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政办发〔2018〕44号融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融安县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泗顶矿区管理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融安县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同心协力做好水库防洪抢险工作。
2018年4月25日
目 录
1 总 则……………………………………………………4
1.1 编制目的……………………………………………………4
1.2 编制依据……………………………………………………4
1.3 编制原则……………………………………………………4
1.4 适用范围……………………………………………………4
2 工程概况……………………………………………………5
2.1 水库流域概况………………………………………………5
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6
2.3 水文…………………………………………………………9
2.4 工程安全监测………………………………………………11
2.5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11
2.6 历史灾害及抢险情况………………………………………12
3 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13
3.1 重大工程险情分析…………………………………………13
3.2 大坝溃决分析………………………………………………13
3.3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14
4 险情监测与报告……………………………………………15
4.1 险情监测和巡查……………………………………………15
4.2 险情上报与通报……………………………………………17
5 应急处置……………………………………………………20
5.1 应急调度……………………………………………………20
5.2 抢险措施……………………………………………………21
5.3 应急转移……………………………………………………22
6 应急保障……………………………………………………25
6.1 组织保障……………………………………………………25
6.2 队伍保障……………………………………………………28
6.3 物资保障……………………………………………………28
6.4 通信保障……………………………………………………29
6.5 其它保障……………………………………………………30
7 应急响应启动与终止………………………………………30
7.1 启动与终止条件……………………………………………30
7.2 决策机构与程序……………………………………………33
8 宣传、培训与演练…………………………………………34
8.1 宣传…………………………………………………………34
8.2 培训…………………………………………………………34
8.3 演练…………………………………………………………35
9 附则…………………………………………………………35
9.1 预案编制、审查与审批……………………………………35
9.2 预案管理与更新……………………………………………35
9.3 预案实施时间………………………………………………35
10 附件…………………………………………………………36
10.1 附图…………………………………………………………36
10.2 附表…………………………………………………………36
融安县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2018年)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石门水库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做好石门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石门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和《水库管理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经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运行计划编制本预案。
1.3 编制原则
贯彻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原则。
1.4 适用范围
1.4.1当水库遭遇以下突发事件而导致水库大坝及附属建筑物出现重大险情时启动《应急预案》。
1.超标准洪水:当水库出现超过设计校核标准的洪水时;
2.工程隐患:大坝出现裂缝、决口、大面积漏水以及坝体、坝肩出现滑移、位移等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
3.地震灾害;
4.地质灾害;
5.战争或恐怖事件;
6.其它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2 工程概况
2.1 水库流域概况
2.1.1自然地理、地质。石门水库工程位于大良镇石泯河的石门村岩洞口,距县城长安镇52km,距大良镇8km,地理位置为东经109°22′29″,北纬24°52′24″。大坝基础河床部分为厚层块状白云岩夹灰色灰岩,两岸为厚层块状的灰岩夹白云岩,以灰岩为主,在灰岩层中,局部层间夹有薄层泥质,厚1~2mm,坝址处没有大的断层和破碎带通过。
2.1.2水文气象。水库所在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库集雨面积135km2,坝址以上河流长度为26.2km,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0600m3,年平均流量3.36m3/s。所在流域无气象站,参用相邻沙浦河的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21°C~24°C,月平均最低气温4.6°C~6.9°C,月平均最高气温33°C~34.3°C,年平均最高气温39.9°C,年平均蒸发量为1400mm,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2°C,最低为-3.5°C,月平均最大风速18-24m/s。
2.1.3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石门水库上游未建有大型水利工程。
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2.1.1枢纽建筑物:石门水库属中型水库,水库工程等级为Ⅲ等,大坝建筑物级别为3级。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隧洞、放水塔和灌溉渠系等组成。工程经过几次改建、扩建、加固,形成如下面貌:
1.大坝:大坝为50#浆砌石重力坝, 大坝总长为37.5m,由中部的敞开式溢洪坝段和左右两端的非溢流坝段组成。其中:溢流坝段长22.00m,堰顶高程215.5m,最大堰高49.3m,堰底宽46.4m,最大泄水量1390m3/s,迎水面为铅直坡, 设有1.0m厚的C20砼防渗墙,背水面为鼻坎挑流消能型式,鼻坎高程为188.593m,溢流面上设置有0.5—0.8米厚的C20钢筋砼防冲层;右端非溢流坝段长7.0m,左端非溢流坝段长8.5m,坝顶宽4.30m,坝顶高程为220.00m,最大坝高为53.80m,迎水面为垂直坡,设有1.0m厚的C20砼防渗墙,背水面坝坡为台阶式。
溢流坝下部设有内径为1.0m的C20钢筋砼放空管,管中心高程为170.20m,由原拱坝放空管延伸而成,延伸管长30m,铺设于坝体浆砌石上,出口设高压阀控制。放空管已经堵塞失去放空功能。
2.输水建筑物:由放水塔和输水隧洞组成。放水塔位于大坝左岸250m,为钢筋砼结构,塔身长5.00m,宽3.50m,设有工作、检修的平板钢闸门各一道,闸门尺寸b×h=1.70×1.50m,螺杆启闭机启闭,放水塔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98.00m,启闭高程为220.50m。放水塔紧接1304m长的输水隧洞,进口段20m为圆形断面,直径D=1.70m,洞身段为门洞式断面,断面尺寸b×h=2.15m×2.675m,进口与洞身渐变连接,隧洞比降i=1/500,最大泄量4.77 m3/s,出口高程为195.163m。洞壁围岩主要为白云岩、白云灰质岩、泥灰岩等。1976年完工的隧洞,仅在进口20m和出口9m段作钢筋砼衬砌,余下洞身为开挖成型的围岩,为无压隧洞;2006年9月,由融安县东南电力公司私营投资,对隧洞洞壁进行水泥喷锚加固、破碎地段进行钢筋砼现浇衬砌,并在隧洞出口建有装机容量2×250kw电站一座,发电后的水直接进入灌溉渠道。
