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快讯

【新时代新农人】韦伟宗:返乡创业 于生根处深耕

来源:融安县板榄镇  发布日期:2023-11-30 15:16  

在城市内卷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卷996,卷考公,卷考研,卷买房,卷买车,卷存钱......除了内卷,青年是否还有别的出路?不如学学融安县的返乡创业小伙--韦伟宗,响应国家号召,来一次青春和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融安县板榄镇四平村返乡创业青年——韦伟宗


融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这里的金桔已经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金桔的果实皮薄多汁,口感鲜美,且有止咳润肺等功效,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却苦于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始终无法将金桔产业转化成农人的直接经济收益,当地群众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1982年生的韦伟宗是土生土长的融安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城市打拼,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一路做到了旅游酒店总经理的职位,俨然外人眼中的青年才俊。然而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轰炸下,在国家号召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他敏锐地嗅到了金桔产业这一大有可为的商机。2014年,32岁的他毅然辞职,放弃了让人歆羡的高薪白领的工作,回到家乡,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金桔事业的发展中,开始了他的金桔致富之路。


韦伟宗在打理金桔园。


盘活土地资源,做强金桔产业

在当地政府部门和村“两委”的协助下,通过整合村内的土地资源,韦伟宗租下100多亩闲置土地,并于2016年成立了“怡佳园”家庭农场,撂荒地变成了金土地,实现了村屯零碎土地的整合流转,也为下一步做大做强金桔产业打下了基础,实现了互利共赢。


怡佳园生态柑桔家庭农场金桔园。



科技赋能农业,实现增产增收

通过农学专家的指导,韦伟宗将父辈传承下来的古法有机种植技术与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相结合,依托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自创了一套更为科学高效的种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金桔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他也发现传统的“滴灌”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脆蜜金桔大水大肥的生长需求,经过5年对脆蜜金桔生长习性孜孜不倦的摸索和实验总结,他自创了“喷灌”法,终于使得脆蜜金桔的种植更加科学、高效,实现了大幅度的增产增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果”。

韦伟和农技人员在金桔园查看土壤情况,交流种植技术。


打造金字招牌,铸造精品工程

“品质为先,是我们农场始终坚持的种植理念”韦伟宗这样说道:“在聚焦增产增收的同时,我们同样很关注农场的绿色化发展,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最大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确保了种植出的金桔更大更甜更健康”。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匠心打造,韦伟宗种植的金桔荣获2019年第十届融安金桔节“我是融安金桔王”擂台赛(脆蜜金桔)三等奖、2020年第十一届融安金桔节“我是融安金桔王”擂台赛(脆蜜金桔)三等奖、2022年融安金桔擂台赛一等奖,2023年广西区“优质金桔”评选活动金奖,2023年广西区“好吃金桔”擂台赛金奖等多个奖项,“怡佳园”家园农场也被评为融安脆蜜金桔农村技术协会示范果园、2021年柳州市示范家庭农场、广西区级范家庭农场,获得多个区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同时,在2022年,经过3年的精心谋划,韦伟宗还通过【融江脆蜜】品牌的创建,真正打造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怡佳园生态柑桔家庭农场的金桔获准使用融安金桔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


近年来,韦伟和他的金桔获得了各界的认可。


创新销售模式,拓宽国际市场

金桔的质量和产量上来了,如何让其走出大山,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又如何尽量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让农人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就成了韦伟宗要考虑的头等大事。通过持续关注国际国内外市场形势,以及多方走访调研,他最终决定探索运用“订单式”销售的模式。将传统线下销售方式和线上、社区团购等新业态销售方式相结合起来。一方面他积极跑线下市场,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就与县市区的多个商超门店提前签订了“订单购销保价合同”,另一方面依托社区团购、线上网店一件代发等方式,扩宽了线上销售渠道。2023年更是与第三方进出口贸易公司合作,将金桔远销加拿大、欧洲等地,为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韦伟在桔园和客户现场连线看果。

怡佳园生态柑桔家庭农场的脆蜜金桔走向海外市场。



先富带动后富 “新农”变身“兴农”

先富起来的韦伟宗没有忘记同村的困难村民,他的家庭农场里长年聘用的工人有9名,都是村里面的脱贫户、低保户等困难对象,一年下来,聘用的短工临时工达到2000人次,发放工资25万余元,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将自己总结的种植技术,经验等积极与村里面的种植户进行分享交流,辐射带动40余户金桔种植户实现产业大幅度增收,真正做到了先富带动后富,推动了全村金桔产业的振兴。


村民在学习金桔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