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龙村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正在开展竹制品订单制作前的灵活就业人员培训。

9月3日,在古龙村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拍摄的竹制品订单制作前的灵活就业人员培训现场。(韦喜玲 摄)
“我们带着竹艺师傅到融嘉工艺公司参观考察学习,在了解当前竹编工艺品市场的同时学习掌握产品制作标准。目前,我们已经接到第一笔数量为10000个的竹编订单,这对促进群众就业和低收入群体的增收有积极的意义。”古龙支书韦宗启在培训前说道。
9月3日,在古龙村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拍摄的培训前破篾子准备工作。(韦喜玲 摄)
培训前,由竹艺师傅韦贤安与兰庭伍进行制作前的破篾子准备,采用半机械化的机器切成合适的竹条再进行分割成均匀的篾子。通过半机械化的机器能提高破篾子的效率和品质,竹制品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集散地把编制的竹条破好,带回家编制。





9月3日,在古龙村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拍摄的竹制品订单制作前的灵活就业人员培训现场。(韦喜玲 摄)
在培训过程中,竹艺师傅韦贤安通过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学员传授了竹制品制作的全流程技能。从竹子的选材、切割、打磨到最终的编织,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学员们边听边积极动手实践,韦贤安对每一位学员在制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逐一解答示范,学员逐渐掌握了制作竹制品的技能。

9月3日,在古龙村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拍摄的竹制品订单制作前的灵活就业人员培训现场。(韦喜玲 摄)
本次竹制品订单制作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自板榄镇各村,其中大部分学员属于农村低收入家庭、农村特殊群体。随着板榄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零工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学员参与零工技能培训,在本次培训中龙纳村的聋哑学员在竹制品制作培训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天赋,赢得了学员们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9月3日,在古龙村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拍摄的第一批竹制品订单模板。(韦喜玲 摄)
古龙村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的正式运营不仅帮助板榄镇灵活就业人员提升了职业技能,还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致富的大门。未来,集散地将继续加强板榄镇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零工人员就业帮扶,全力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挣钱”的灵活就业模式,有效激活就业“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