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景区内的融安县板榄竹艺馆凭借其精美的竹艺产品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也为当地竹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板榄竹艺馆,游客正在拍照打卡。(韦其均 摄)
板榄竹艺馆的成功并非偶然。在筹备和运营过程中,融安县板榄镇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党建+产业”的模式,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竹艺馆的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从店铺选址、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党组织深度参与其中,确保竹艺馆顺利开业并迅速打开市场。

3月20日,板榄镇党委书记刘文静,板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苏兆媛在板榄镇龙纳村调研竹编制造及庭院经济发展状况。(覃雪佳 摄)

3月20日,板榄镇党委书记刘文静,板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苏兆媛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调研竹艺馆选址工作。(覃雪佳 摄)
“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板榄镇竹编制造和庭院经济蓬勃发展,不仅为竹艺馆带来了政策支持,还帮助我们解决了技术难题和货源。”竹艺馆负责人韦其均表示,板榄镇各级党组织通过组织竹艺技能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发展庭院经济等方式,提高了竹艺师傅们的技艺水平,丰富了竹编产品的种类,提升了品质,让传统竹艺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融安县板榄竹艺馆开馆。(武巍 摄)
“五一”期间,板榄镇竹艺馆累计售出竹篮、竹车仔、竹茶具等各类竹艺品14种、30余件,实现了开业“开门红”。竹艺品的热销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对板榄竹艺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带动作用。这些由板榄群众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制作的竹艺品的成功销售,让群众看到了市场潜力,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板榄竹艺馆,游客正在选购竹艺品。(韦其均 摄)
“以前我们做的竹艺品大多是自己用,或者在镇上偶尔卖一卖。现在有了竹艺馆,我的产品能直接面向游客,而且卖得还不错,这让我更有信心把竹艺传承下去。”板榄镇龙纳村竹艺师傅陈贞梅表示,他的竹编产品投放到竹艺馆后,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板榄竹艺馆,游客正在选购竹艺品。(韦其均 摄)
竹艺馆的成功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竹艺产业。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看到家乡竹艺馆的火爆,纷纷点赞,并为竹艺馆的下一步发展出谋划策,号召大家传承好这一传统技艺,为竹艺产业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板榄竹艺馆,两名来自内蒙古包头的游客正在选购竹艺品。(武巍 摄)
“这里的竹艺品太精美了,每一件都像是艺术品。我们买了这个竹制小车准备带回家,不仅实用,还能装饰房间。”两名来自内蒙古包头的游客边欣赏竹艺品边说到:“听说这些竹艺品都是当地村民手工制作的,感觉很有意义,希望这门传统技艺能传承下去。”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板榄竹艺馆,游客正在拍照打卡。(韦其均 摄)
竹艺馆不仅推动了竹艺产业的发展,还通过展示竹艺文化,让更多游客了解并喜爱上这一传统技艺。“五一”期间,馆内的竹艺文化展示和竹艺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和打卡留念,大家在购买竹艺品的同时,也对竹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板榄竹艺馆拍摄的板榄广福公司农特产品柜台。(武巍 摄)
“五一”假期的热销只是竹艺馆发展的起点。未来,板榄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竹艺产业与旅游、文化、农特产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组织竹艺企业参加展会、开展线上销售等方式,进一步拓展竹艺产品的市场。同时,以竹艺馆为支点,将其打造成全面展示板榄乃至融安民族文化、农特产品的窗口,撬动板榄镇“农转工”工作稳步发展。

5月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景区板榄竹艺馆,一名小朋友对竹艺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武巍 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农转工’政策为指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培育专业竹艺企业,帮助竹编工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竹艺产业品牌,推动竹艺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努力推动‘竹艺+’模式,通过举办竹艺文化体验、竹艺研学等方式,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竹艺制作,进一步提升竹艺文化的影响力。”板榄镇党委书记刘文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