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快讯

“农”“光”协奏曲 富了口袋绿了生态

来源:融安县大良镇管理组  发布日期:2025-07-16 18:50  


在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和潭头乡,总装机容量100兆瓦的光伏阵列在2100亩土地上铺展。光伏板与水库、青山相映成画,“光伏+农业+渔业”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上层输送清洁能源、下层孕育生态经济的双重效益,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画卷。
7月8日,融安县大良镇大禾洞水库拍摄的光伏发电项目。(罗洁芳 摄)
7月8日,大良镇大禾洞水库,光伏板阵列与湖水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工作人员乘船巡视光伏板发电设备运行工况,每块光伏板均采用光源跟踪技术确保正面吸收太阳直射光,使发电效率提升10%-15%。技术团队通过定期运维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保障光伏板始终处于最佳工况。
7月8日,融安县大良镇大禾洞水库拍摄的光伏发电项目。(罗洁芳 摄)
与此同时,在大良镇树立水库,光伏发电阵列与荷花构成生态景观。据了解,该项目严格遵循《广西农光互补项目用地管理规范》,光伏组件离地高度保持2.5米,南北间距1.2米,既为鱼虾创造天然遮荫区,又实现“农光互补”——水面进行光伏发电,水下开展荷藕种植与鱼类养殖。
7月8日,融安县大良镇树立水库拍摄的光伏发电项目。(罗洁芳 摄)
在良潭光伏电站主控室,中控显示大屏上环境参数实时跳动,光照强度、设备工况、发电功率等数据实时更新。“主控室相当于光伏发电站的大脑,可远程监测和调控光伏发电设备运行工况,确保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工程师覃善值演示着智能系统如何精准控制光伏阵列。
7月8日,融安县大良镇大禾洞水库拍摄的光伏发电项目。(罗洁芳 摄)
“柳州融安潭头乡光伏发电项目于2023年12月正式并网发电,截至2024年6月总发电量约1.1亿千瓦时,产值达4500万元。按标准煤消耗计算,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9万吨,约300万棵成年树木的年吸收量。”在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处,广西融安玉柴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宁裕斌说道。
7月8日,融安县大良镇大禾洞水库拍摄的光伏发电项目。(罗洁芳 摄)
“光伏发电项目每亩旱地年租金达800元,并逐年递增10元。目前土地流转金累计发放600多万元,覆盖农户超10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良镇副镇长李建勋一边算着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账”一边说。项目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将土地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光伏发电项目是融安县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目前,融安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潭头乡二期)和泗顶马田光伏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规划新增装机容量140兆瓦。从“靠天吃饭”到“借光生金”,融安县以农光互补为笔,在桂北大地绘就生态富民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