3.进库道路为9.00km的四级公路,与209国道相接,路面较窄。2012年水库除险加固将新建上坝公路(包括长34m的跨河交通桥,长70m的交通隧道)直通大坝,目前上坝公路隧道交通桥已贯通,砼路面未建好。
4.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详见第10章附表)。
2.2.2 有关技术参数及泄流曲线、库容曲线见第10章。
2.2.3 历次重大改建、扩建、加固等基本情况
1.石门水库工程于1969年9月开工建设,1976年8月竣工。原设计坝高为64米的浆砌石拱坝,当大坝施工到31米坝高时,由于施工质量较难控制,便将拱坝方案改为溢流重力坝,继续施工至高程211.5米,当时溢流最大坝高为45.5米。
2.水库原设计是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9年进行安全复核及加固设计时,改用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复核结果工程防洪能力偏低,大坝安全系数偏小,拟作加固处理方案为:(1)挡水坝坝顶从220.0m高程加高至221.3m高程,并设1m高防浪墙;(2)加厚溢流坝溢流面,以增加大坝的稳定性。但以上加固设计方案未实施。
3.1988年7月至1989年,为增加水库蓄水量确保灌溉,县水利局设计队通过设计、施工,对主坝加高了4m,坝顶高程加高至215.50m,现溢流最大坝高为49.3m,由于只对大坝进行加高,而未对溢流坝加厚,大坝的稳定性偏低。
4.针对2008年区水利厅对石门水库出具的安全鉴定报告(见2.2.4 节),2011年底我县将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纳入规划,并得到上级批复。对石门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内容有:(1)坝体充填灌浆:拆除高程208m以上坝体部分,拆除左右非溢流坝段,非溢流坝段跟溢流坝段拆成相同坡度。(2)坝基及坝肩防渗处理。(3)新建溢流面板:灌浆完毕,先浇筑一层C20砼溢流堰体,然后外包一层C20钢筋砼溢流面板。(4)大坝导墙:在溢流坝两岸全段设置C20钢筋砼导墙。(5)新建放水塔:在距原放水塔62.35m处,重新修建放水塔,同时将原放水塔202.2m高程以上结构拆除。新建放水塔为C20钢筋砼圆形井式结构。(6)输水隧洞:对隧洞全段进行加固衬砌。(7)防汛抢险道路:防汛抢险道路从混凝土路面岔路口接起,通过一段简易公路,新建道路(依次为一段长214m的新开路面、一座长70m的交通隧道、一座长34m的跨河交通桥、一段新开路面)至坝首右岸回车场,总长380.7m,按四级公路设计,路面宽3.7m,C20砼路面。
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12年2月开始施工,至目前已完成大坝充填灌浆、大坝溢流堰混凝土衬砌、大坝导墙、大坝交通桥施工,完成了防汛抢险道路、新建放水塔及输水隧洞扩洞工程,正在进行隧洞衬砌施工。
2.2.4 大坝历次安全鉴定情况
2007年前,石门水库没有进行过安全鉴定,只进行了水文复核。2007年初,县水利局委托柳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安全鉴定,2008年区水利厅出具了安全鉴定审定报告,鉴定该水库为三类坝。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大坝的非溢流坝坝顶高程偏低。
2.大坝混凝土防渗墙老化、碳化,出现剥蚀、龟裂等现象,坝体浆砌筑质量不佳,块石有架空,空隙较大,坝基开挖过浅,又未作基础防渗灌浆处理,坝体、坝基和绕坝渗漏严重。
3.在设计洪水位工况下坝体与坝基的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
4.放水塔混凝土老化、漏水,输水隧洞没有全段衬砌,漏水严重。
5.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已锈蚀,闸门止水装置已老化失效。闸门的启闭装置为手动螺杆启闭装置,洪水时期闸门启闭困难。
6.防汛道路没有到达坝顶,路况差;坝顶无交通桥,水库大坝运行管理不便。
7.工程无安全观测设施。
2.2.5 工程存在的主要防洪安全问题
水库输水遂洞正在除险加固,今年汛期不能施工,施工单位需落实度汛措施。
2.3 水文
2.3.1 水库所在流域暴雨、洪水特征
石门水库集雨面积135km2,坝址以上河流长度为26.2km,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0600 万m3,年平均流量3.36 m3/s。50年一遇洪水流量1290m3/s,调洪后50年一遇洪水下泄量为930m3/s。洪水由流域区内暴雨形成,洪水暴涨暴落,洪水一般出现于5—8月。
2.3.2 水库所在流域水文测站分布、观测项目
水库所在的流域无水文测站,但相邻的沙浦河有气象站,观测项目有气温、降水、风、温度、蒸发等。目前,石门水库采用水尺的水位观测和采用量雨筒的人工雨量观测。
2.3.3 水库报汛方式及洪水预报方案
我县设有石门水库管理处负责管理水库。
石门水库未建有自动洪水预报系统,用人工进行报汛和洪水预报。气象预报由县气象局提供中长期天气预报、每日天气预报、暴雨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预报。水文预报由本库区设置的雨量观测站负责,观测项目有降雨量、库水位、库容、渗漏量及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等。
进入汛期,水库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正常情况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水库管理处要加强水文观测,认真做好水库调度工作。无论汛期或非汛期,都有专人负责水库管理,认真做好水文测报工作,保证水库水文资料连续、完整、准确,保证水情拍报准确无误。水库的水文和汛情按以下要求汇报:
1.汛期水情汇报
进入汛期,水库安全实行每日“零汇报”制度,即有情况报情况,无情况报平安,每天早上8:30前向县防汛办汇报水库情况。
2.非汛期水情汇报
(1)每月的8日、18日和28日上午8:30前将水库情况向县防汛办汇报。
(2)发生工程事故或雨量达到加报标准时,按汛期的要求汇报。
报汛方式:由石门水库管理处值班人员通过固定电话、手机或台式对讲机向县防汛办汇报,遇下大雨、暴雨等恶劣天气,每隔1小时进行测报。县防汛办根据情况,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汇报。遇到险情,县防汛办根据指挥长的指示,将情况通过电视、广播、电话、移动电话及对讲机进行报汛。
2.4 工程安全监测
2.4.1 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监测设施、工况
石门水库属中型水库,水库工程级别为Ⅲ等,水库大坝建筑物级别为3级,根据《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大坝应进行上下游水位、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扬压力和渗流的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坝体、坝基、坝肩、泄水建筑物和对大坝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近坝区岸坡以及与大坝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
水库的水工监测应以自动观测为主,由于缺乏资金,未建有自动观测设施。现用水位标尺对水位观测, 用人工巡视监测大坝。观测内容为:大坝的检查观测、放水洞的检查观测、闸门及启闭设备的检查观测、库水位观测及其他设施观测。
2.4.2 以往水库工程安全监测情况
建库以来水库工程未发现大的异常现象。
2.5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在汛期,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严格按照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水库控制运行水位执行,预先腾出库容,做到预泄、错峰。由于今年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尚未完工,今年汛期水库不予蓄水。
