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融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 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的通知

来源: 政府办  |   发布日期: 2016-10-25 15:51    |  作者: 政府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泗顶矿区管理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1014

 

 

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一、县域概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分~2534分,东经10913分~10947分,东面与永福、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水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

县境交通方便,拥有等级公路529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5公里。枝柳铁路和209国道过境本县的长安、浮石、大良等乡(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区有大良石门仙湖景区、沙子石岩景区、大洲风景区等。

二、县域特色及规划定位

融安县地处中亚热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大于295天,农、林、牧业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

融安县特产丰富,盛产金桔、板栗、罗汉果、沙田柚、柑橙、油茶、冬笋、香菇、头菜和竹、木及其制品等。其中滑皮金桔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第一,年产量达到800万公斤以上,多次进京并被指定用于接待外宾,因而融安县享有“金桔之乡”盛名。全县头菜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传统特色产品——小洲头菜面积达到1.09万亩,年产成品菜81万公斤。头菜的生产与加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久负盛名,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融安县又是广西三个罗汉果主产区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罗汉果主产区,其北部乡镇的农民栽培罗汉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根据我县规划,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水稻耕种收播综合机械化水平;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产品物流市场建设,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农村农业“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强项更强、效益更好、农民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融安县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广西粮食自给工程县,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

全县现已形成粮食、经济作物、商品经济林、水果、桑蚕、畜牧、渔业七大生产基地。

(一)粮食生产基地:优质粮食生产区重点布局在水利条件较好,耕地集中连片的地区,优质水田作为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县域南部的大良镇、潭头乡、浮石镇三个乡(镇)。我县在规划期内将积极打造融安县生态优质米品牌,扩大无公害优质稻谷种植面积,加大对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确保优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效益有保障。

(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的优质旱地、水浇地作为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融安县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蔬菜、油菜等,其中甘蔗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县域东部的东起乡、泗顶镇、沙子乡和桥板乡,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中部的长安镇,油菜基地主要布局于东北部的雅瑶乡和板榄镇。

(三)商品经济林生产基地:商品经济林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北部的大坡乡、大将镇、雅瑶乡、板榄镇,重点布局于西山林场等区域。

(四)水果生产基地:加强金桔、板栗、罗汉果、沙田柚、柑橙等水果商品基地的建设,水果生产基地重点布局于县域东北部的大坡乡、大将镇、雅瑶乡、板榄镇。

(五)桑蚕生产基地:结合桑蚕生产需求,合理增加园地,桑蚕生产基地重点布局于浮石镇和长安镇。

(六)畜牧生产基地:改变传统分散的畜禽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瘦肉型仔猪、优质肉牛、奶水牛、山羊、土鸡五大产品养殖基地,建设3个县级良种场,加快畜禽产品的良种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进程。畜牧产业市场基地布局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长安镇、浮石镇、大良镇、潭头乡等209国道沿线乡(镇)。

(七)渔业生产基地:在大良镇、潭头乡、浮石镇等山塘水库资源丰富的乡(镇)重点布局美国叉尾鮰、黄沙鳖、湘云鲫等水产养殖基地。

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

2016年融安县已实施了自治区级以上土地整治项目共7个,实施面积3277.76亩,完成投资1.2296亿元。县人民政府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共同发展三农建设,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扶贫等,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取得显著效果。

四、建设目标

20162020年,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施总面积8952.32公顷,计划投入资金1.4989亿元,依次对板榄镇、长安镇、大将镇、浮石镇、泗顶镇、大良镇、沙子乡、桥板乡、潭头乡等9个乡(镇)的31个行政村的基本农田进行整治,新增耕地97.1328公顷,建成11.30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适应农业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2个等别,提高粮食产能0.46万吨。

五、建设内容

根据广西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和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要求,结合我县各项目区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布置,其主要内容有:

