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印发融安县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县教育局  |   发布日期: 2018-07-10 10:56    |  作者: 县教育局

各乡(镇)中小学、县直各校,综治办、派出所、民政办、司法所、团委、妇联、残联:

根据《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柳教规范〔2018〕9号)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建立我县法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切实把校园建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融安县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融安县教育局     融安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融安县人民法院

委员会办公室





融安县人民检察院      融安县公安局        融安县民政局





融安县司法局                  共青团融安县委员会




融安县妇女联合会              融安县残疾人联合会


2018年6月30日

融安县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规范〔2018〕3号)和《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规范〔2018〕9号)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建立长效防治工作机制,切实把校园建设成为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规范处置程序,增强治理能力,确保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在实际工作中,各校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之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对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文件精神。

县教育、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等部门将加强组织协调,并由教育局作为牵头单位,统筹做好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全县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以教育为主、部门协同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共同抓好本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督查落实,指导学校扎实开展治理工作。各校要明确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并设置法制副校长,配合学校具体实施各项治理工作。

(二)加强教育引导,积极有效预防。

各校要坚持“教育为主、防治育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加强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养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不同群体积极预防和自觉反对学生欺凌的意识。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防治欺凌的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强化学校及周边日常安全管理,加强欺凌事件易发现场监管。要紧密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团结互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校要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家访、谈心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及时帮助学生消除消情绪、化解心理问题。

(三)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全县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以教育为主、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学生欺凌治理工作,妥善处理学生欺凌重大事件,正确引导媒体和网络舆情。教育和学校重点抓好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部门重点加强协作,综合治理,做好校园外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1.教育部门牵头做好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教育督导要对本县开展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指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2.综治部门要将学生欺凌专项治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责任制。

3.人民法院负责依法妥善审理学生欺凌相关案件,通过庭审厘清学生欺凌案件的民生关系和刑事责任,积极开展民生调解,促进矛盾化解工作;以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配合学校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4.人民检察院负责依法对学生欺凌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开展法律监督,并以案释法,积极参与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5.公安机关负责依法办理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和涉嫌犯罪案件,依法处理实施学生欺凌侵害学生权益和身心健康的相关违法犯罪嫌疑人,强化警校联动,指导监督学校全面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6.民政部门负责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欺凌学生及其家庭的帮扶救助,协助教育部门组织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为中小学校提供专业辅导,配合有关教育部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学生欺凌防治和帮扶工作。

7.司法部门负责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司法支持体系,指导协调开展以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8.共青团组织负责切实履行综治委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组长单位职责,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并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建立预防遏制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学生欺凌防治工作。

9.妇联组织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学生欺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责任。

10.残联组织负责积极维护残疾儿童、少年合法权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学生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残疾学生遭受欺凌的风险防控,协助提供有关法律服务。

11.学校负责具体实施和落实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扎实开展相关教育,制定完善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的各项措施、预案、制度规范和处置流程,及时妥善处理学生欺凌事件。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族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指导、教育家长依法落实法定监护职责,增强法治意识,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工作。

(四)规范处置程序,提高治理能力。

各校要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事件。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学校要设立举报信箱和开通举报电话,教职工发现、学生或者家长向学校举报的,应当按照学校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

对遭受欺凌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保护和干预,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兼顾学生身心健康,防止二次伤害发生,帮助其尽早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对实施欺凌的学生,按照“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的原则,予以必要的处置及惩戒,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对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对反复发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对于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给予训诫。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纪律处分,并将其表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和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联络司法部门依法处置。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学生欺凌犯罪案件,做好相关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审批等工作。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要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对依法应承担行政、刑事责任的,要做好个别矫治和分类教育,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等场所开展必要的教育矫治;对依法不予行政、刑事处罚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纪律处分,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处分。对未成年人采取教唆、胁迫、诱骗等方式利用在校学生实施欺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五)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各校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教育部门将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方式,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将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情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纳入相关部门负责人年度考评,纳入校长、教师、班主任及相关岗位教职工的年度考评。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学校,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学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工作保障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1.成立县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内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陈孟生 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欧政宪 县政法委副书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成  员:刘爱学 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  玲 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韦文学 县公安局副局长

