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工作 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工作
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融安县市场监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优服务、强监管、保民生、抓队伍,为促进融安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围绕服务发展主题,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持续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按照能整合的整合、能简化的简化、该删减的必须减掉的原则,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在全县范围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二是进一步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放宽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简化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住改商”及“商务秘书企业登记”。三是全面实行“先照后证”。并全面落实“双告知”义务,做好相关监管工作,避免监管漏洞。四是发挥登记职能作用。至10月15日,新登记内资企业和私营企业302户、注册资本(金)80699万元,从业人员332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40户,成员人数338人,成员出资总额2371万元;个体工商户1294户,从业人数3108人,资金数额1483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内资企业2196家(含私营企业1831家);注册资本(金)516464万元,从业人员15095人;农民专业合作社378户,成员人数4595人,成员出资总额21905万元;个体工商户10128户,从业人数20055人,资金数额95594万元。
(二)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一是维护我局“一单两库一细则”。先后下发《关于印发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通知》等四份相关文件,除投诉举报、转办交办、大数据监测以外,对市场主体的所有监督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实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全覆盖。 二是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组织开展两次“双随机 一公开”综合抽查,涉及280户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并按时将抽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三是推行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组织协调全县20个监管部门完善补充“一单两库一细则”,汇总成共216项《融安县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指导全县各成员单位及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并于10月17日,组织县级20个单位工作人员、分管领导共40多人参加了““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操作培训。
(三)以标准化为抓手,促产品质量提升。一是推进《青蒿素生产技术规程》、《融安金桔电商销售服务规范》广西地方标准。由融安县人民政府提出的《融安金桔电商销售服务规范》、《青蒿素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获得立项。二是推动《香杉实木生态板》团体标准的修订,已于2018年5月1日发布。
(四)推进《香杉实木生态板》团体标准的修订。8月积极筹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工作,10月底,作为广西首个团体标准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全国共104个团标入围,国字头占90个,中关村3个,其他共11个(上海2个、广东2个、甘肃1个、浙江温岭3个、合肥2个丶柳州1个),柳州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全国仅有2个地级市入选的城市之一,并从国字头团体标准中突出重围喜获公示。
(五)继续实施商标战略,大力发展涉农商标。建立完善两个商标台账即“已注册商标台账”及“拟注册商标台账”有计划的开展商标工作,大力发展涉农商标,真正把“商标富农”政策落到实处。有计划的推动我县的商标工作。截至目前,接受相关商标注册咨询100多人次,共指导各类经济主体注册商标80多枚,多数为涉农及实木生态板商标,目前已获得国家商标局受理的有50多枚。指导广西凤糖融安制糖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广西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示范企业”,目前尚未得出申报结果。
(六)做好服务工作,依法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在严格办理程序、抓好监管情况下,认真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对前来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耐心解释和业务指导,并推行全国网上申报程序,积极为其排忧解难,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动产抵押业务31件,通过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确立了动产抵押主债权金额6364万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二、围绕民生安全,全力开展市场监管
(一)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网络。
1.开展食品流通监管。一是开展食品电子监管工作。全县食品销售电子监管系统使用率占监管总数的80%以上,对25家获证企业中的20家企业使用食品生产日常监管系统进行检查,覆盖率达80%。二是开展法定节假日销售环节食品安全检查、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食品及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复活牌棉花糖专项检查、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网络食品销售专项检查、“地沟油”专项治理、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以及环境安全专项整治、食品摊贩专项整治、非洲猪瘟防控等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食品销售环节风险监管。全局共检查食品经营户1056户次,发现存在问题36个,完成整改36户,全局在食品销售环节共立案调查17件,结案9件,案件总值50457.84元,罚没合计65405.7元。通过深入开展各项执法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树立良好的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形象。
2.开展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一是开展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并进行风险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全面实施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对25家食品生产企业中的23家企业已开展现场检查并确定了风险等级,2家长期停产,其中A级2家,B级18家,C级5家。二是推进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按新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备案30家。三是开展食品生产环节、螺蛳粉质量安全、月饼生产质量安全等专项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56家次,小作坊136家次,共出动执法人员384人次,生产企业监督抽样59个批次,合格51个批次,不合格8个批次,已立案查处中;对小作坊进行快速检测36个批次,结果呈阴性。
3.开展餐饮服务监管工作。一是开展后厨大检查整治行动、“两会、两节”检查、螺蛳粉专项检查、中高考专项检查、工地食堂专项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检查行动。突出重点部位,狠抓关键环节,加强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的监管,共出动执法人员890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080家次,发现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6家,完成整改经营单位16家。二是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为重点工作。我局针对中小学、托幼机构,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截至目前我县共检查学校食堂161家(其中电子监管数148家),共出动执法人员358人次,178车次,并对4所学校食堂进行驻点保障,现场对食材进行快速检测,确保了师生饮食安全。
