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融安县雅瑶乡大琴村坡伟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老宅的大门上方挂着“进士”牌匾,透露出这座老宅曾经的辉煌,据当地人介绍,这块匾是清光绪十四年蒋集庆中贡第一名后,广西提督学政翰林学院庶士十四品官授予他的“进士”匾,距今有110余年。“进士”古匾激励着坡伟屯的后人刻苦读书,勤劳工作,“绳其祖武唯耕读,贻厥孙谋在俭勤”的家风家训也在坡伟屯的家族间传承。
现如今,在坡伟屯,以红联文化为载体,将“勤俭、耕读、敬老、忠孝”的家风文化融入一副副红联之中,体现于每一个文字之间,让家风孝道文化不断延伸、丰富。
坡伟屯是一个壮、汉、侗等民族聚居的屯,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风,但无论民族成分如何,“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的家风家训,都体现在坡伟屯每个家庭中。同时“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孝道文化在坡伟屯尤为重视,因为“万事可待,唯孝心不可等”。
据了解,坡伟屯在2015年被自治区评为广西“绿色村屯”;2016年被柳州市评为“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百佳村屯。坡伟屯的古村落保存相对完整,2014年和2015年先后获得柳州市乡村建设综合示范点建设项目,对82座泥砖结构的民居进行立面改造,保留并形成了“白墙、泥砖、黑瓦”的建筑风格。在众多古民居中,尤以蒋家祠堂老宅保存得最为完好,通过对“进士”牌匾及庭院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用活人文故居旅游资源,发挥名人效应,延续文化命脉。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子传承,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直接、基本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代又一代的践行传承,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纯才能民风正,民风正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要扎实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精神保障。
融媒体中心记者:邓西妮 蒋阳阳 杨雯静 谢护香 梁慧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邓西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