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古镇龙舟的昨日今天

来源:融安县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2-09-11 22:44   作者:融安县委宣传部

——长安龙舟民俗拾萃

划龙舟是古镇长安居民最为喜爱的水上竞技活动之一,据史料记载,长安龙舟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经过一年年的延续,龙舟赛己是古镇长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民众最喜爱之活动。

龙舟分为大龙舟、中龙舟、小龙舟等三种,比赛中以中龙舟居多,中龙舟长五丈余,宽三尺许。大中小龙舟只大小尺寸不同,船体、龙头、龙尾、浆、橹、锣鼓以及装饰则大同小异。龙头、龙尾有以整木雕刻而成,也有用板子制绘画而成。龙头造型千姿百态,种类多样,以龙头、鸡头、狗头等雕刻和绘画,栩栩如生,逼真雄壮。舟体染黄、青、红等颜色,上黄色为“黄龙”,上青色为“青龙”,上红色为“红龙”。龙舟以黄、青两种龙为主。参赛龙舟装饰简单,只在舟上安一鼓架,在龙头龙尾插一彩旗。

龙舟赛前赛中赛后都有许多规矩,其中龙舟“起水”、 龙舟“回拜”, 龙舟“庆宴”是常规习俗。

龙舟“起水” 是龙舟开赛前,将置于岸上的龙舟放于河中,但不能叫龙舟下水,“下水” 有沉入水底之意,为忌讳之语,不吉利之词,龙舟下河称“起水” 意为漂飞河面,永不下沉。龙舟“起水”必举行仪式,先杀鸡燃香祭祀,虔诚于心,后以淘米水浸泡柚子叶,将此水洗手,并喷洒龙头龙身龙尾,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祈祷一帆风顺,吉祥平安。祭祀毕,燃放冲天铁炮,在轰隆声中,主事者一声吼叫:“龙舟起水”!龙舟“起水” 后,商家和居民村民拥跃捐资训练比赛经费,让舵手们训练和比赛时集体开饭。开赛前夕,融江河上数十艇龙舟欢腾,操练热闹非凡。

龙舟“回拜”是在龙舟比赛结束后,参赛龙舟返回村寨时的风俗仪式。获名次龙舟相送要回村的龙舟,回到村前河上,己回来的龙舟队要燃放冲天铁炮相迎,之后回到村的龙舟又调转舟头相送得胜龙舟。得胜龙舟回到村也要放冲天铁炮或鞭炮相迎相送。龙舟“回拜”习俗沿袭很久,体现彼此相宾相敬、亲如一家。

随着龙舟赛影响力的扩大,各村寨相继组建龙舟队,甚至一个村有多个龙舟队,龙舟队获得名次不但是龙舟队的荣誉,更是本村的荣耀,一个获胜的光环会长久地在村寨里闪亮。龙舟赛奖品以烧猪为主,也奖现金。烧猪重一百五十斤左右,头名获奖烧猪比第二名大,第二名获奖烧猪比第三名大,奖励名数由主办方定,烧猪由烧烤名师主烤,烤得黄脆浓香,色香俱全。龙舟队奖得烧猪后全村人分享,大设龙舟庆宴。

龙舟“庆宴”是龙舟获胜者设宴祝贺,这是村宴。这一天,每家抽出一两个人手,组成打理村宴队。择一房宽地厰人家设村宴点,由一德高望重者主持宴事。杀猪宰羊,购物借碗,撑勺烹饪,一派繁忙,庆宴要上十二大碗,摆三天三夜。村民大碗喝酒,大声猜码,豪情狂饮,甘畅淋漓。夜里还摆歌台,唱彩调,歌舞升平闹通宵。庆宴不但增添获胜的喜悦与欢庆,而且凝聚民心,因此龙舟“庆宴”一直延续至今。

解放前,古镇上的商人见龙舟比赛场面宏大,影响面广,亦是大众喜爱之活动,便主动捐资助办。民国年间,长安镇“广隆兴”、“ 兴记隆”、“裕生”、“建生”等四大商铺,因生意火热,财力雄厚,雄霸一方,被称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为显示各自的商业霸主,一掷千金,豪气冲天,相争资助龙舟比赛。由“四大天王”出资主办的龙舟赛分外热闹,江河龙舟拼力十足,江岸观众热情沸腾,由此也传出了“四大天王” 闹龙舟的历史佳话。

文化大革命时期,龙舟比赛被指为封建迷信活动,龙舟比赛被迫停止,所有龙舟被焚烧掉,昔日喧闹的融江一度变成冷清清。文革后,1978年,融安县在长安镇举行首届龙舟大赛,来自融安、融水两县共33支代表队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观众达五万多人。1984年举办的第三届龙舟赛打破了有史以来无女队参赛的历史,共有6个女子龙舟队参加角逐。龙舟赛一届届延续下去,融安龙舟队的水平也整体得到提升,县队多次在区、市龙舟赛中夺冠,并先后三次代表柳州市参加国际比赛而创下佳绩。如今,每两年举行一届的龙舟赛越办越大,已成为该县颇具文化内涵的金字名片。

通讯员:赵秀发 莫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