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农民工来说,返乡意味着减收,融安塘寨村苗族返乡民工廖福仁陈引姣夫妇而却找到了创业增收的机会,他们投资40多万元,和妻子一起在村里开起了“大森农庄”。
三年前,廖福仁陈引姣夫妇从广东回到家乡,原来看惯了的山水、田园,在廖福仁的眼中有了一种新的感觉:这里清新的空气、恬静和安宁,是城市没有的。而且,家位于廖福仁夫妇塘寨村公路边(209国道旁),距县城长安镇的路程在20分钟以内,交通便利;同时,这里距融水苗族、三江侗族风情浓郁的丹州镇只有30多分钟的路程,与融水、三江旅游的发展相得益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应该是赚钱的“门路”。于是,他决定办个“融安塘寨大森立体化养殖生态休闲农庄”。
决心下了,廖福仁陈引姣夫妻俩开始全身心投入“大森农庄”的筹建。妻子陈引姣报名参加县里组织的免费烹饪培训,廖福仁则紧锣密鼓地开始盖木屋。2012年底,他从融安商业银行贷款3万元,又从亲戚朋友处借资17万元,自筹20多万元,共计40余万元,进行山庄的前期开发。首先,他着手对“庄园”进行设计建造,去年冬天,建了一座造形较为别致现代的砖木结构的平房,以木头、杉木皮、杂草、土瓦等材料修建了6幢木结构厢房,一幢厨房,将老石磨、水车、水舂等差不多是手工时代的农村家居用具陈列其中。老石磨、老水车、水舂、红灯笼,与农田青山相映衬,同瓦房、草房、木皮房、竹篱笆相组合,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情画。
这里有一种“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魅力。农庄的中心有个30亩的大鱼塘,塘里养有鲫、鲤、鲢、草等四种常见鱼,农庄旁边还养了一批土鸡、土鸭。目前大的鱼有6—7斤,小的也有1---2斤。每个周末,不少融水、融安、三江县城的居民都到这里休闲钓鱼。
办农庄,发展农家乐,且取得不错的效益,是对返乡农民工拓展自主创业作出的探索。廖福仁夫妇并不自满,他准备在农庄的发展中,扩大规模,建造旅馆,尽早实现“吃在农家,玩在农家,住在农家”的既定目标。在服务范围上,将把观光、娱乐、欣赏原生态侗族、侗族芦笙和舞蹈,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等融为一体,使之能突显出更为亮丽的特色。发展过程中,当条件具备的时候,将适时引入股份制形式,争取为农庄的发展壮大营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讯员:韦祖祠 谢 明 报道
责任编辑: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