        罗  宁 县民政局副局长

        杨广泉 县司法局副局长

        龙艳红 团县委副书记

        莫璧华 县妇联副主席

        黄铁虎 县残联副理事长

陈献强 县教育局副局长

梁济亮 县教育局副局长

粟  亮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

县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领导小组单位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综合股,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秦东,0772-8138153,电子邮箱:raxxaw@163.com。

2.制定县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结合本地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有效工作措施,加强全县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防治工作,增强处置工作能力。县工作方案6月30日前报市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各校根据实际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校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责任区督学要对责任区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督导室报告。学校工作方案7月15日前报县综合股备案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各校要加强宣传引导,结合普法工作,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加强对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推广防治学生欺凌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方法。中小学校要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加强家长培训,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明确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项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并做好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存档备查工作。

2.新闻媒体要配合教育部门发布反学生欺凌绿色报道倡议书,营造反学生欺凌报导宣传的良好氛围。县工作领导小组对已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满足群众信息需求。

(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县教育督导室要联合成员单位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各校开展欺凌防治教育活动、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等办法措施、在校规校纪中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内容、开展培训、及时处置学生欺凌事件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2.2018年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学校自查。各校按照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于2018年6月15日前形成自查报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报县教育局综合股,并存档备案。

(2)县级普查。县教育督导室要组织督查组对各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于2018年6月25日前将督查情况报至市教育督导室。

(3)市级复查、区级抽查。2018年7月开始,根据区、市的通知,配合做好市级复查和区级抽查。

(四)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妥善处置社会舆情。

各校要加强信息报送,对于情节比较恶劣、危害程度较大、社会舆情强烈的欺凌事件,要及时妥善处置,并将有关工作情况逐级上报。县教育督导室将根据具体情况,报送信息至柳州市教育督导室。对于处置不力和瞒报、漏报信息的,县督导室将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并报领导小组核定后予以追究问责。


附件:融安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员名单



附件:

融安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陈献强  县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覃胜元  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杨广泉  县司法局副局长

          龙艳红  团县委副书记

          韦明明  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黄  玉  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

          唐武忠  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甘华鲜  县民政局福事股股长

          江益芝  县妇联权益部部长

          韦友强  县残联教就科科长

          秦  东  县教育局综合股股长

          刘芳全  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

          莫美福  县教育局人事师培股股长

          覃金玉  县教育督导室主任


政府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融安县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县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8-07-10 10:56  作者:县教育局

各乡(镇)中小学、县直各校,综治办、派出所、民政办、司法所、团委、妇联、残联:

根据《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柳教规范〔2018〕9号)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建立我县法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切实把校园建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融安县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融安县教育局     融安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融安县人民法院

委员会办公室





融安县人民检察院      融安县公安局        融安县民政局





融安县司法局                  共青团融安县委员会




融安县妇女联合会              融安县残疾人联合会


2018年6月30日

融安县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规范〔2018〕3号)和《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规范〔2018〕9号)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建立长效防治工作机制,切实把校园建设成为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规范处置程序,增强治理能力,确保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在实际工作中,各校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之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对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文件精神。

县教育、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等部门将加强组织协调,并由教育局作为牵头单位,统筹做好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全县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以教育为主、部门协同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共同抓好本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督查落实,指导学校扎实开展治理工作。各校要明确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并设置法制副校长,配合学校具体实施各项治理工作。

(二)加强教育引导,积极有效预防。

各校要坚持“教育为主、防治育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加强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养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不同群体积极预防和自觉反对学生欺凌的意识。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防治欺凌的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强化学校及周边日常安全管理,加强欺凌事件易发现场监管。要紧密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团结互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校要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家访、谈心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及时帮助学生消除消情绪、化解心理问题。

(三)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全县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以教育为主、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学生欺凌治理工作,妥善处理学生欺凌重大事件,正确引导媒体和网络舆情。教育和学校重点抓好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部门重点加强协作,综合治理,做好校园外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1.教育部门牵头做好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教育督导要对本县开展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指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2.综治部门要将学生欺凌专项治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责任制。

3.人民法院负责依法妥善审理学生欺凌相关案件,通过庭审厘清学生欺凌案件的民生关系和刑事责任,积极开展民生调解,促进矛盾化解工作;以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配合学校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4.人民检察院负责依法对学生欺凌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开展法律监督,并以案释法,积极参与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5.公安机关负责依法办理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和涉嫌犯罪案件,依法处理实施学生欺凌侵害学生权益和身心健康的相关违法犯罪嫌疑人,强化警校联动,指导监督学校全面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6.民政部门负责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欺凌学生及其家庭的帮扶救助,协助教育部门组织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为中小学校提供专业辅导,配合有关教育部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学生欺凌防治和帮扶工作。

