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印发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 销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2017-04-18 16:12    |  作者: 市场监督管理局

各所、局机关各股、室、大队、稽查局:

现将《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销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4月18日

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

销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为推动我食用农产品农贸市场和食品店的食品销售监管工作,依法规范食品销售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根据《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食品销售质量安全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桂食药办食流〔20173号)要求,局决定在全开展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为指导,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落实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结合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着力培育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超市和食品店。通过示范引领,实现食品安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食用农产品准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销售食品来源去向可溯,加工制作食品操作规范,食品销售场所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食品购物场地环境整洁舒心,让人民群众买得安全、放心。

    二、目标任务

     3 年左右时间,实施全县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成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在乡镇街道建成一批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同时,按照国家总局和自治区局的要求,创建一批“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方案另发)。2017 年,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1;县城所在地的乡镇创建至少5 家示范食品店(城东所3家、长安所2家)、其余每个乡镇至少创建 2 家示范食品店,鼓励条件较好的乡镇多创建示范店。2018—2019 年的创建数量,根据创建工作进度再确定。

    三、示范标准和考核要求

    分类制定示范创建标准,内容总体上体现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健全、进货把关严格、台账登记齐全、标签标识规范、销售过程严管、加工制作严控、场地环境干净整洁、食品检验检测合格、问题食品处置有力、信息公示公开、投诉举报畅通等。《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建设标准》《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建设标准》 分别见附件 12。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食品店考核分别由自治区局、市局、县级局负责。上一级负责对下一级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抽查复核,符合要求的,由自治区局统一命名、授牌。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食品店的命名授牌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两年复核一次,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对不能持续符合创建标准要求的,上报自治区局取消食品安全示范命名。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4月)。单位要结合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广泛宣传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对示范工程建设进行具体部署和宣传发动。

    (二)组织创建阶段(2017年4月—9月)。单位要对照建设标准,组织开展摸底调查,掌握辖区农贸市场、食品店的底数,选择引导其中基础好、有一定代表性、符合条件的参加示范创建活动,遴选确定参加创建的具体名单。参建的农贸市名单,按《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参建名单》(附件 3)汇总,由食品流通监管股418日前报市局。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创建工作由各负责,要在 425日前确定参建名单报食品流通监管股汇总,上报市局。名单确定后,各对创建单位开展全面的指导工作。

    (三)考核命名阶段(2017年10月—12月)。10月底前,根据自治区局制定考核评分细则,市局、县级分别完成示范农贸市场、示范食品店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推荐为食品安全示范市场考核名单报自治区局。11月底前,由自治区局组织完成抽查和考核。12月,对于通过考核的创建单位和经营者,由自治区局统一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的,由自治区局下文给予命名、授牌。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总结2017 年建设考核验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建设范围,推进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统筹推进,完成建设工作目标任务。

    五、工作保障

    (一)要落实责任。开展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是引导市场开办方和食品销售者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强化自律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检查指导和引导,积极发动,按照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落实责任。

    (二)要整治规范。积极督促参建单位和经营者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升级改造食品销售场所和设备设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店的专项检查整治等活动,落实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食品销售。通过检查、引导、整顿、治理等措施,提高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对示范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主动参建,有效推动示范建设工作。

(三)要加强督导。示范工程建设是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市食品销售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食品店还存在小、散、乱等诸多问题,在示范建设工作中,局要加强基层监督管理所的督促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系统推动示范建设工作。要严格把握标准,创新方法,把握好示范建设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及时总结,及时上报创建工作情况。县局将根据工作进展,适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通报工作推进情况。

四)要广泛宣传。各地要充分争取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的支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报道建设工作动态、进展和成效,打造示范建设品牌,将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示范食品店推向社会,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示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达到公众参与、引导消费、企业重视、放大示范引领作用的效果。

为及时沟通报告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各所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报送、上传下达等联络工作。

县局联系人:蓝忻林;联系电话:8153062电子邮箱:raxslg@163.com


附件:1.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2.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建设标准

3.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参建名单

4.食品安全示范店参建名单

5.食品销售质量示范创建工程负责人名单


附件1

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促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引导督 促农贸市场开办者改善市场条件,履行法定管理义务,规范农 贸市场食品销售行为,构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提升全区食品销售环节监督管理水平,制定本标准。