水库管理处要严格按照水库控制运行水位执行水库管理,保证水库安全,对违反执行汛期限制水位,任意提高水位运行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相应责任。同时,要加强水库观测和检查,水库值班人员每天将水位、库容、降雨量、渗漏量、出库流量、进库流量及巡视检查的情况,每天上午8:00向水管处领导汇报,水管处领导根据掌握的水库和渠道情况进行决策管理和调度指挥,一旦水库出现险情,立即向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汇报,由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指挥长下达指令,启动应急预案程序。
2.6 历史灾害及抢险情况
2.6.1 水库兴建以前,工程所在流域发生的洪水、地震、地质情况
据资料,石门水库在兴建以前,工程所在流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地质灾害。
2.6.2 水库兴建以来,工程所在流域发生的大洪水、地震、地质灾害和工程重大险情
1999年7月12日,石门水库水位达建库以来历史最高水位,水位为218.03m,超过原警戒水位(215.00m)3.03m,达到危险水位,最大下泄流量为168.5m3/s,当时日降雨量为203.2mm。水库兴建以来,工程所在流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地质灾害和重大险情。
3 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3.1 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3.1.1 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
1.超标准洪水:当水库出现超过设计校核标准的洪水时;
2.工程隐患:如果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决口、大面积集中漏水以及坝肩滑移等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
3.地震灾害;
4.地质灾害;
5.战争或恐怖事件;
6.其它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3.1.2 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种类、部位和程度
根据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分析,导致水库重大险情的种类有:坝体渗水、漏洞、坝体位移、坝基发生变形或位移、裂缝、滑动等。这些险情主要会发生在大坝、大坝与岸坡接触处及放水隧洞等。
3.1.3 可能出现的重大险情对水库工程安全的危害程度
挡水建筑物:如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动、漏水、大坝与岸坡接触处发生严重漏水、坝址基岩破碎、裂隙发育造成坝基漏水等险情,将危及大坝安全,并可能导致垮坝。
泄水建筑物:当溢流面及底部发生严重冲刷掏空、坝体大量漏水等险情,将危及大坝的安全。
3.2 大坝溃决分析
3.2.1 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
1.上游普降暴雨而引发超标准洪水时;
2.坝体沿坝基面发生明显位移或坝身明显倾斜;
3.坝基发生明显变形或位移;
4.坝基或两岸出现大量渗水或涌水现象;
5.坝体发生裂缝、滑动等。
3.2.2 可能发生的水库溃坝形式
1.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可能导致溃坝。
2.当大坝坝基、坝肩发生严重渗漏或变形,可能导致溃坝。
3.水库大坝发生严重裂缝,可能导致溃坝。
3.2.3 水库溃坝洪水对下游防洪工程、重要保护目标等造成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
石门水库下游无防洪工程,水库下游地形、地质较特殊,两岸均为岩石,约有1.5公里,大坝下游紧接一自然形成的石洞口,并通过一段地下河,且河床较窄。若水库溃坝,洪水不会在短时间内全部冲向下游。但对下游不远处的石家、樟木、黄家等屯河水暴涨产生一定淹没影响。
3.2.4 水库溃坝对上游可能引发滑坡崩坍的地点、范围和危害程度
石门水库右岸大部分为岩石,左岸为土夹石山丘,当水库溃坝,库水位骤降时,水库沿岸都不会发生大的滑坡、崩坍。由于水库上游沿岸居住的村民较少,且位置较高,不会造成太大危害。
3.3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
3.3.1 确定影响范围内的人口、财产等社会经济情况
石门水库下游是大良镇石家屯、黄家屯、樟木屯、地洞屯、三元门等村屯和大良镇城区,潭头乡洋岭屯、镇贝屯、西寨屯、南寨屯、新屋屯、寨背屯、高阳屯、西桂屯、潭头屯、龙官屯、杨家屯、江岸屯、当口屯、东浔屯、西浔屯、低村屯、大院屯、东潭屯、泰山屯、东塘屯、西塘屯、龙村屯、回龙屯、大诺屯、大寨屯、红岭屯、小寨屯、南岸屯、大塘屯,人口5万多人,耕地面积4万多亩。大良镇政府所在地是大良镇管辖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农民年收入逐年增加,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水厂得到改造,程控电话全面普及。
3.3.2 确定影响范围内的防洪重点保护对象
若溃坝,下游的防洪重点保护对象主要是:沿河的大良镇石家屯、黄家屯、樟木屯、地洞屯、三元门屯、大良镇街区、潭头乡沿河村屯等群众、财产;国道209线的三元门路段及该段的桥梁。
4 险情监测与报告
4.1 险情监测和巡查
4.1.1 水库工程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方式、频次
工程险情的监测和巡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特别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日常检查由水库管理处组织实施,其成员由水库大坝管理人员组成,巡查次数:在非汛期每月3—4次,在汛期天天巡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由县水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水库管理人员共同检查。定期检查主要在汛前、汛中、汛末对大坝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次数每年至少3次。特别检查是在当大坝出现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发生其它危险迹象时,由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检查次数视水库运行情况而定。检查内容、方式如下:
1.大坝的检查观测。(1)坝体:大坝渗流量。如发现坝身有裂缝时,要测量裂缝所在坝段高程、长度、宽度、走向、有无渗水,水量大小等,并详细记录,必要时进行拍照。对较重要的裂缝或渗水点,设置标志或量水设施,定期观测监视。(2)接触部分:经常观察坝体与基础、岸坡接触部位是否有破碎、裂缝、渗水等现象,设置标志,加强观测分析,是否有坝体失稳的征兆。
2.放水洞的检查观察。(1)放水前后的检查:放水管在放水之前和放水停止后,应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洞内壁有无裂缝、错位变形,闸门槽附近有无气蚀等现象。(2)放水期间的检查:放水洞在放水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和倾听洞内有无异常声响,如听到洞内有咕咚咕咚阵发性的响声或轰隆隆的异常声,说明洞内有明流、满流交替的情况或产生了气蚀现象。要观察出流有无浑水,出口流量是否正常,流量不变情况下水位位置有无变化,主流流向有无偏移,两侧有无漩涡等。若库内水不浑而洞内流出浑水,则有可能洞壁断裂、塌陷且有渗透破坏现象,应关闸检查处理。
