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融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来源: 人社局  |   发布日期: 2018-06-27 20:15    |  作者: 人社局

融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我局依照职能,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情况。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建设4个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共拥有255户孵化企业,带动超过1200名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积极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位于我县红卫村中国供销•桂北农产品电商园内,一期工程已于2017年9月底交付使用,规划占地1000平方米,预计今年内大学生创业园可投入正常运行。融安县“桔乡里”滑皮金桔电商销售(扶贫)创业孵化基地和融安县大将镇里煌金桔合作社正在申报中。

(二)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通知》(桂人社发〔2017〕82号)文件要求,我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深入企业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广建设扶贫车间,全力打赢我县脱贫摘帽攻坚战。2月份柳州市认定了融安县20家企业为第一批扶贫基地企业,鼓励扶贫基地企业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务工。5月中旬,县人社局深入浮石香杉工业园、红卫工业园,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实地了解工厂运作模式、管理销售、接纳贫困户就业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扶贫车间认定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将扶贫车间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到各企业,并将表格发放到企业,鼓励其申请认定扶贫车间。我县部分企业已在申报中。

(三)一人一户一技能三年培训计划推进落实情况。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贫困搬迁户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管理生活,于1月10日到11日针对18至55周岁的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费、食宿费)的物业管理培训。共有226名搬迁贫困群众前来参加培训。1-5月对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开展育婴员培训2期,培训65人次;开展茶艺师培训2期,培训49人。

(四)两后生招生开展情况。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我县5月对全县贫困人员高中、初中毕业生进行摸排,掌握升学动态以及就读意愿。6月中旬,将“两后生”培训政策的宣传列入各乡镇当月帮扶工作清单,印发“两后生”宣传清单,帮扶人宣传到户。

(五)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县完成了12个乡镇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资源调查情况,共统计出贫困劳动力人数30456人,其中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2675人,自主创业17781人。这些数据的调查为指导我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今年1-5月份,我县共举办招聘会14场(次),其中乡镇专场招聘会12次,在县城举办2场大型“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暨粤桂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4000个,免费发放以“2018春风行动”(手册)及用工信息为主的宣传资料15000余份。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1050人(注:此数据为今年已录入到广西公共就业信息平台的人数,新增的外出务工人数已完成纸质版整理,已交由各乡镇就业和社保服务中心录入)。

2.乡村公益性岗位和“微车间(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主要由县人社部门牵头组织,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3.本月初,专责小组已下发文件通知,要求各乡镇将“两后生”培训政策的宣传列入帮扶工作清单,并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人社部门会同结对技工院校于6月11日到各乡镇送达了“两后生”培训宣传资料。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一)扶贫车间认定滞后。一是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较少,创建扶贫车间积极性不高;二是我县主要是以木材加工为主,季节性强,工期较短,给认定扶贫车间有一定的困难。

(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一是家庭原因走不出家门,二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观念存旧,不愿意外出务工经商;三是年龄偏大,缺劳动技能等。

(三)完成9000人以上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有一定难度。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不能走出家门,有心无力;二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观念存旧,不愿意外出务工,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三是年龄偏大,缺少劳动技能,外出后难以适应。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政策知晓率。继续多渠道广泛宣传创业就业政策,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搭建和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收集岗位信息,举办各种招聘活动,及时公开发布就业信息,进一步加快了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鼓励区内外企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屯设立微车间,并按程序给予其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享受扶贫车间相关政策优惠,达到一定规模的享受区、市、县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通过设立扶贫车间等方式解决了贫困家庭就近就地就业,增加了贫困家庭的收入。

(三)开展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地区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政务服务大厅等拓展、整合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孵化、创业培训等服务功能,全面提高返乡创业就业服务能力,切实做好和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进行返乡创业试点工作。

(四)继续落实各项就业创业的惠民政策,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继续实施粤桂扶贫工程,加大与广东企业的联系,加大政策知晓率,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




