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快讯

【庭院经济】庭院里头有啥?芝麻芋头鸡,脱贫好生机!

来源:融安县板榄镇  发布日期:2025-09-18 17:15  


在马步村中村屯,脱贫户杨大叔家的房前屋后,正上演着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屋前菜地里,一片新绿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他今年首次尝试种植的大片芝麻,长势喜人,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一旁,芋叶舒展,红薯藤蔓攀缘,生姜苗茁壮,桃树果香初绽,还有40余只土鸡在林下悠闲踱步,啄食虫草;屋后空地,少量芋头亦点缀其间。这些作物与禽畜,不仅是杨大叔一家餐桌上的美味来源,更是依托发展庭院经济走出的一条稳固增收、提升生活质量的生动实践。

912日,在马步村中村屯杨大叔的庭院里拍摄的芝麻。(龙显奥 摄)

杨大叔家的变化,是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微观缩影。过去,由于缺乏稳定产业和资金技术,家庭经济一度陷入困境。精准帮扶政策不仅带来了物质支持,更激发了杨大叔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的内生动力。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导下,他充分利用自家庭院和周边的闲置土地,科学规划,发展起了种养结合、长短互补的立体庭院经济。

912日,在马步村中村屯拍摄的杨大叔家的庭院。(龙显奥 摄)

一是"小庭院"变成"供给站"。 杨大叔巧妙利用空间资源:新试种的芝麻长势良好,待丰收后,这些芝麻将成为家里的"美味源泉"——可碾成香喷喷的芝麻粉调制芝麻糊、灌腊肠提香,也能做麻圆,还可榨成香油,丰富自家餐桌;芋头、红薯、生姜等传统作物耐储存,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主力;桃树既能观赏又能结果,补充时令水果;林下养鸡则实现了生态循环,鸡粪肥田,鸡捕虫除草,减少了种植成本,土鸡和鸡蛋保障了优质的动物蛋白来源。这种多元化、生态化的种养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的"餐桌子",实现了"寸土寸用",显著降低了生活成本,提升了饮食质量和自给能力。

912日,在马步村中村屯拍摄的杨大叔正在庭院里喂鸡。(龙显奥 摄)

912日,在马步村中村屯,杨大叔庭院里的土鸡。(龙显奥 摄)

二是"自力更生"巩固"脱贫成效"。 庭院经济投资小、风险低、经营灵活,非常适合像杨大叔这样的脱贫户。不需要远离家乡,就能实现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自我供给。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杨大叔家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更加充实充盈,不仅实现了"两不愁"的高质量保障,更极大地增强了抵御返贫致贫风险的内在韧性。这种"造血式"的自我发展模式,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912日,在马步村中村屯杨大叔的庭院里拍摄的芋头。(龙显奥 摄)

三是生态宜居助推乡村振兴。 杨大叔的庭院,不仅是经济园,也是生态园。绿意盎然的作物、自由奔跑的禽畜,构成了美丽乡村的一角,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这种绿色生产方式,契合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态活力。

912日,在马步村中村屯杨大叔的庭院里拍摄的生姜。(龙显奥 摄)

杨大叔家芝麻的第一次播种,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幸福。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户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脱贫户的致富步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广阔乡村沃土上稳步迈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