3.闸门及启闭设备的检查观察。(1)闸门的检查观察:主要内容包括闸槽有无堵塞物、气蚀损坏现象,闸门主侧轮有无锈死不转动,止水设施是否破坏,门页有无扭曲变形、裂缝、脱焊、油漆剥落、锈蚀等。闸门部分开启时有无震动情况。(2)启闭设备的检查观察:检查润滑系统是否干枯缺油,吊点结构是否牢固可靠,固定基脚是否松动,齿轮及制动是否完好灵活,电源系统是否畅通,连接闸门的螺杆有无弯曲、损坏现象。开闸放水前要试车,观察运转过程中是否灵活,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发现有不正常的响声、震动、发热、冒烟等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抢修。
4.发现险情要按附表3的要求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4.1.2 规定监测、巡查人员组成及监测、巡查结果的处理程序
石门水库工程由石门水库管理处负责管理,水库工程险情监测、巡查由水库管理人员组成并负责监测、巡查,值班人员将监测、巡查结果向管理处领导、技术部门汇报,技术部门根据水库巡查、监测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有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部位,提出加强巡视监测计划和实施方案,由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进行决策,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情况,水库管理处负责具体实施,并按程序和技术要求限时完成除险任务。具体程序见以下流程图:
4.2 险情上报与通报
汛期,水库管理人员对大坝监测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对水库所观测的水位、库容、降雨量、渗漏量、出库流量、进库流量及安全巡视的检查情况,每天早上8:00向水管处领导汇报。水管处领导根据掌握的水库情况进行决策、调度指挥,如有险情,由水管处领导及时向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及县防汛办汇报,由县防汛办向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时传递报告信息,并通过县电视台、手机短信、微信、出动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向水库下游群众传递险情信息。报告内容、对象、时间频次见下表。
信息类别 |
责任 单位 |
责任人 |
工作职务 |
联系电话 |
报告对象 |
报告内容 |
方式 |
时间频次要求 |
流域气象和水文信息 |
融安县气象局 |
陈陈文新
|
局长 |
13737287566 |
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县防汛办 |
不同时段天气、气温、降雨量 |
电话、网络、传真、手机短信 |
红色、橙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4h报告1次;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12h报告1次,必要时根据需要加密 |
水库水情信息 |
石门水库管理处 |
彭莫勋 |
主任 |
13878241523 |
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县防汛办 |
不同时段雨情、水情、库水位、下泄流量 |
电话、网络、传真、手机短信 |
红色、橙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2h报告1次;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8h报告1次,必要时根据需要加密 |
大坝安全状况信息 |
石门水库管理处 |
彭莫勋 |
主任 |
13878241523 |
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县防汛办 |
工程隐患类别、部位、特征参数、变化情况 |
电话、网络、传真、手机短信 |
红色、橙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1h报告1次;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4h报告1次,必要时根据需要加密 |
闸门运行状况信息 |
石门水库管理处 |
彭莫勋 |
主任 |
13878241523 |
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县防汛办 |
闸门开启与运行情况 |
电话、网络、传真、手机短信 |
红色、橙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2h报告1次;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8h报告1次,必要时根据需要加密 |
下游河流水势变化信息 |
长安中心水文站 |
吴干华 |
副站长 |
13768425200 |
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县防汛办 |
流量、水位、过程线及其变化 |
电话、网络、传真、手机短信 |
红色、橙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1h报告1次;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布后,每4h报告1次,必要时根据需要加密 |
5 应急处置
5.1 应急调度
5.1.1 根据水库发生的险情,确定水库允许最高水位及最大下泄流量,制定相应的水库抢险调度方案
根据石门水库工程情况,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了石门水库汛期控制水位: 由于今年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尚未完工,今年汛期水库不予蓄水,在汛期,水库严格按照控制的运行水位运行,不能超蓄;当水位达216.0m时,水管处要加强对水库的监视,随时向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情况;当水位到达218.00m时,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当水位到达219m时,洪水仍持续上涨,可能危及坝体安全时,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通过电视、巡查宣传车、高音喇叭、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下游群众,做好转移高处的准备。
5.1.2 根据抢险调度方案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水库调度权限、执行部门
当水库运行水位达到校核洪水或超标准洪水位时,或者当水库有溃坝趋势的可能性时,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当时的雨情、水情、工情、气象预报情况,立即组织有关成员、水利部门技术人员会商决策抢险应急方案,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下达抢险应急方案指令,群众转移组(见5.3.2表)负责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当出现紧急险情,又遇道路中断、通讯和信息不通畅,需及时处置时,由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就地直接下达抢险应急方案指令,并想方设法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取得联系。
防洪抢险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度,各部门必须无条件服从防洪、防灾、救灾的调度,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命令后的第一时间到达各自岗位。
5.2 抢险措施
石门水库属开敞式溢洪浆砌石重力坝,座落在岩基上,两岸基础较差。在洪峰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 溢洪大坝可能会出现的主要险情有渗水、漏洞、滑坡、淘刷、裂缝、滑动、倾倒等。