融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6月27日


就业信息

融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来源:人社局  发布日期:2018-06-27 20:15  作者:人社局

融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我局依照职能,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情况。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建设4个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共拥有255户孵化企业,带动超过1200名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积极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位于我县红卫村中国供销•桂北农产品电商园内,一期工程已于2017年9月底交付使用,规划占地1000平方米,预计今年内大学生创业园可投入正常运行。融安县“桔乡里”滑皮金桔电商销售(扶贫)创业孵化基地和融安县大将镇里煌金桔合作社正在申报中。

(二)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通知》(桂人社发〔2017〕82号)文件要求,我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深入企业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广建设扶贫车间,全力打赢我县脱贫摘帽攻坚战。2月份柳州市认定了融安县20家企业为第一批扶贫基地企业,鼓励扶贫基地企业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务工。5月中旬,县人社局深入浮石香杉工业园、红卫工业园,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实地了解工厂运作模式、管理销售、接纳贫困户就业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扶贫车间认定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将扶贫车间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到各企业,并将表格发放到企业,鼓励其申请认定扶贫车间。我县部分企业已在申报中。

(三)一人一户一技能三年培训计划推进落实情况。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贫困搬迁户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管理生活,于1月10日到11日针对18至55周岁的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费、食宿费)的物业管理培训。共有226名搬迁贫困群众前来参加培训。1-5月对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开展育婴员培训2期,培训65人次;开展茶艺师培训2期,培训49人。

(四)两后生招生开展情况。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我县5月对全县贫困人员高中、初中毕业生进行摸排,掌握升学动态以及就读意愿。6月中旬,将“两后生”培训政策的宣传列入各乡镇当月帮扶工作清单,印发“两后生”宣传清单,帮扶人宣传到户。

(五)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县完成了12个乡镇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资源调查情况,共统计出贫困劳动力人数30456人,其中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2675人,自主创业17781人。这些数据的调查为指导我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今年1-5月份,我县共举办招聘会14场(次),其中乡镇专场招聘会12次,在县城举办2场大型“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暨粤桂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4000个,免费发放以“2018春风行动”(手册)及用工信息为主的宣传资料15000余份。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1050人(注:此数据为今年已录入到广西公共就业信息平台的人数,新增的外出务工人数已完成纸质版整理,已交由各乡镇就业和社保服务中心录入)。

2.乡村公益性岗位和“微车间(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主要由县人社部门牵头组织,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3.本月初,专责小组已下发文件通知,要求各乡镇将“两后生”培训政策的宣传列入帮扶工作清单,并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人社部门会同结对技工院校于6月11日到各乡镇送达了“两后生”培训宣传资料。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一)扶贫车间认定滞后。一是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较少,创建扶贫车间积极性不高;二是我县主要是以木材加工为主,季节性强,工期较短,给认定扶贫车间有一定的困难。

(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一是家庭原因走不出家门,二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观念存旧,不愿意外出务工经商;三是年龄偏大,缺劳动技能等。

(三)完成9000人以上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有一定难度。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不能走出家门,有心无力;二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观念存旧,不愿意外出务工,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三是年龄偏大,缺少劳动技能,外出后难以适应。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政策知晓率。继续多渠道广泛宣传创业就业政策,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搭建和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收集岗位信息,举办各种招聘活动,及时公开发布就业信息,进一步加快了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鼓励区内外企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屯设立微车间,并按程序给予其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享受扶贫车间相关政策优惠,达到一定规模的享受区、市、县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通过设立扶贫车间等方式解决了贫困家庭就近就地就业,增加了贫困家庭的收入。

(三)开展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地区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政务服务大厅等拓展、整合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孵化、创业培训等服务功能,全面提高返乡创业就业服务能力,切实做好和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进行返乡创业试点工作。

(四)继续落实各项就业创业的惠民政策,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继续实施粤桂扶贫工程,加大与广东企业的联系,加大政策知晓率,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




融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