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真真正正扶贫 实实在在为民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6-12-12 15:43   作者:本站

广西科技大学助力融安县泗顶镇脱贫攻坚纪实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广西科技大学想方设法帮助联系点融安县泗顶镇改善基础设施,为贫困山区修桥修路;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为他们送来温暖;培训和扶持贫困农民,改变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青蒿、甘蔗、构树等脱贫产业,逐步建立集体经济收入项目,让贫困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早日脱贫。

修通致富路 实现早脱贫

“要想富先修路,我觉得我们这里的村屯部分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落后,我们一定想办法,能帮尽帮,大家一起努力,实现脱贫……”今年8月初,广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覃伟年到该校驻村第一书记所在点泗顶村开展扶贫工作时,一边向贫困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一边对身边的第一书记嘱咐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作为融安县泗顶镇的帮扶单位,自201510月以来,广西科技大学积支持和参与到该镇的帮扶工作中,为该镇三坡、儒南等四个贫困村分别派驻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帮扶工作,本着为民办实事的理念,积极到帮扶单位开展送思想,送服务,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作为扶贫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兴建、维修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据统计,2016年广西科技大学总计投入30多万元完善泗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援建三坡村构树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儒南村竹田弄排涝沟、泗顶村凤凰屯路基修建以及龙骨屯吊桥等13个帮扶基建项目;通过扶贫工作队员对扶贫点里所有未修建道路统一规划,申报了扶贫路、一事一议等项目,拟新建道路41公里、桥涵31个,项目所需资金2000余万元。

关爱送山区 誓拔贫困根

 “扶贫先扶智,决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拔穷根就要从孩子抓起,不要让贫困代际传递……”广西大学驻扎村第一书记蔡永林如是说。今年暑假广西科技大学的小韦等9名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融安县泗顶镇寿局村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将关爱送给留守孩子。

该校将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列入了学校重点工作计划,构建了学校业务部门、二级学院与贫困村经济文化发展项目对口帮扶、教师与贫困生结对帮扶的工作模式;泗顶村某贫困户与妻子离异,自己带着两个女儿,收入不高,难以承受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驻村第一书记陆小菊联系其所在的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经研究决定学院资助其大女儿500元每月的生活费,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直到考上大学。

贫困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怎么办?驻泗顶镇儒南村第一书记梁杰华利用目前的扶贫政策发展秋冬菜种植基地的契机,申请广西科技大学专项帮扶资金5万元,用以购买基地的拖拉机,用拖拉机犁地等作为集体经济收入,以此为基础发展儒南村集体经济,为儒南村的脱贫致富提供长期保障。

扶贫抓重点 脱贫步伐快

“感谢广西科技大学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接下来,我会更好的发展产业,更好的经营家庭,更快的脱贫致富。”117日,融安县泗顶镇三坡村贫困群众韦应贤在后援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电视机捐赠仪式上领到了一台电视机后如实说。当日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鹿山学院院长李利军给融安县泗顶镇三坡村贫困群众送去电视机。

“我没想到,院里动作很快,在当前扶贫攻坚进入到关键期,我及时了解到我们村还有40户贫困户没有电视看,无法正常收看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我把这一情况及时向院里反映,今天结果就出来了。”融安县泗顶镇三坡村第一书记梁祺星激动的说。在当天上午的捐赠仪式上现场向三坡村的贫困户发放了40台爱心电视机,从根本上解决了该村贫困户无电视看的现状,并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送上爱心捐款“一帮一联”扶贫基金24212元,实实在在的解决了贫困户的现实需要和实际困难,真真正正的践行了真扶贫、扶真贫工作。

通讯员:谭凯兴  黄国良 报道

 

短评:当前,扶贫攻坚进入重要阶段,2016年年底,第一批贫困村、贫困户将率先脱贫摘帽。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后盾单位、联系干部、扶贫工作队员等要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把工作做扎实,把脱贫产业培育好,把扶贫政策宣传好、使用好,让贫困户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实现脱贫摘帽,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