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葫芦浮岛”到文明村镇,走进长安镇大洲村
在波光粼粼的融江河畔,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一座铁壳浮桥横江而过,把古镇与小岛紧紧相连,形成一道独特的江上风景。岛上,几条幽幽曲曲的小路环岛延伸,一路写满美丽。
这座如诗如画的小岛,便是长安镇大洲村。
大洲村与县城隔河相望,四面环水,是融江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融安之舟”。全村辖1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共有312户、1065人,居住着汉、壮、苗、侗等多个民族。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目前主要经济产业包括柑橘、优质稻、玉米、果蔗、叶菜种植以及农家乐产业。
相传,很久以前,融江河上有一个漂浮的大葫芦,在风雨和洪流中,这个大葫芦不沉没、不漂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小岛屿。岛上草木葱郁,鸟语花香,于是有人上岛开荒种地、定居生活。后来,这个岛便被称为大洲岛,如今叫大洲村。
1994年,沉寂的大洲村开启了如火如荼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进程。在“浑似葫芦水上浮”的大洲村上,修建了两公里的水泥路、小型广场、游客宾馆、码头等一批公共设施,这些设施与浮桥、瓜果长廊、无公害蔬菜基地、柚子园、樟树王等景点相互融合,逐步将小岛打造成了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村。
然而,1996年,大洲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凶猛的洪水几乎将整个小岛淹没。村民的房屋、耕地和灌溉设施全部被无情的洪魔摧毁。面对自然灾害,村民们没有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是团结一心,积极重建家园。经过几年的努力,大洲村上建起了环洲游览步行道、农家餐馆和休闲凉亭等现代设施,再加上完好的天然景观和完整的绿化村落,大洲村再次展现出一片美丽风光。2005年12月,大洲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20年,大洲村荣获“全国第六届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大洲村实施了“美丽柳州·幸福乡村”活动综合示范村建设和融安县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两个重大项目整体于2021年5月竣工,总投资4600多万元,其中综合示范村风貌提升项目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综合示范村风貌提升由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业主,建设任务共17个,主要包括:居民住房外立面改造,微庭院试范点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区,新村委办公楼,停车场,3A旅游公厕,广场戏台、中式景墙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道白改黑,花果长廊提升,垃圾集中回收点,乡村道路竹篱笆及微景点建设,大洲村码头及门楼建设,旅游山庄改造,村祠堂修缮以及休息长廊、道路硬化、围墙、绿化等景观提升。项目的竣工使用,使大洲村整体风貌有了显著的新变化,成为集聚群众早晚休闲运动、周末旅游的新农村。
2022年,大洲村获得“2021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称号,同年,大洲村荣获全国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24年,大洲村被评为“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近年来,大洲村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涵盖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等的分享经济、体验经济,打造有景有境、有声有色的“融江之舟”,精心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大洲村不仅打造了无公害蔬菜、柚子园等农业生产基地,让游客亲自参与采摘,感受丰收的乐趣,还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内涵,依托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建立大洲村农旅产学研基地(开心农场),主打“农旅产学研”为一体的发展路线,让县城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诗和远方”。
时光流转,如今的大洲村已彻底告别往昔模样,展露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崭新面貌,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如果你到大洲村游玩,先走过铁壳浮桥,然后踩着幽幽竹木下斑驳的日影,沿着平坦弯曲的小路前行,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宽阔的农田定会让你心旷神怡。
漫步前行,整洁的村落里弥漫着诱人的菜香,忍不住要品尝一顿风味独特的农家饭。野菜、土鸡、土鸭、河鱼等乡间美食,加上一壶香醇的农家自酿米酒,准会让你心满意足、流连忘返。
酒足饭饱后,走出挂满葫芦的农家小院,悠然来到江边。在习习江风中,眺望碧波荡漾的江面,感受融江美景。赤脚踩在砂石上,淌在清爽的江水里,让波浪冲刷,任鱼儿轻啄,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与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