1.制度建设

1.1 基本制度。市场开办者应建立市场准入、日常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信息公示、问题食品处理、不合格食品信息 报告等制度。

    1.2 组织结构。市场主要负责人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全面负责。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织食品安全知 识培训,定期对场内经营者的经营条件、经营行为进行检查并 做好记录。

2.入场管理

    2.1 商户入场。市场开办者应当查验入场食品销售经营者的 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留存复印件。没有营业执照的 要留存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

    2.2 档案管理。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分户建立场内经营者 档案,如实记录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 证号码、联系方式、住所、食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 息。经营者档案信息保存期限不少于销售者停止销售后 6 个月。 市场开办者应当对销售者档案及时更新,保证其准确性、真实 性和完整性。

    2.3 信息报告。市场开办者应当如实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市场名称、地址、类型、法定代表人或者负 责人姓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用农产品主要种类、摊位数 量等信息。

    2.4 食品入场。市场开办者应查验入场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 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销售者无法提供食用农产品产 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的,市场开办者应当进行 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合格的,方可 进入市场销售。

3.销售管理

    3.1 亮证经营。市场内固定门店、固定摊位按规定办理相关 食品经营证照,并将其悬挂在门店、摊位显要位置,明示主体 资格和经营范围。有条件的市场应集中统一公示场内摊贩证照 信息、经营者的身份信息。

    3.2 索证索票。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应查验并 留存供货方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逐批次索取由供货单位提供的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或检验检测报告,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者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有效证 书复印件。查验重点食用农产品(包括肉类、禽类)检验检疫合 格标志、检验检疫合格证明。预包装食品应索取供货商食品生 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食品合格证明文件及销货票 据。有条件的市场可由市场主办者集中统一建档管理。

    3.3 查验记录。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 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 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发票、收据等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6个月。

    3.4 销售自查。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制 度,定期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食 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整改措 施;发现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 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 消费者,并记录停止销售和通知情况;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 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报告。

    3.5 食品贮存。销售者贮存食用农产品,应当如实记录食用 农产品名称、产地、贮存日期、生产者或者供货者名称或者姓 名、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在贮存场所保存记录。记录和凭证保 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贮存场所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并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不合格食品。

    3.6 食品包装。销售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签的食用 农产品,在包装或者附加标签后方可销售。包装或者标签上应 当按照规定标注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等 内容;对保质期有要求的,应当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与贮藏条 件有关的,应当予以标明;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剂 的,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食品添加剂名称。

    食用农产品标签所用文字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标注的内容 应当清楚、明显,不得含有虚假、错误或者其他误导性内容。

4.质量承诺

    4.1 安全承诺。不销售不符合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不使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清 洗、整理、保鲜、包装、储存。销售者具有与其销售的食用农 产品成本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设备或者设施。

    4.2 安全措施。销售散装熟食等食品,要有防尘、防蝇、防交叉污染等设施,销售工具、设施设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销 售冷藏、冷冻食用农产品的,应当配备与销售品种相适应的冷 藏、冷冻设施,并符合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所需要的温 度、湿度和环境等特殊要求。

    4.3 质量情况报告。市场开办者、销售者应当将食用农产品 停止销售、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配合依法处理,并记录相关情况。

5.销售环境

    5.1 规划布局。市场内经营区域合理布局,按照食用农产品 类别实行分区销售,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 适当的距离。销售者应当具有与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品种、数 量相适应的销售和贮存场所。

    5.2 环境卫生。保持市场内通道畅通,场内空间宽敞明亮,地面墙面整洁卫生,场内无积水,物品摆放整齐。场内经营户 应自备垃圾器具,不得随意乱丢垃圾,市场内应配备专职保洁 人员,做到定时打扫,随时保洁,垃圾清运及时。

    熟食等易受污染的食品销售经营场所设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等污染源 25米以 上。其经营场所应当配备“防蝇、防虫、防尘、防鼠”设施。

6.信息公示

    6.1 建立信息公示栏。公示投诉举报电话、监管部门监管信 息、快速检测等质量安全数据信息、日常管理信息等内容。

6.2 摊位(柜台)公示。销售未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在摊位(柜台)明显位置如实公布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 或者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等信息。

6.3 散装食品标示。散装食品经营者应当在货架等销售设施 的显著位置悬挂、张贴散装食品标识牌,真实标明食品名称、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内容。