(一)土地平整工程:结合项目区地形等实际情况,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通过对零碎耕地进行土地平整,提高格田化水平。结合项目区群众意愿,组织农民自发平整,进行“小块并大块”。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对宜农的未利用地进行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以路头水库和社宜水库两座中小型水库,以及牛六水库、大份水库、黄江水库等共13座小型水库为依托,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条件;进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和水源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增加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修建排水沟,完善田间排水设施,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田间道路工程:以国道209和省道306等对外交通干道为骨架,结合项目区内已经硬化的村道,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完善田间耕作道路网络,提高现有道路路面状况等级,提高道路通达度和通行能力,以提高耕作效率,为机械化耕作奠定基础。

(四)其他工程:从农田建设的全局出发,结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的活动,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包括硬化屯内道路、修建垃圾池和排污沟等。

六、工作部署

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统一组织下,组织勘测设计单位及县级各相关部门对项目区开展实地调查,收集编制整县推进项目所需的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落实新增耕地来源,衔接各部门规划,选定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内容,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等立项申报材料。组织县级各部门,编制涉及农金聚合方案,制定涉农资金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投入整县推进项目区。在20169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及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责任分工

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开展,各相关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一)县人民政府职责

对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工作负总体责任,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子项目各阶段工作;制定本级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方案,整合落实县级财政、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涉农资金协同投入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区,统筹子项目工程实施进度,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抓紧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项目区权属调整协调工作,解决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的具体问题。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职责

负责开展项目调查和选取工作,确定项目实施类型,配合编制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受项目业主委托,具体开展项目实施管理,组织制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开展权属调整工作,严格按照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计划推进项目实施,抓好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协调解决工程建设的矛盾纠纷。

(三)各相关部门职责

县国土资源局:作为项目具体承担单位,负责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申报、设计、工程招投标、组织实施、资金协调落实和竣工自验等工作,委托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开展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本辖区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年度计划,总结年度建设情况。县土地整理机构协助县国土资源局开展项目申报、设计和验收等事务性工作,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工作。

县财政局: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制定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年度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负责聚合相关涉农资金;负责审核项目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建设资金,并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县农业局:负责提供项目申报所需农业方面的资料和图件;指导编制农业产业规划,统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到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

县水利局:负责提供项目申报所需水利方面的资料和图件;指导和协助编制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骨干灌排设施规划等申报材料,统筹小型农田水利资金集中投入到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有关规定和补助标准支持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农村公路建设。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聚合各部门的项目纳入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内,并协助做好项目的申报立项等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发改、国土、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有关决定,定期汇报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建整县推进项目技术专家组,由相关部门、行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负责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参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的技术指导,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或总结会对工程建设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结合本地实际,周密部署,统筹安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的推进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

(二)加强部门协作,整合各类资源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县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定期研究、协商机制,形成工作整体合力,确保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有序、有效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各相关部门要做好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的申报、规划建设、资金筹措、项目管理、技术指导、竣工验收等工作。在项目申报阶段,要求县发改、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积极协助配合县国土资源部门做好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制工作,提供项目申报所需资料和图件。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把农村公路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扶贫、地质灾害防治及农村环境保护等涉农资金集中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各相关部门的支农惠农项目要与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三)实行目标管理,确保责任到位

为确保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责任落实到位,县人民政府将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目标责任状,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职责。建立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制定目标考核细则,于每年3月份开展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目标年度考核工作,对上年度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及群众满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建设目标完成较好的乡(镇)及相关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建设目标完成较差、组织管理不力的乡(镇)及相关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报上级有关部门。

(四)落实工作经费,严格资金管理

预拨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申报工作经费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适当给各乡(镇)人民政府安排项目实施管理工作经费,提高乡(镇)人民政府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要求县财政局和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好项目资金,做到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按预算支出范围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追踪问效。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追究单位和有关负责人员的经济、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动员群众参与

组织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成立整治推进工作协调小组,人员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村委支书、村委主任、村屯组长和有号召力的村民代表组成。协调小组具体开展项目宣传、工程监督、纠纷调解、权属协调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和谐、方便、公平的政策环境,引导项目区群众积极参与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

(六)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监管

健全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工程建设工作方案、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巡查管理制度,落实专人驻地管理,加强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管理与检查,确保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七)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基层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宣传标语、宣传册、宣传栏的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工程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实施建设、项目验收和成果维护等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支持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
×
部门文件