4. 开展保化监管工作。一是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督促检查,检查覆盖率100%。二是对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共出动人员382人次,检查保健品181种,化妆品经营者60家。三是开展5.25护肤宣传活动,共制作宣传板报4块,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并通过广场的LED大屏幕播放“安全护肤,美丽人生”的化妆品宣传片。四是开展两期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及1期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共有200人参加。
5.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开展药品零售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C级企业3家次,B级企业26家次,A级企业72家次。二是开展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工作,共检查一级以上医疗机构15家次,其它医疗机构107家,要求整改8家,已复查8家,经整改均能符合要求。三是开展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工作, 共检查药品生产企业4家次、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零售企业80家、药品使用单位17家。检查发现药品批发企业未按照GSP要求销售特殊药品,已立案处理。四是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全县辖区内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上报119例(任务为155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69例,占比57.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监测报告上报67例(任务为75例),严重报告45例,占比67.1%。
(二)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一是切实加强节日和重点时期安全检查工作,在节日和重点时期对重点地段和人员密集型场所进行了隐患排查工作,保障了节日和重点时期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73人次,检查单位143家/次,重点单位检查完成率100%,设备678台(件)/次,检查覆盖率达80%。二是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共检查电梯使用单位89家,电梯186台。发现安全隐患25起,目前已完成整改25起,立案查处1起,处罚1万元。三是开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专项治理工作。对辖区内融安县永安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融安县中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气瓶充装站、燃气压力管道进行检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三)扎实推进日常监管工作。
1.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指导6家企业申报广西2017年度“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其中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融安县金鼎制丝有限公司和广西凤糖融安制糖有限责任公司、融安县富达森木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获得广西2017年度“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
2. 加强户外广告巡查及整治。开展了药品、保健品市场广告、旅游市场户外广告、房地产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发现情节轻微的违法广告行为共3件,除当场给予警告外,对违法广告予以当场下架及销毁处理;立案查处违法广告案2件,罚款4.96万元。
3.开展计量监管工作。今年以来,计量所共计为50家企业开展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为企业减轻检测成本16.5万元,检定计量器具3556台件,其中:压力表467块,水表2240块,天平砝码41台(套),衡器26台,燃油加油机280枪。
三、围绕公平公正要求,全力维护市场秩序
(一)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执行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共备案登记案源82件、审核案件97件,结案99起,组织案件集体讨论会13次,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的核审原则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把关。在柳州市工商局2018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由于我局严格依法行政,行政处罚案件公示率达100%,及时率达100%,准确率达100%。截止到10月30日我局共立案82件,结案99件(含去年遗留案件43件),其中涉及无证照案件25件(烟草案22件)、化妆品案件24件、食品案件19件、产品质量案件16件、农资案件5件、药品案件5件、广告案件1件、电梯案件1件和其他类案件3件,涉案货值金额108.4万元,罚没款40.37万元。
(二)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整治。一是开展打击走私冻品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8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8车次;二是开展节假日前安全大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2人次,出动车辆14台次;三是开展“质检利剑”农资执法打假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出动车辆6台次;四是开展化妆品蓝键行动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8车次;五是开展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专项整治检查,出动执法人员8人次,出动车辆3台次,检查燃气企业3家,燃气及燃气器具销售商家15个;六是开展打击传销工作,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对“国盾互联”、“山草神诺”和“云联惠”等涉嫌传销及变相传销行为开展调查,我局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责令3个相关场所清除拆除广告条幅、车体广告。七是开展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出动执法人员28 人次,出动车辆10台次,随机抽取21家竹木加工厂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八是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配合文体新广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娱乐场所、卫星接收器材、非法出版物等开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车次。
(三)开展监督抽检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251批次;食品类快速检测完成780批次;辖区内的玩具抽检10个批次,7个合格批次,3个不合格批次,已立案调查;细木工板抽检7批次,2批次合格,5批次检查结果未出;成品油抽检10个批次(包括润滑油4个、汽油6个),全部为全格;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完成化肥抽检共27个批次,现有4个样品(2个商家)的化肥不合格,我局已立案调查,并已结案。
(四)加大消费维权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315系列宣传活动,现场接受消费者咨询20余起,总共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并调解成功一起群众关于中国移动卡的投诉。二是开展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工作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及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注意事项。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1起,发放宣传资料750份。三是集中开展两期“老年消费大讲堂”的宣讲活动,群众参与人数达2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此次宣讲活动引导老年消费者拒绝参加不法经营者以会议形式进行虚假宣传、推销保健食品等的行为,并进一步提升老年消费者维权意识与能力。四是开展消费维权投诉举报工作。1至10月共受理投诉举报46起,调解成功43起,建议消费者走司法程序3起,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3万元。