7.检验检测

    食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应当按要求设立快速检测室,制定检验检测管理制度,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有效开展食用 农产品抽样检验或者是快速检测,并根据食用农产品种类和风 险等级确定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频次。


附件2


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建设标准


1.守法经营

    食品店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遵守《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食品安全 法律法规规定,诚实守信,严禁超许可范围经营,严禁经营有 关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食品。

2.亮证经营

    食品店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营业执照等证照信息。

3.货源合规

    采购食品查验供货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主体资质证件,留存复印件。索取食品合格证明文件,并记录整理归档, 档案资料齐全,便于核查。选择的食品供货商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确保进货渠道合法,采购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销售下列食品:

3.1 没有食品合格证明的食品;

    3.2 食品标签不合格或者包装破损的预包装食品;

    3.3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异常的食品;

    3.4 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持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5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4.进货验收

    经营预包装食品的,核对是否有食品合格证明,送货凭证与食品供货商主体信息是否对应。经营散装食品的,核对是否有食品合格证明,送货凭证与标牌公示信息是否对应。

    经营自制熟食制品的,核对其加工原料来源证明、加工记录与标牌公示信息是否对应。

5.过程合规 

食品运输、贮存、销售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场所整洁

    销售场所地面干净,通风采光良好,货架摆放整齐,食品离地离墙存放,分类陈列销售。

7.依法配合

积极配合执法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


附件3

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参建名单


县(区)局(加盖公章): 负责人:

 

市场类型

市场名称

详细地址

负责人

联系方式

属地局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注: 4 18 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报送市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纸质材料(加盖公章)随后寄递


附件 4

食品安全示范店参建名单


单位(加盖公章): 负责人:

 

市场名称

详细地址

负责人

联系方式

食品经营项目

所在街道、乡镇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注:各所负责遴选确定辖区内食品安全示范店参建名单,并汇总填好本表,于425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报送县局食品流通监管股。










附件 5

食品销售质量示范创建工程负责人名单


单位(加盖公章): 负责人: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备注




分管领导




联络员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注:各所填好本表,于 425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报送县局食品流通监管股。

                          



                            


×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 销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7-04-18 16:12  作者:市场监督管理局

各所、局机关各股、室、大队、稽查局:

现将《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销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4月18日

融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

销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为推动我食用农产品农贸市场和食品店的食品销售监管工作,依法规范食品销售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根据《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食品销售质量安全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桂食药办食流〔20173号)要求,局决定在全开展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为指导,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落实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结合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着力培育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超市和食品店。通过示范引领,实现食品安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食用农产品准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销售食品来源去向可溯,加工制作食品操作规范,食品销售场所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食品购物场地环境整洁舒心,让人民群众买得安全、放心。

    二、目标任务

     3 年左右时间,实施全县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成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在乡镇街道建成一批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同时,按照国家总局和自治区局的要求,创建一批“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方案另发)。2017 年,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1;县城所在地的乡镇创建至少5 家示范食品店(城东所3家、长安所2家)、其余每个乡镇至少创建 2 家示范食品店,鼓励条件较好的乡镇多创建示范店。2018—2019 年的创建数量,根据创建工作进度再确定。

    三、示范标准和考核要求

    分类制定示范创建标准,内容总体上体现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健全、进货把关严格、台账登记齐全、标签标识规范、销售过程严管、加工制作严控、场地环境干净整洁、食品检验检测合格、问题食品处置有力、信息公示公开、投诉举报畅通等。《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建设标准》《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建设标准》 分别见附件 12。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食品店考核分别由自治区局、市局、县级局负责。上一级负责对下一级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抽查复核,符合要求的,由自治区局统一命名、授牌。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食品店的命名授牌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两年复核一次,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对不能持续符合创建标准要求的,上报自治区局取消食品安全示范命名。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4月)。单位要结合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广泛宣传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对示范工程建设进行具体部署和宣传发动。

    (二)组织创建阶段(2017年4月—9月)。单位要对照建设标准,组织开展摸底调查,掌握辖区农贸市场、食品店的底数,选择引导其中基础好、有一定代表性、符合条件的参加示范创建活动,遴选确定参加创建的具体名单。参建的农贸市名单,按《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参建名单》(附件 3)汇总,由食品流通监管股418日前报市局。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创建工作由各负责,要在 425日前确定参建名单报食品流通监管股汇总,上报市局。名单确定后,各对创建单位开展全面的指导工作。