当出现险情需抢险时,指挥抢险机构必须掌握抢护原则:1.险情原因要判断准确;2.抢护方案要得当;3.抢护要及时;4.物资材料要准备充足;5.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争取时间,化险为夷。
抢险的必要条件必须满足:1.抢险人员到位;2.抢险的物资材料到位,如砂、石、土、编织袋、麻袋、锄头、园铲等。3.抢险机械到位,如勾机、挖掘机等。
具体的抢险措施及方案如下:
1.防漏洞抢险方案
(1)抢险原则:前堵后导、临背并举。
(2)抢险方法:视漏洞大小,用棉被或土工膜,临水截堵,用砂石料或土工膜背水导滤。
2.防裂缝抢险方案
(1)抢险原则:先判断原因,看是否属于滑动性、沉陷性裂缝。
(2)抢险方法:缝宽较大,深度较浅,则用自流灌浆法。较深较大横缝用劈裂灌浆法,并控制好灌浆压力,注意钻孔的深度需达防渗体内。
3.坝坡垮坡抢险方案
(1)抢险原则:导渗还坡,恢复边坡完整、坝后脚加固。
(2)抢险方法:石门水库大坝为重力坝、坝坡垮坡时用浆砌石或干砌石加固坡脚增强稳定性。
5.3 应急转移
5.3.1 确定受威胁区域人员及财产转移安置任务
石门水库下游是大良镇新和村石家屯、黄家屯、樟木屯、马子坪屯,古兰村的里居屯,大良村峙洞屯、雷崖屯,永安村黄家坪屯、大良镇城区和潭头乡临河低洼村屯。
当水库有溃坝趋势和前兆时,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以及对讲机、电视、宣传车及高音喇叭等形式发布信息,由洪区负责人及群众转移组人员通知下游需要转移的群众,并立即转移、安置群众和财产。
5.3.2应急分区转移路线
石门水库一旦溃坝,需要紧急撤离人员为大良镇石家屯、黄家屯、樟木屯、地洞屯、马子坪屯、里居屯的居民及潭头乡沿河低洼村屯的居民,转移人口约为11400人。要求在4—5小时内完成下游人员安全撤离、转移,可向附近高处转移。转移路线及负责人(简称“群众转移组)见下表:
乡镇 |
村委 名称 |
自然屯名称 |
人口(人) |
负责人 |
转移 路线 | ||
姓名 |
职务 |
手机号码 | |||||
大 良 镇 |
新和村 |
樟木屯 |
419 |
韦健谋 |
大良镇副镇长 |
13597273877 |
往附近地势高处转移 |
黄家屯 |
506 | ||||||
石家屯 |
805 | ||||||
马子坪屯 |
441 | ||||||
古兰村 |
里居屯 |
531 |
黄陈华 |
大良人大主席 |
13977206528 | ||
大良村 |
峙洞屯 |
310 |
韦远克 |
大良镇副镇长 |
13633009293 | ||
永安村 |
雷崖屯 |
193 |
覃孝卫 |
大良镇宣传委员 |
13597181005 | ||
黄家坪屯 |
119 | ||||||
潭 头 乡 |
新桂村 |
西寨屯.南寨屯.新屋屯.镇贝屯.洋岭屯.高阳屯.寨背屯 |
1605 |
尹小强 |
潭头乡人大副主席 |
18672690507 |
往附近地势高处转移 |
潭头村 |
潭头屯.西桂屯.杨家屯.龙官屯 |
1314 |
向丽颖 |
潭头乡宣传、统战委员 |
13768858608 | ||
西岸村 |
江岸屯.当口屯.西浔屯 |
1183 |
赖耀国 |
潭头乡副乡长 |
18276218062 | ||
东相村 |
低村屯.东浔屯.东潭屯.大院屯.泰山屯 |
1570 |
韦建达 |
潭头乡副乡长 |
15278827112 | ||
龙城村 |
东塘屯.龙村屯.西塘屯、回龙屯、大诺屯 |
1337 |
韦玉劝 |
潭头乡纪委书记 |
18776210042 | ||
红岭村 |
大寨屯.红岭屯.小寨屯 |
1406 |
陈卫珍 |
潭头乡副乡长 |
13597180551 | ||
大岸村 |
南岸屯、大塘屯 |
1160 |
罗 丽 |
潭头乡组织委员 |
15278848107 |
5.3.3 规定人员转移警报发布条件、形式、权限及送达方式等
当遇到持续时间长的大暴雨,水库水位达到危险水位218m,或大坝出现裂缝、滑动、坝底掏空时;坝体、坝基出现严重大面积漏水等严重险情并有溃坝趋势时;水库水位达到保坝水位219m并仍有上涨趋势时,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下达抢险应急方案指令,群众转移组负责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当出现紧急险情,又遇道路中断、通讯和信息不通畅,需及时处置时,由石门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指挥长就地直接下达抢险应急方案指令,并想方设法尽快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取得联系。
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以及对讲机、电视、宣传车及高音喇叭等形式发布信息,由洪区负责人及群众转移组人员立即通知下游群众,转移安置人员和重要财产。
5.3.4明确组织转移和安置受威胁区域人员和财产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当遇到5.3.3险情时,下游村屯开始转移,由群众转移组负责群众转移工作,村屯干部应协助群众转移组共同做好群众的撤离和转移。转移村屯、路线及负责人(详见5.3.2应急分区转移路线附表)。转移安置工作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协调、落实和监督,县民政局会同石门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及大良镇、潭头乡防汛抗旱指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济。受灾群众由群众转移组就近安排生活和住宿,医疗救护队以大良镇、潭头乡卫生院为主,负责医疗救护和灾后防疫消毒工作。治安保卫工作由大良、潭头派出所负责,后勤物资保障由大良镇、潭头乡人民政府负责。各有关单位共同做好人员疏散、物资转移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所需物资及时到位,生命财产安全。
5.3.5制定受灾群众财产转移后的警戒措施,明确责任部门
当受灾群众安全转移撤离后,由大良镇、潭头乡派出所负责治安和财产转移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成立村屯青年守护队,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6 应急保障
6.1组织保障
6.1.1明确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明确实施《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石门水库的防洪抢险、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人员名单见《中共融安县委办公室 融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融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的通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
按照水库防洪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决定成立融安县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名单如下:
指 挥 长:覃建飞 县委常委、副县长 13877233027
副指挥长:吕保能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13978289916
何卫平 县水利局局长 13768855566
罗国华 大良镇人民政府镇长 13768855125
余健波 潭头乡人民政府乡长 18978051083
成 员:容 芳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13977262809
李祥雄 县水利局副局长 13633006261
覃孝卫 大良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13597181005
莫庆雄 大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13597270642
覃利明 大良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13978287476
周祥启 潭头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13768850808
