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融安县岗伟村11岁女孩肖荣慧实践“早当家”

来源: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4-07-30 08:15   作者: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原载于《 人民日报 》( 20140721 14 版)

核心阅读:又是暑期,大量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学校老师管不到、家长无暇管的境况。尽管近年来一些团体组织了不少志愿帮扶活动,但这些活动大都时间比较短,往往只有几天,而且受益面也窄。如何给更多孩子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暑假生活?来自安徽、陕西与广西的三个案例,展示了来自政府、学校与社会力量所做的一些努力。

对广西融安县大坡乡岗伟村泗乡屯11岁女孩肖荣慧而言,长达2个月的暑假,既意味着不用上课的自由,又意味着照顾好妹妹的责任。

在荣慧4岁时,她爸爸妈妈就远赴浙江务工。平常,荣慧和妹妹跟着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生活。庄稼人一辈子有忙不完的活。尽管已经70多岁了,荣慧的爷爷奶奶还是天天下地干农活。像同村的小伙伴一样,荣慧和妹妹早早就学会了自我照顾

中午,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格外闷热。村里的男孩子,都三五成群地跑去南江河游水。南江河绕村而过,清澈见底,但最深处,仍能漫过十来岁孩子的头顶。所以,爷爷一再警告:天再热,也不能带妹妹去南江河,哪怕到河边耍水,都不行。

荣慧很听话,把清凉的南江河划为自己和妹妹的禁区。小伙伴们在河里畅快地嬉戏,荣慧则哄妹妹在家乖乖地睡午觉。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7岁上一年级那年,荣慧便开始学做饭。刚开始,水总放不够,老烧糊。荣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哪怕饭烧糊了,爷爷也夸自己能干,然后把上面的饭盛给孙女,把焦饭留给自己。爷爷总说,自己的胃不好,喜欢吃点焦锅巴养养胃。今天的午饭就是荣慧自己做的。还是妈妈做的菜好吃,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

趁妹妹睡着,荣慧把一大桶衣服洗好晾晒。随后,自己坐在床前打起盹来。

聒噪的蝉鸣,把午睡的妹妹吵醒了,睁眼没看到爷爷,马上向姐姐撒娇要出去玩。还没睡够的荣慧,只好由着妹妹,拉着妹妹的手,往老樟树走去。

老樟树下,有滑梯、乒乓球台和各类健身器材。树旁,还有动漫书屋和儿童娱乐室。这里是姊妹俩最爱。村里其他女孩子早就来了,还有一个不敢下河游泳的男孩。

傍晚时分,估摸着爷爷奶奶要从地里回来了,荣慧便带着妹妹回了家。出门时,家里10多只母鸡,有两只在咯咯哒大叫。到鸡窝里一摸,果然摸出两个鸡蛋。晚饭的菜有了,韭菜煮荷包蛋。

漫漫暑假,也是荣慧最想妈妈的时候。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孩子,要么窝在家里看电视,要么捞鱼摸虾,要么掏鸟窝、捉知了。留守孩子暑期的安全、学习,值得全社会关注。融安县大坡乡岗伟村小学教师刘鲜说。融安县教育局党委书记陈孟生介绍,融安县中小学生20542人,其中留守儿童约5500人(不含学龄前儿童),放假前对所有师生进行了暑期安全教育,向师生、家长宣传暑期安全的基本常识。

人民日报记者: 谢振华 通讯员:谭凯兴 卫纲  报道

 

责任编辑: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