    (三)考核命名阶段(2017年10月—12月)。10月底前,根据自治区局制定考核评分细则,市局、县级分别完成示范农贸市场、示范食品店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推荐为食品安全示范市场考核名单报自治区局。11月底前,由自治区局组织完成抽查和考核。12月,对于通过考核的创建单位和经营者,由自治区局统一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的,由自治区局下文给予命名、授牌。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总结2017 年建设考核验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建设范围,推进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统筹推进,完成建设工作目标任务。

    五、工作保障

    (一)要落实责任。开展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是引导市场开办方和食品销售者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强化自律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检查指导和引导,积极发动,按照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落实责任。

    (二)要整治规范。积极督促参建单位和经营者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升级改造食品销售场所和设备设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店的专项检查整治等活动,落实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食品销售。通过检查、引导、整顿、治理等措施,提高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对示范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主动参建,有效推动示范建设工作。

(三)要加强督导。示范工程建设是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市食品销售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食品店还存在小、散、乱等诸多问题,在示范建设工作中,局要加强基层监督管理所的督促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系统推动示范建设工作。要严格把握标准,创新方法,把握好示范建设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及时总结,及时上报创建工作情况。县局将根据工作进展,适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通报工作推进情况。

四)要广泛宣传。各地要充分争取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的支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报道建设工作动态、进展和成效,打造示范建设品牌,将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示范食品店推向社会,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示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达到公众参与、引导消费、企业重视、放大示范引领作用的效果。

为及时沟通报告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各所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报送、上传下达等联络工作。

县局联系人:蓝忻林;联系电话:8153062电子邮箱:raxslg@163.com


附件:1.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2.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建设标准

3.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参建名单

4.食品安全示范店参建名单

5.食品销售质量示范创建工程负责人名单


附件1

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促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引导督 促农贸市场开办者改善市场条件,履行法定管理义务,规范农 贸市场食品销售行为,构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提升全区食品销售环节监督管理水平,制定本标准。

1.制度建设

1.1 基本制度。市场开办者应建立市场准入、日常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信息公示、问题食品处理、不合格食品信息 报告等制度。

    1.2 组织结构。市场主要负责人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全面负责。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织食品安全知 识培训,定期对场内经营者的经营条件、经营行为进行检查并 做好记录。

2.入场管理

    2.1 商户入场。市场开办者应当查验入场食品销售经营者的 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留存复印件。没有营业执照的 要留存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

    2.2 档案管理。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分户建立场内经营者 档案,如实记录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 证号码、联系方式、住所、食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 息。经营者档案信息保存期限不少于销售者停止销售后 6 个月。 市场开办者应当对销售者档案及时更新,保证其准确性、真实 性和完整性。

    2.3 信息报告。市场开办者应当如实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市场名称、地址、类型、法定代表人或者负 责人姓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用农产品主要种类、摊位数 量等信息。

    2.4 食品入场。市场开办者应查验入场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 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销售者无法提供食用农产品产 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的,市场开办者应当进行 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合格的,方可 进入市场销售。

3.销售管理

    3.1 亮证经营。市场内固定门店、固定摊位按规定办理相关 食品经营证照,并将其悬挂在门店、摊位显要位置,明示主体 资格和经营范围。有条件的市场应集中统一公示场内摊贩证照 信息、经营者的身份信息。

    3.2 索证索票。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应查验并 留存供货方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逐批次索取由供货单位提供的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或检验检测报告,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者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有效证 书复印件。查验重点食用农产品(包括肉类、禽类)检验检疫合 格标志、检验检疫合格证明。预包装食品应索取供货商食品生 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食品合格证明文件及销货票 据。有条件的市场可由市场主办者集中统一建档管理。

    3.3 查验记录。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 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 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发票、收据等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6个月。

    3.4 销售自查。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制 度,定期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食 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整改措 施;发现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 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 消费者,并记录停止销售和通知情况;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 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报告。

    3.5 食品贮存。销售者贮存食用农产品,应当如实记录食用 农产品名称、产地、贮存日期、生产者或者供货者名称或者姓 名、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在贮存场所保存记录。记录和凭证保 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贮存场所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并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不合格食品。