韦建达 潭头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15278827112
曾智力 大良派出所所长 15977299818
韦 然 潭头派出所所长 13481766636
周王永 大良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13768850031
吴昌清 潭头乡卫生院院长 13768856780
陈佳佳 县水利工程管理站站长 15278849766
彭莫勋 石门水库管理处主任 13878241523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石门水库管理处,指挥部下设:技术组、后勤组、工程抢险组、治安保卫组、群众转移组、医疗防疫组。
技术组主要任务是:在抗洪抢险期间,为水库安全度汛提供抢险施工技术方案。技术组由县水利局副局长李祥雄同志负责(办公室:8112287,手机:13733006261)。
后勤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紧急情况下,保证抢险物资的调运、供给,确保工程抢险的顺利进行。后勤组由大良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覃孝卫同志负责(办公室电话:8452102;手机:13978287476)。
工程抢险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紧急情况下,根据指挥部的决策和技术组提供的技术方案,组织实施抢险,以最大的能力确保大坝等枢纽建筑物的安全。工程抢险组由大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莫庆雄同志负责(办公室电话:8452102;手机:13597270642)。
治安保卫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做好保卫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治安保卫组由大良派出所所长曾智力同志(办公室电话:8452600手机:15977299818)及潭头派出所所长韦 然同志(办公室电话:8482110手机:13481766636)负责。
群众转移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负责做好下游低洼、险段、险区的群众思想和安全转移工作。群众转移组由大良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覃利明同志 (办公室电话:8452102手机:13978287476)负责大良辖区内的群众转移;潭头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韦建达同志(办公室电话:8482048手机:15278827112)负责潭头乡辖区内的群众转移。
医疗防疫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组织医疗队伍及医药、器械用品,负责灾区医疗及防疫工作。医疗防疫组由大良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周王永同志(办公室电话:8452208 手机:13768850031)及潭头卫生院院长吴昌清同志(办公室电话:8482047手机:13768856780)负责。
6.1.2确定水库应急抢险专家组成员
水库抢险专家组主要负责收集技术资料,当水库出现险情时,参与会商,为水库安全度汛提供抢险施工技术方案及决策建议。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职责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务/职称 |
专业 |
手机 |
组长 |
李祥雄 |
县水利局 |
副局长 |
水工 |
13633006261 |
副组长 |
谢昌敏 |
县水利局 |
县河长办常务副主任 |
水工 |
13597180663 |
成员 |
陈佳佳 |
工管站 |
站长 |
水工 |
15278849766 |
成员 |
夏良斌 |
电管站 |
站长 |
发配电 |
13633008000 |
成员 |
赖广波 |
农水站 |
站长 |
水工 |
15007822118 |
6.2队伍保障
6.2.1根据抢险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抢险队伍组成、人员数量和联系方式,明确抢险任务,提出设备要求等。
石门水库抢险队伍由大良镇人民政府负责组建,在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领导下,由大良镇武装部组织民兵500人(负责人为大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莫庆雄,电话:13597270642),负责水库抢险;从大良镇人民政府直属机关抽调50人(负责人为大良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覃利明,电话:13978287476)负责安排水库下游大良镇辖区村屯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从潭头乡人民政府直属机关抽调50人(负责人为潭头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韦建达,电话:15278827112)负责安排水库下游潭头乡辖区村屯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必要时,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抽调县抢险应急分队(由县人武部组建,负责人为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欧阳灿同志,手机:13014881057)和其他单位支援。
6.3物资保障
6.3.1根据抢险要求,提出抢险物资种类、数量和运达时间要求。
抢险物资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配。在汛期,常备汽油、柴油各200公斤、铁丝300公斤、麻袋或纺织袋5000个、铁镐、铁铲各100把、木材20m3、手推车30辆、钢材1吨,水泥5吨,碎石、沙子各50 m3、照明器材、救生器材、篷布若干;块石在石门水库附近就近开采取用;机械设备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调配。
当水库水位到达危险水位216.00m或出现险情时,抢险物资要全部运至水库大坝附近。
6.3.2水库自备和可征调的抢险物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以及交通运送、联系方式等。
抢险物资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配,一部分存放在石门水库仓库,一部分由大良镇相关单位备存。
出现险情时,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应根据险情实际,将所需抢险救灾物资的品种、数量、运送物资车辆,报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调配后,由县防汛办办理物资运送手续(县防汛办电话:8112505),再由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安排人员及车辆到物资存放地点把物资运送至石门水库。
6.3.3 交通工具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容芳同志(电话13977262809)负责调配,在汛期,大良镇人民政府车辆均可直接调用,在特殊情况下,大良镇其他单位的车辆必须服从大良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统一调配。
6.4通信保障
石门水库通讯设施有程控固定电话和台式对讲机,但对讲机、手机信号较弱,基本可联系。
6.4.1水情应急传递方式 水库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观察水情情况,用有线电话、手机或对讲机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传递水情、应急情况。
