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即将消失的技艺——扎草龙

来源: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3-02-07 08:29   作者: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4,融安县长安镇红卫村上红卫屯,80高龄的民间艺人吴土财在制作草龙龙头。在广西桂北山区至今仍保留着节日舞草龙的风俗,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当地群众用稻草扎制的草龙到大街上舞龙庆祝,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传统技手工技艺面临着逐步消失的尴尬境地,融安县开始逐步挖掘和保护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

草龙,俗名谷龙,以稻草为主要材料,辅之以竹木做支架,整条龙节段为单数,一般为921节,其编织工艺复杂精致,采用了编、织、插、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工艺技巧。制作一条长28m,龙身直径0.38m的草龙,用草约8万根,不露人工痕迹,呈现一派庄重威严,古朴典雅的神韵。

1——图324日,融安县长安镇红卫村上红卫屯,80高龄的民间艺人吴土财在制作草龙龙头。

424日,在融安县长安镇红卫村上红卫屯,80高龄的民间艺人吴土财带领群众扎制作草龙。

5、图624日,两名民间艺人在融安县长安镇红卫村上红卫屯扎制草龙。

724日,民间艺人在融安县长安镇红卫村上红卫屯扎制草龙。

8、图924日,融安县长安镇红卫村上红卫屯,年轻人在向老民间艺人学习扎制草龙。

1024日,两名妇女在融安县长安镇红卫村上红卫屯学习扎制草龙。

通讯员:谭凯兴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