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曦初升,扬帆起航。7月24日,海大实践队三下乡足迹延伸至融安良潭与龙山村,以青春视角解码乡村振兴的创新动能——一探绿色能源如何借光生金,观产业模式怎样赋能富民。今日,我们深入光伏电站与养鸭基地,在科技与自然的交响中,感悟创新驱动下的乡村蜕变。7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实践队在龙山村拍摄的光伏美景。
上午篇:良潭农光,光能聚变绿能兴乡
实践首站,我们走进融安县大良镇与潭头乡交界的良潭光伏电站,亲身体验“农光互补”模式如何绘就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画卷。2100亩深蓝色光伏板阵列铺展于青山绿水间,这里不仅是广西融安玉柴新能源打造的清洁能源基地,更是一场“上发电、下生金”的生动实践。
步入电站主控室,巨大的中控屏实时跳动光照强度、发电功率等参数。“这里相当于电站的‘大脑’,远程调控所有设备。”站长向我们演示智能系统如何精准监测运行。追踪画面中,光伏阵列如向日葵般随太阳方位自动调整角度。“光源跟踪技术确保板子始终吸收直射光,发电效率提升显著。”这一智慧系统,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乡村能源变革的神经中枢。
7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实践队正在光伏电站聆听负责人介绍讲解。
踏上实地考察之路,实践队员仰望广阔的光伏海洋。电站采用分布式光伏系统,电能高效转换后直输电网。“稳定可靠的设计,让每一缕阳光都化为清洁电力。”站长解释。光伏板与自然相映,队员们沐浴在科技光芒中,切身感受人类智慧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驾驭——这不仅点亮万家灯火,更照亮了乡村低碳转型之路。
深入板下空间,站长详解“上发电、下生金”的三大核心:空间科学规划(种植区板高1.5-2.5米,养殖区2.5-3米)、业态精选适配(种植耐阴作物如药材、食用菌;养殖低干扰品类如土鸡、鱼虾),以及循环增效机制(雨水灌溉、粪肥还田形成闭环)。“绿色标签提升产品溢价,综合收益增30%以上。”实践队员于此见证,一块光伏板下,竟能孕育出药材丛生、鸡鸭成群的微型生态圈——这不仅是资源复用,更是驱动经济、守护红线的“绿色引擎”。良潭光伏电站,值得专程探访,体验其智慧,解码其发展之道!
7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实践队在光伏电站参观。
下午篇第一站:龙山鸭轮,智造循环金钥启富
告别光伏绿能,实践队转战大良镇龙山村。在负责人带领下,我们深入肉鸭养殖场,体验科学轮养之妙,更见证“公司+农户”模式如何破解小农困境。年出栏3万只肉鸭的基地,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匠心。
走进养鸭场,负责人详解“7500只一批次”的轮养模式:“每批仅需一个半月出栏,效率远超传统。”龙头企业提供优质鸭苗、饲料和技术,农户专注科学饲养,公司按保底价统一收购。实践队员亲手参与投喂,感受自动化设备下鸭群茁壮成长的活力。这不仅是产量提升,更是市场风险的最小化——科技赋能,让养殖告别“靠天吃饭”。
7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实践队在龙山村鸭场聆听负责人介绍。
随后,我们聚焦鸭场粪便处理:“有机肥出售,开辟增收新渠道。”负责人展示粪便收集系统,这些“废弃物”经处理后成为农田肥源。实践队员于此感悟循环农业的真谛:每只鸭从出生到出栏,全程实现“零浪费”。这不仅是产业增效,更是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为小农户铺就稳定增收路。此站之行,我们看到龙山村正书写“公司带动+农户参与=产业振兴”的鲜活答卷!
下午篇第二站:蛋链科产,日稳两千民基新筑
行程紧凑,我们紧接着探访龙山村的蛋鸭养殖基地。这里,2500只母鸭与500只公鸭的科学配比,形成高效生产结构,实践队员沉浸式体验现代养殖的精细化管理。
7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实践队在龙山村鸭场聆听负责人介绍。踏入蛋鸭场,负责人介绍:“日产蛋2000多枚,一年半为一周期,收入稳如磐石。”实践队员观察自动化集蛋系统,蛋品光洁整齐。龙山村已建成2个蛋鸭场,规模化生产确保“日日有进账”。“公司+农户”模式延伸至此,技术共享让村民免于销售之忧。这不仅是产量保障,更是乡村民生的压舱石。
负责人展望产业链延伸:“科技赋能,联合研究所提升效益。”实践队员参与记录鸭群健康数据,学习防疫技术。养殖过程注重低干扰设计,如合理栏舍布局减少污染。未来,深加工和品牌化将让“龙山鸭蛋”走向全国。此行深刻体悟:科学管理破解“技术弱”难题,政策支持激活小农潜力——现代养殖,正为乡村注入持久动能。
7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实践队在龙山村拍摄的鸭场。
总结:
双链并进,沃野生辉。回望一日足迹,我们既领略了“借光生金”的能源智慧(良潭览能),也触摸到“轮养增收”的产业脉搏(龙山鸭业),更见证了“科学生产”的绿色力量(蛋场探秘)。这片土地用创新实践昭示:乡村振兴,既要激活绿色能源的生态价值,也要深耕科技赋能的现代产业,更要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企纽带。
乡村振兴,根基在绿,灵魂在创,动能在链,关键在民!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实践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乡土中国,用学识浇灌振兴梦想,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野上,奋力谱写新时代青年与乡村共成长的壮丽篇章!
7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实践队在龙山村拍摄的光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