6.4.2抢险指挥通讯 采用电话或手机、对讲机进行抢险指挥通讯;采用广播电视播放、手机短信、微信、工作人员进驻洪区等方式,向洪区内的群众传递水情、险情、紧急转移等信息,指挥全民投入抢险或转移。
应急状态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各应急分队、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各有关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证防汛通讯畅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备有两部卫星电话,供紧急情况用,电话号码为:870776734621,870776735256。
6.5其它保障
6.5.1规定交通、卫生、饮食、安全等保障措施,规定宣传报道的发布权限和方式等。
交通安全保障:在紧急状态时,县公安交警大队对通往水库的道路实行管制,确保顺利运送抢险物资。在抢险及群众转移期间,由大良派出所负责治安管理、县公安交警大队负责交通管制。
卫生防疫:抢险过程中,由县卫计局局长负责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病控制中心、大良卫生院抽派医护人员,组成灾区防疫救护队,进驻灾区做好救护、防疫工作。
饮食:由县民政局、大良镇及潭头乡政府负责做好灾民的安置和救济,做好应急的粮食、食品、生活用品的供给。
抢险宣传报道:抢险期间,由县文体新广局负责组织、派员赶赴抢险现场,收集、拍摄汛情、险情、灾情、抢险情况,并安排播放险情预报、指挥部的有关抢险信息、紧急通知和通告。
7 应急响应启动与终止
7.1启动与终止条件
当水库遭遇如下突发事件:1.超标准洪水;2.工程隐患;3.地震灾害;4.地质灾害;5.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6.战争或恐怖事件;7.其它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时,由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启动应急响应,当险情得到控制,溃坝警报解除;当人员全部撤离并安置完毕,溃坝洪水消退后,可宣布应急结束。
按大坝工作状态和泄洪、溃坝危害程度、险情发展态势,应急响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
1.Ⅳ级应急响应
(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经会商可启动。
①气象部门预报降水将导致水库溢洪,但下泄流量小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
②水库工程出现险情,有可能危及工程或下游安全。
③超过或预测即将超过汛限水位,但下泄流量小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
(2)响应行动
①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领导带班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程险情及下泄流量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的预测与分析,做好上传下达。
②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向下游影响区域群众发布大坝安全状况或水库泄流通报,提醒做好转移准备。各成员单位及受影响区政府要做好应急准备。
③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好工程抢险工作。
2.Ⅲ级应急响应
(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经会商可启动。
①气象部门预报降水将导致水库溢洪,下泄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
②水库工程出现较大险情,危及工程安全或下游安全。
③超过或预测即将超过汛限水位,下泄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
(2)响应行动
在Ⅳ级响应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如下行动:
①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副指挥长坐镇指挥,做好信息上报。
②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提前向下游影响区域群众发布大坝安全状况或水库泄流通报,做好转移准备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和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
③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组织好工程抢险工作。必要时,请求驻地部队支援。
3.Ⅱ级应急响应
(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经会商可启动。
①气象部门预报降水将导致水库库水位快速上升,达到或超过设计洪水位,低于校核洪水位。
②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有溃坝可能。
③溢洪达到或预测即将达到设计下泄流量。
(2)响应行动
在Ⅳ级和Ⅲ级响应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如下行动:
①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指挥长要坐镇指挥,做好信息上报。
②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发出下游影响区域群众转移的警报,按预案组织影响区域群众转移工作。
③驻地部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好工程抢险工作。
4.Ⅰ级应急响应
(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经会商可启动。
①气象部门预报降水将导致库水位急剧上升,达到或超过校核洪水位。
②水库工程出现特大险情,极有可能溃坝。
③溢洪达到或预测即将达到最大下泄流量。
(2)响应行动
在Ⅳ级、Ⅲ级和Ⅱ级响应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如下行动:
①水库防洪抢险指挥机构指挥长及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坐镇指挥,做好信息上报。必要时交由上级政府指挥。
②水库防洪抢险指挥机构发出下游影响区域群众转移的警报,并全力组织影响区域群众转移。
③水库防洪抢险指挥机构各成员单位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④驻地部队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⑤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支援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7.1.2 明确响应等级的升降与终止条件。
根据雨情、水情、工情的变化,对照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适时提升或降低、终止应急响应。
7.2决策机构与程序
应急响应的启动和结束,应根据会商分析结果,由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领导批准发布。
Ⅳ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结束,由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以上级别的领导主持会商,报请水库副指挥长或指挥长批准;
Ⅲ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结束,由水库防指副指挥长或以上级别的领导主持会商,报请水库防指指挥长批准;
Ⅱ级、Ⅰ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结束,由水库防指指挥长主持会商,报请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8 宣传、培训与演练