融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 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的通知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6-10-25 15:51  作者:政府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泗顶矿区管理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1014

 

 

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一、县域概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分~2534分,东经10913分~10947分,东面与永福、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水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

县境交通方便,拥有等级公路529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5公里。枝柳铁路和209国道过境本县的长安、浮石、大良等乡(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区有大良石门仙湖景区、沙子石岩景区、大洲风景区等。

二、县域特色及规划定位

融安县地处中亚热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大于295天,农、林、牧业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

融安县特产丰富,盛产金桔、板栗、罗汉果、沙田柚、柑橙、油茶、冬笋、香菇、头菜和竹、木及其制品等。其中滑皮金桔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第一,年产量达到800万公斤以上,多次进京并被指定用于接待外宾,因而融安县享有“金桔之乡”盛名。全县头菜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传统特色产品——小洲头菜面积达到1.09万亩,年产成品菜81万公斤。头菜的生产与加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久负盛名,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融安县又是广西三个罗汉果主产区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罗汉果主产区,其北部乡镇的农民栽培罗汉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根据我县规划,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水稻耕种收播综合机械化水平;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产品物流市场建设,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农村农业“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强项更强、效益更好、农民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融安县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广西粮食自给工程县,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

全县现已形成粮食、经济作物、商品经济林、水果、桑蚕、畜牧、渔业七大生产基地。

(一)粮食生产基地:优质粮食生产区重点布局在水利条件较好,耕地集中连片的地区,优质水田作为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县域南部的大良镇、潭头乡、浮石镇三个乡(镇)。我县在规划期内将积极打造融安县生态优质米品牌,扩大无公害优质稻谷种植面积,加大对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确保优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效益有保障。

(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的优质旱地、水浇地作为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融安县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蔬菜、油菜等,其中甘蔗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县域东部的东起乡、泗顶镇、沙子乡和桥板乡,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中部的长安镇,油菜基地主要布局于东北部的雅瑶乡和板榄镇。

(三)商品经济林生产基地:商品经济林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北部的大坡乡、大将镇、雅瑶乡、板榄镇,重点布局于西山林场等区域。

(四)水果生产基地:加强金桔、板栗、罗汉果、沙田柚、柑橙等水果商品基地的建设,水果生产基地重点布局于县域东北部的大坡乡、大将镇、雅瑶乡、板榄镇。

(五)桑蚕生产基地:结合桑蚕生产需求,合理增加园地,桑蚕生产基地重点布局于浮石镇和长安镇。

(六)畜牧生产基地:改变传统分散的畜禽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瘦肉型仔猪、优质肉牛、奶水牛、山羊、土鸡五大产品养殖基地,建设3个县级良种场,加快畜禽产品的良种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进程。畜牧产业市场基地布局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长安镇、浮石镇、大良镇、潭头乡等209国道沿线乡(镇)。

(七)渔业生产基地:在大良镇、潭头乡、浮石镇等山塘水库资源丰富的乡(镇)重点布局美国叉尾鮰、黄沙鳖、湘云鲫等水产养殖基地。

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

2016年融安县已实施了自治区级以上土地整治项目共7个,实施面积3277.76亩,完成投资1.2296亿元。县人民政府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共同发展三农建设,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扶贫等,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取得显著效果。

四、建设目标

20162020年,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施总面积8952.32公顷,计划投入资金1.4989亿元,依次对板榄镇、长安镇、大将镇、浮石镇、泗顶镇、大良镇、沙子乡、桥板乡、潭头乡等9个乡(镇)的31个行政村的基本农田进行整治,新增耕地97.1328公顷,建成11.30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适应农业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2个等别,提高粮食产能0.46万吨。

五、建设内容

根据广西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和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要求,结合我县各项目区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布置,其主要内容有:

(一)土地平整工程:结合项目区地形等实际情况,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通过对零碎耕地进行土地平整,提高格田化水平。结合项目区群众意愿,组织农民自发平整,进行“小块并大块”。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对宜农的未利用地进行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以路头水库和社宜水库两座中小型水库,以及牛六水库、大份水库、黄江水库等共13座小型水库为依托,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条件;进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和水源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增加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修建排水沟,完善田间排水设施,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田间道路工程:以国道209和省道306等对外交通干道为骨架,结合项目区内已经硬化的村道,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完善田间耕作道路网络,提高现有道路路面状况等级,提高道路通达度和通行能力,以提高耕作效率,为机械化耕作奠定基础。

(四)其他工程:从农田建设的全局出发,结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的活动,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包括硬化屯内道路、修建垃圾池和排污沟等。

六、工作部署

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统一组织下,组织勘测设计单位及县级各相关部门对项目区开展实地调查,收集编制整县推进项目所需的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落实新增耕地来源,衔接各部门规划,选定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内容,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等立项申报材料。组织县级各部门,编制涉及农金聚合方案,制定涉农资金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投入整县推进项目区。在20169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及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责任分工

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开展,各相关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一)县人民政府职责

对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工作负总体责任,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子项目各阶段工作;制定本级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方案,整合落实县级财政、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涉农资金协同投入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区,统筹子项目工程实施进度,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抓紧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项目区权属调整协调工作,解决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的具体问题。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职责

负责开展项目调查和选取工作,确定项目实施类型,配合编制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受项目业主委托,具体开展项目实施管理,组织制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开展权属调整工作,严格按照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计划推进项目实施,抓好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协调解决工程建设的矛盾纠纷。

(三)各相关部门职责

县国土资源局:作为项目具体承担单位,负责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申报、设计、工程招投标、组织实施、资金协调落实和竣工自验等工作,委托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开展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本辖区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年度计划,总结年度建设情况。县土地整理机构协助县国土资源局开展项目申报、设计和验收等事务性工作,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工作。

县财政局: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制定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年度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负责聚合相关涉农资金;负责审核项目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建设资金,并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县农业局:负责提供项目申报所需农业方面的资料和图件;指导编制农业产业规划,统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到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

县水利局:负责提供项目申报所需水利方面的资料和图件;指导和协助编制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骨干灌排设施规划等申报材料,统筹小型农田水利资金集中投入到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有关规定和补助标准支持我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农村公路建设。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聚合各部门的项目纳入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区内,并协助做好项目的申报立项等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融安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发改、国土、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有关决定,定期汇报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建整县推进项目技术专家组,由相关部门、行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负责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参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的技术指导,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或总结会对工程建设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结合本地实际,周密部署,统筹安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的推进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

(二)加强部门协作,整合各类资源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县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定期研究、协商机制,形成工作整体合力,确保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有序、有效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各相关部门要做好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的申报、规划建设、资金筹措、项目管理、技术指导、竣工验收等工作。在项目申报阶段,要求县发改、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积极协助配合县国土资源部门做好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制工作,提供项目申报所需资料和图件。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把农村公路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扶贫、地质灾害防治及农村环境保护等涉农资金集中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各相关部门的支农惠农项目要与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三)实行目标管理,确保责任到位

为确保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责任落实到位,县人民政府将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目标责任状,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职责。建立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制定目标考核细则,于每年3月份开展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目标年度考核工作,对上年度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及群众满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建设目标完成较好的乡(镇)及相关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建设目标完成较差、组织管理不力的乡(镇)及相关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报上级有关部门。

(四)落实工作经费,严格资金管理

预拨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申报工作经费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适当给各乡(镇)人民政府安排项目实施管理工作经费,提高乡(镇)人民政府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要求县财政局和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好项目资金,做到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按预算支出范围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追踪问效。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追究单位和有关负责人员的经济、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动员群众参与

组织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成立整治推进工作协调小组,人员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村委支书、村委主任、村屯组长和有号召力的村民代表组成。协调小组具体开展项目宣传、工程监督、纠纷调解、权属协调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和谐、方便、公平的政策环境,引导项目区群众积极参与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

(六)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监管

健全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工程建设工作方案、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巡查管理制度,落实专人驻地管理,加强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管理与检查,确保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七)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基层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宣传标语、宣传册、宣传栏的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工程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实施建设、项目验收和成果维护等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支持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