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用责任与行动赢来信任

来源: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4-09-12 08:49   作者: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记融安县浮石镇隘口村村支书陈望延

他嗓门大声音洪亮,做起事来干脆利落,他带头创建村里首个小蚕共育室,努力为该村蚕农解决蚕茧产、供销问题,成为村里发展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当了14年村干部,今年被群众选任为村支书的融安县浮石镇隘口村村支书陈望延,他还是柳州市人大代表。

浮石镇隘口村属于水库移民村,多年来都以种桑养蚕是该村的主导产业,但该村蚕农都是自行购买蚕种孵养,这种老办法成本高、蚕茧存活率低,茧质量不够好,卖价不高,村民们经常为此发愁。

“以前种桑养蚕赚不了多少钱,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跑去跟陈支书说,希望他能和我们一起解决……”融安县浮石镇隘口村养蚕大户曾立强说。惦记着村民的烦心事,带着村民们的信任,陈支书像热锅上的蚂蚁,多次向镇政府汇报情况,并四处打听养蚕技术,终于得到机会,于是他马上组织村里30余名养蚕大户到宜州、柳城“偷师学艺”。技术学成后,他努力向上级部门争取到移民扶持资金30多万元,在村里建成融安首个300平米的小蚕共育室,引进省力化蚕台、桑蚕收购烘烤台,成立桑蚕协会,设立蚕茧固定收购点,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设施设备完善了,但能不能达到养殖效果又成了考验村里的难题。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陈支书主动带领村两委干部投放桑蚕生产一线,当起了“打工仔”,但因为首次尝试技术不成熟,蚕种没有培育成功。陈支书又一次组织蚕农到柳城一步一步细心地学习,当村里蚕种高效地培育成功时,村民们纷纷对陈支书竖起了大拇指。现在,隘口村的小蚕共育室每月可出产蚕种约400张,高质量的蚕种比过去增加蚕茧约10公斤,每张蚕将给蚕农们增加收入400余元,带动了蚕农增收致富,隘口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桑养蚕示范村。

通讯员:赖萍静 报道

 

 

责任编辑:陈子建、赖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