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的大洲村,细雨菲菲,小草吐绿。3月16日,50名当年从融安县城长安镇插队的老知青齐聚大洲村,举办了一场纪念插队38周年联谊活动。
当日上午11点,许多知青已经赶到聚会地点大洲村。一张张布满风霜的面孔互相辨认着,一双双已不年轻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寒暄、叙旧,那久违了的兄弟姐妹情谊把人带回了38年前。
1975年元月31日,159名融安县长安镇知青迈着年轻的步伐,来到沙子公社(今称沙子乡)沙子、桐木、红妙等生产大队插队,当时年纪最大的25岁,最小的16岁。播撒他们的血汗和希望。他们在没及大腿深的烂泥田里锄禾根,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抢收抢种,在山冲里修桥铺路,在黝暗的祠堂里教乡里的孩子读书……今天,这些已是鬓发花白的知青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随着1979年知青潮的结束,这些融安知青先后跨上人生新旅程,他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默默奉献,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低谷的文革十年和最高潮的改革开放35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融安赴沙子公社插队知青38年纪念联谊活动在大洲休闲农庄举行,老知青申干球在发言中说:“38年的光阴,让‘知青’作为一个特殊名词载入了史册;38年的光阴,让当年的知识青年霜染两鬓。可是到今天,我们还是骄傲地说自己是知青。我们展望未来,把插队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亲情、友情传承下去,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一为老知青们在拉拔河的场景。
图二为参加联谊活动的老知青留影。
通讯员:韦祖祠 祝桂兰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