    3.6 食品包装。销售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签的食用 农产品,在包装或者附加标签后方可销售。包装或者标签上应 当按照规定标注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等 内容;对保质期有要求的,应当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与贮藏条 件有关的,应当予以标明;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剂 的,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食品添加剂名称。

    食用农产品标签所用文字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标注的内容 应当清楚、明显,不得含有虚假、错误或者其他误导性内容。

4.质量承诺

    4.1 安全承诺。不销售不符合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不使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清 洗、整理、保鲜、包装、储存。销售者具有与其销售的食用农 产品成本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设备或者设施。

    4.2 安全措施。销售散装熟食等食品,要有防尘、防蝇、防交叉污染等设施,销售工具、设施设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销 售冷藏、冷冻食用农产品的,应当配备与销售品种相适应的冷 藏、冷冻设施,并符合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所需要的温 度、湿度和环境等特殊要求。

    4.3 质量情况报告。市场开办者、销售者应当将食用农产品 停止销售、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配合依法处理,并记录相关情况。

5.销售环境

    5.1 规划布局。市场内经营区域合理布局,按照食用农产品 类别实行分区销售,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 适当的距离。销售者应当具有与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品种、数 量相适应的销售和贮存场所。

    5.2 环境卫生。保持市场内通道畅通,场内空间宽敞明亮,地面墙面整洁卫生,场内无积水,物品摆放整齐。场内经营户 应自备垃圾器具,不得随意乱丢垃圾,市场内应配备专职保洁 人员,做到定时打扫,随时保洁,垃圾清运及时。

    熟食等易受污染的食品销售经营场所设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等污染源 25米以 上。其经营场所应当配备“防蝇、防虫、防尘、防鼠”设施。

6.信息公示

    6.1 建立信息公示栏。公示投诉举报电话、监管部门监管信 息、快速检测等质量安全数据信息、日常管理信息等内容。

6.2 摊位(柜台)公示。销售未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在摊位(柜台)明显位置如实公布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 或者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等信息。

6.3 散装食品标示。散装食品经营者应当在货架等销售设施 的显著位置悬挂、张贴散装食品标识牌,真实标明食品名称、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内容。

7.检验检测

    食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应当按要求设立快速检测室,制定检验检测管理制度,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有效开展食用 农产品抽样检验或者是快速检测,并根据食用农产品种类和风 险等级确定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频次。


附件2


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建设标准


1.守法经营

    食品店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遵守《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食品安全 法律法规规定,诚实守信,严禁超许可范围经营,严禁经营有 关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食品。

2.亮证经营

    食品店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营业执照等证照信息。

3.货源合规

    采购食品查验供货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主体资质证件,留存复印件。索取食品合格证明文件,并记录整理归档, 档案资料齐全,便于核查。选择的食品供货商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确保进货渠道合法,采购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销售下列食品:

3.1 没有食品合格证明的食品;

    3.2 食品标签不合格或者包装破损的预包装食品;

    3.3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异常的食品;

    3.4 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持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5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4.进货验收

    经营预包装食品的,核对是否有食品合格证明,送货凭证与食品供货商主体信息是否对应。经营散装食品的,核对是否有食品合格证明,送货凭证与标牌公示信息是否对应。

    经营自制熟食制品的,核对其加工原料来源证明、加工记录与标牌公示信息是否对应。

5.过程合规 

食品运输、贮存、销售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场所整洁

    销售场所地面干净,通风采光良好,货架摆放整齐,食品离地离墙存放,分类陈列销售。

7.依法配合

积极配合执法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


附件3

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参建名单


县(区)局(加盖公章): 负责人:

 

市场类型

市场名称

详细地址

负责人

联系方式

属地局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注: 4 18 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报送市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纸质材料(加盖公章)随后寄递


附件 4

食品安全示范店参建名单


单位(加盖公章): 负责人:

 

市场名称

详细地址

负责人

联系方式

食品经营项目

所在街道、乡镇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注:各所负责遴选确定辖区内食品安全示范店参建名单,并汇总填好本表,于425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报送县局食品流通监管股。










附件 5

食品销售质量示范创建工程负责人名单


单位(加盖公章): 负责人: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备注




分管领导




联络员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注:各所填好本表,于 425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报送县局食品流通监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