高石头多,耕地少,居住分散。“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作为一村的“领头羊”,覃仕福通过宣传发动群众筹措资金、义务投工投劳,积极向县相关部门请求支持,打响了公路大会战。并且自己先出钱购买水利物质,组织群众筹措资金,进行饮水工程改造。几年来,马田村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480多万元,受益群众1700多人,覃仕福本人也先后垫支6万多元支持建设。如今马田村实现了屯屯通公路、家家喝上干净水,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
路通了,水干净了,生活环境好了,如何让村民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呢?这是覃仕福一有空闲就要思考的问题。马田村致富路子差,群众意识不够开放。为改变现状,覃仕福积极组织带领有致富能力的人到市、县内外参观学习种桑养蚕技术、甘蔗种植技术、丰水梨、葡萄栽培技术和罗汉果生产等,改变过去只种水稻、西红柿等单一品种的旧习惯。马田村毗邻的山贝村,有许多村民通过种植蜜桔走上致富路,而且每到秋季,大批老板都会亲自登门收购蜜桔,销路非常好,是一项可致力发展的好产业。为发动群众种植蜜桔,覃仕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组织带领有种植愿望和能力的人到桂林等地参观学习栽培技术,邀请农民技术员到村里指导,并带头种植5亩蜜桔,在他的带领和积极发动下,如今马田村的蜜桔面积达700多亩,年产值达600多万元。青蒿是一项管理粗放、收购有保障、收入较可观的产业,2010年以来,马田村有部分村民自行种植青蒿亩纯利润达1800元,可以说是一项短平快的好项目。为发动村民种植,今年春覃仕福将自家6亩水田改种青蒿,并挨屯挨户的帮群众算“经济帐”,指导群众育苗。在他的积极努力下,目前马田村青蒿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成为马田村助农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此外,近年来,覃仕福还积极发动群众种植甘蔗,他本人也带头种了140亩,为群众树立了榜样。目前全村甘蔗种植面积700多亩,占到全村水田面积的50%,年产值近300万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马田村一步步发展了,农民的腰包也一天比一天鼓起来,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而覃仕福却还是那么精瘦、那么忙碌。村里人还幽默的说他是“陀螺支书”永远忙个不停。覃仁福还是那句话:“只要马田村的群众富了,我自己‘瘦’一点、忙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覃支书有个心愿:只要他做一天支书,就会做好一天的活,带领群众把马田这个穷山沟变成人人都觉得美丽、富裕的世外桃源。
通讯员:莫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