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大良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红润南门·良居先锋”党建品牌为旗帜,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近期,大良村在解决群众身边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大良镇大良村开展“融议心安”议事协商工作。
“以前这个路口污水横流,又脏又臭,出门都不方便。现在好了,干干净净,走路都舒心!”大安屯村民指着焕然一新的入屯路口高兴地说。不久前,接到村民反映入屯路口污水问题后,大良村包村组、村委干部及第一书记闻讯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勘污水来源与影响范围。经实地调研、科学研判,迅速制定了解决方案,并成功向大良镇政府申请到2000元专项资金。施工人员迅速到位,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的污水横流问题。如今,干净整洁的路口不仅美化了环境,更畅通了村民的“回家路”。大良村大安屯入屯路口污水处理前后对比图。
精准发力,灌溉用水及时保障
春耕时节,农田灌溉是头等大事。峙峒屯两台农田灌溉抽水泵突然损坏,让村民心急如焚——眼看春耕水稻即将插田,正是需要水的时候,耽误不得。村支书黄乐涛、副支书黄亮生和第一书记李振安火速赶到现场,一边查看情况,一边向有经验的村民请教。经评估,维修费用需2000元。第一书记当机立断,立即向上级融安县农业农村局汇报情况,积极争取支持。很快,2000元维修资金到位,维修人员迅速对水泵进行了专业修复。经调试,两台水泵恢复正常运转,汩汩清水重新流入田间地头,解了农时之渴,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大良村峙峒屯两台农田灌溉水泵维修现场图。
主动作为,安全出行积极协调
“这个桥头的护栏,进出田里运肥料、收庄稼,实在不方便。”东寨屯村民向村委反映了公路护栏影响生产通行的问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包村组、村委干部和第一书记立即前往东寨桥头现场核实。经仔细查看,确认护栏设置确实对村民运输农资、进出农田造成了一定阻碍。为尽快解决群众诉求,大良村随即将该问题上报融安县公路管理局,并明确表示将持续跟进协调处理进度,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经过公路管理局与村民协商,在大良村的协调下,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保障了村民生产生活的便利与安全。积极谋划,河堤路变身“后花园”
“以前饭后想走走,国道车太多,散个步提心吊胆的。”这是很多大良镇居民的顾虑。河堤路如果能够建设,它能成功避开了国道繁忙的车流,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民众的安全隐忧,为饭后消遣、日常通勤开辟出一条安心惬意的绿色通道,不仅如此,河堤路更承载着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期盼。大良村积极谋划,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多次提交“一事一议”议案,多次与镇领导沟通,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目前,河堤路建设已经设计完成,施工方已进场,不日完工。河堤路的建设与大良村西大良屯示范点建设紧密联动,共同擘画未来发展图景——依托这份天然禀赋与人气基础,一条集生态观光、康体漫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滨水休闲带正加速成型,其目标正是打造成全镇居民共享的“休闲后花园”。
大良村西大良屯河堤路调研工作现场图。
党建引领,服务永不止步
“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就是守住一份份民心。”大良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这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红润南门·良居先锋”党建品牌的引领和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通过凝聚包村组、村委、第一书记等多方力量,建立常态化走访、议事机制,确保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探索服务群众新模式,大良村正全力打造西大良屯示范点,通过挂牌“融议心安”优化村民议事空间,鼓励村民参与村屯事务讨论与决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共识凝聚在基层。下一步,大良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机制,推动更多惠及民生的实事落地见效,让“红润南门·良居先锋”的旗帜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高高飘扬,努力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幸福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