四、围绕高效廉洁标准,全力打造监管铁军。
(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我局党组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与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年初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分解细化任务,加强日常教育和检查考核,形成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人人明晰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按县纪委工作部署,全体在编干部填写了《违规兼职取酬自查自纠零报告》《个人廉政档案登记表》《节日期间廉洁自律倡议书》,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成果。三是纪检组认真落实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作用,坚持依规治党、依纪监督,紧扣“六大纪律”,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形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积极打造清廉、务实、高效的市场监管队伍。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15期,参加人员389人次,组织参加上级各类培训184人次,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
五、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
(一)选精兵派强将,做好扶贫工作。今年3月份选派了10名业务骨干作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分赴3个乡(镇)9个行政村,协助当地贫困群众尽快脱贫。10月份又选派了3名优秀青年干部,参与组建了融安县脱贫摘帽决战决胜志愿先锋队,分赴3个脱贫任务较重的行政村,完成脱贫攻坚中的急、难、险、重任务,为全县实现2018年整体脱贫贡献力量。
(二)加大后盾单位帮扶力度。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到派出扶贫工作人员的所驻村检查指导工作,协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安排驻村专项工作经费和体检、办理驻村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使他们能够安心驻村工作。春节前走访慰问驻村工作队员经费1500元,支持才妙村春节文艺活动经费2000元,支持大将社区“三八节”活动经费2000元,支持保安村“三月三”文艺活动经费1000元,支持富乐村金桔交易市场建设经费4700元,支持保安村“七一”党建活动经费1000元,支持瓜洞村“七一”党建经费1030元,为驻村工作队员购买生活用品花费13860.60元,截至目前,共计27090.60元。
(三)强化责任,加强日常教育。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纪委签订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公开承诺书,确保本单位承担的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区、市、县各级纪委下发的在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严明扶贫纪律,严格执行我县各项扶贫工作制度。
六、存在问题。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全局干部职工年龄结构偏于老龄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食品监管、药品监管、医疗器械监管、特种设备监管、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急需补充。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下市场监管执法的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市场监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牵涉面广,各种新问题、新难点层出不穷,需要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三)经费保障不足,难以维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监管的需要,影响了市场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职能作用的发挥。
七、2019年工作计划。
(一)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落实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坚决贯彻“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基本原则,切实履行“双告知”职责,严格执行“双随机”抽查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区域统筹和协调配合,积极推行统一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保持对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侵权假冒等传统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二)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提升本地品牌影响力。解决商标注册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实现商标注册便利化为主线,以拓展商标申请渠道、加强商标信用监管为手段,提升商标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引导农村地区挖掘特色农牧业、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等,指导特色农产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认真开展“一村一品”工作,通过大力实施商标战略,积极推进全县脱贫攻坚。不断完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知名品牌培育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申请注册商标,通过质量提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产品认证等手段,加大对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的培育力度,积极培育支持企业开展服务业名牌创建工作。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食品安全工作“四有两责”要求,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和“双随机”抽查制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积极推进重点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督查生产经营企业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和“明厨亮灶”工作,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确保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都明显提升。
(四)开展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管理,巩固“两网”建设。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及时按程序对申请《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企业进行认证;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严防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加大特殊药品质量监管,按市食药局下达抽样批次、药品目录及时抽样并送检,督促全县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督促工作,进一步巩固“两网”建设,全县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达100%,监督网覆盖率达100%。
(五)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四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深化拓展“四位一体”干部管理体系,把目标任务细化到人、落实到岗位,从严管理干部。
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