7.司法部门负责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司法支持体系,指导协调开展以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8.共青团组织负责切实履行综治委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组长单位职责,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并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建立预防遏制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学生欺凌防治工作。

9.妇联组织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学生欺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责任。

10.残联组织负责积极维护残疾儿童、少年合法权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学生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残疾学生遭受欺凌的风险防控,协助提供有关法律服务。

11.学校负责具体实施和落实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扎实开展相关教育,制定完善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的各项措施、预案、制度规范和处置流程,及时妥善处理学生欺凌事件。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族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指导、教育家长依法落实法定监护职责,增强法治意识,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工作。

(四)规范处置程序,提高治理能力。

各校要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事件。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学校要设立举报信箱和开通举报电话,教职工发现、学生或者家长向学校举报的,应当按照学校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

对遭受欺凌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保护和干预,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兼顾学生身心健康,防止二次伤害发生,帮助其尽早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对实施欺凌的学生,按照“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的原则,予以必要的处置及惩戒,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对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对反复发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对于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给予训诫。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纪律处分,并将其表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和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联络司法部门依法处置。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学生欺凌犯罪案件,做好相关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审批等工作。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要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对依法应承担行政、刑事责任的,要做好个别矫治和分类教育,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等场所开展必要的教育矫治;对依法不予行政、刑事处罚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纪律处分,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处分。对未成年人采取教唆、胁迫、诱骗等方式利用在校学生实施欺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五)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各校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教育部门将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方式,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将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情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纳入相关部门负责人年度考评,纳入校长、教师、班主任及相关岗位教职工的年度考评。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学校,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学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工作保障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1.成立县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内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陈孟生 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欧政宪 县政法委副书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成  员:刘爱学 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  玲 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韦文学 县公安局副局长

        罗  宁 县民政局副局长

        杨广泉 县司法局副局长

        龙艳红 团县委副书记

        莫璧华 县妇联副主席

        黄铁虎 县残联副理事长

陈献强 县教育局副局长

梁济亮 县教育局副局长

粟  亮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

县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领导小组单位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综合股,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秦东,0772-8138153,电子邮箱:raxxaw@163.com。

2.制定县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结合本地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有效工作措施,加强全县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防治工作,增强处置工作能力。县工作方案6月30日前报市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各校根据实际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校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责任区督学要对责任区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督导室报告。学校工作方案7月15日前报县综合股备案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各校要加强宣传引导,结合普法工作,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加强对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推广防治学生欺凌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方法。中小学校要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加强家长培训,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明确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项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并做好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存档备查工作。

2.新闻媒体要配合教育部门发布反学生欺凌绿色报道倡议书,营造反学生欺凌报导宣传的良好氛围。县工作领导小组对已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满足群众信息需求。

(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县教育督导室要联合成员单位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各校开展欺凌防治教育活动、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等办法措施、在校规校纪中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内容、开展培训、及时处置学生欺凌事件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2.2018年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学校自查。各校按照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于2018年6月15日前形成自查报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报县教育局综合股,并存档备案。

(2)县级普查。县教育督导室要组织督查组对各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于2018年6月25日前将督查情况报至市教育督导室。

(3)市级复查、区级抽查。2018年7月开始,根据区、市的通知,配合做好市级复查和区级抽查。

(四)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妥善处置社会舆情。

各校要加强信息报送,对于情节比较恶劣、危害程度较大、社会舆情强烈的欺凌事件,要及时妥善处置,并将有关工作情况逐级上报。县教育督导室将根据具体情况,报送信息至柳州市教育督导室。对于处置不力和瞒报、漏报信息的,县督导室将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并报领导小组核定后予以追究问责。


附件:融安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员名单



附件:

融安县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陈献强  县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覃胜元  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杨广泉  县司法局副局长

          龙艳红  团县委副书记

          韦明明  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黄  玉  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

          唐武忠  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甘华鲜  县民政局福事股股长

          江益芝  县妇联权益部部长

          韦友强  县残联教就科科长

          秦  东  县教育局综合股股长

          刘芳全  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

          莫美福  县教育局人事师培股股长

          覃金玉  县教育督导室主任


政府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