8.1宣传
确定向受影响区域公众报告水库大坝存在的风险情况与预案的组织单位、宣传内容、方式、时间和场合以及向社会发布方式。
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对受影响区域群众进行宣传,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
8.2 培训
预案制订后,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当地政府组织相关水利、交通、卫生、水库管理单位及职工及受影响区域公众进行培训,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指挥系统正常、有效运转,使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水库管理单位及职工、公众了解预警信息发布、应急事项处置、群众转移等事项的处理流程,充分理解撤离的信号、过程和地点。
8.3 演练
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水库所在地政府、水利、交通、民政、电力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水库管理单位干部职工及下游群众参与预案演练。使群众清楚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即使在电力、通讯等中段的情况下不乱阵脚,安全转移。演练内容包括应急响应、抢险、救灾、转移、后勤保障、人员转移、安置等。
9 附 则
9.1预案编制、审查与审批
融安县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由融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编写,并经指挥部及有关单位审查通过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9.2预案管理与更新
各单位应按经批准后的预案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
石门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一般每3年修订1次,不断更新完善,特殊情况下应及时修订,修订后的预案需按原程序进行审查报批。
预案实施期间如人员变动,由变动后相应岗位的人员接替其职务并履行相应职责。
9.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融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发布之日起实施。
10 附 件
10.1 附图
1.石门水库枢纽平面布置图;
2.石门水库大坝横断面图;
3.石门水库溢洪道横断面图;
4.石门水库输水洞纵断面图。
10.2 附表
1.石门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
2.石门水库水位、库容、水面积、泄量关系表;
3.石门水库险情及抢险情况表;
4.融安县中型、小(一)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人民武装部,
县法院,县检察院。
融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25日印发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附表1
石门水库工程技术特表
高程系统:黄海程
水库名称 |
石门水库 |
主 坝 |
坝型 |
浆砌石重力坝 | |
建设地点 |
融安县大良镇 |
坝顶高程(m) |
220. 00 | ||
所在河流 |
融江支流石泯河 |
最大坝高(m) |
49. 50 | ||
流域面积(km2) |
135 |
坝顶长度(m) |
37. 50 | ||
管理单位名称 |
石门水库工程管理处 |
坝顶宽度(m) |
2. 00 | ||
主管单位名称 |
融安县水利局 |
坝基地质 |
层状白云岩夹灰色灰岩 | ||
竣工日期 |
1976年8月 |
坝基防渗措施 |
| ||
工程等级 |
三等 |
防浪墙顶高程(m) |
| ||
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计烈度 |
6度 |
副 坝 |
坝型 |
| |
多年平均降水量 |
1600mm |
坝顶高程(m) |
| ||
设计 |
洪水标准(%) |
2 |
坝顶长度(m) |
| |
洪峰流量(m3/s) |
1260 |
坝顶宽度(m) |
| ||
3日洪量(m3) |
4200 |
正常溢洪道 |
型式 |
浆砌石溢流坝 | |
校核 |
洪水标准(%) |
0.2 |
堰顶高程(m) |
215. 50 | |
洪峰流量(m3/s) |
1910 |
堰顶净宽(m) |
22. 00 | ||
3日洪量(m3) |
6120 |
闸门型式 |
| ||
水 库 特 性 |
水库调节特性 |
年调节 |
闸门尺寸 |
| |
校核洪水位(m) |
223.12 |
最大泄量(m3/s) |
1440 | ||
设计洪水位(m) |
221.23 |
消能型式 |
鼻坎挑流 | ||
正常蓄水位(m) |
215.5 |
启闭设备 |
| ||
汛限水位(m) |
208 |
非正 常溢洪道 |
型式 |
无 | |
死水位(m) |
200.0 |
堰顶高程(m) | |||
总库容(万m3) |
4536 |
堰顶净宽(m) | |||
调洪库容(万m3) |
1476 |
最大泄量(m3/s) | |||
兴利库容(万m3) |
2110 |
消能型式 | |||
死库容(万m3) |
950 |
其它 泄洪 设施 |
| ||
工程 运行 |
历史最高库水位(m) 及发生日期 |
218.39m 2002年6月 | |||
历史最大入库流量 (m3/s)及发生日期 |
|
备注 |
| ||
历史最大出库流量 (m3/s)及发生日期 |
168.5 1999年7月 |
附表2
石门水库水位、库容、水面积、泄量关系表
水 位 (m) |
库 容 (万m3) |
水 面 积 (km2) |
泄量(m3/s) |
水 位 (m) |
库 容 (万m3) |
水 面 积 (km2) |
泄量(m3/s) | ||
溢洪道 |
输水洞 |
溢洪道 |
输水洞 | ||||||
198.00 |
760 |
0.91 |
|
0 |
216.0 |
3150 |
1.83 |
|
4.77 |
199.0 |
850 |
0.93 |
|
1.75 |
216.5 |
3240 |
|
|
4.77 |
200.0 |
950 |
0.96 |
|
4.77 |
217.0 |
3330 |
1.88 |
|
4.77 |
201.0 |
1050 |
0.99 |
|
4.77 |
217.5 |
3420 |
|
|
4.77 |
202.0 |
1155 |
1.05 |
|
4.77 |
218.0 |
3510 |
1.93 |
|
4.77 |
203.0 |
1260 |
1.1 |
|
4.77 |
218.5 |
3650 |
|
|
4.77 |
204.0 |
1370 |
1.16 |
|
4.77 |
219.0 |
3700 |
1.97 |
|
4.77 |
205.0 |
1490 |
1.22 |
|
4.77 |
219.5 |
3800 |
|
|
4.77 |
206.0 |
1615 |
1.27 |
|
4.77 |
220.0 |
3900 |
2.01 |
|
4.77 |
207.0 |
1740 |
1.32 |
|
4.77 |
220.5 |
4000 |
|
|
4.77 |
208.0 |
1875 |
1.36 |
|
4.77 |
221.0 |
4100 |
2.02 |
|
4.77 |
209.0 |
2010 |
1.4 |
|
4.77 |
221.5 |
4110 |
|
|
4.77 |
210.0 |
2150 |
1.45 |
|
4.77 |
222.0 |
4120 |
2.04 |
|
4.77 |
211.0 |
2300 |
1.5 |
|
4.77 |
222.5 |
4130 |
|
|
4.77 |
212.0 |
2460 |
1.56 |
|
4.77 |
223.0 |
4140 |
2.045 |
|
4.77 |
212.5 |
2545 |
|
|
4.77 |
224.0 |
4160 |
2.05 |
|
4.77 |
213.0 |
2630 |
1.62 |
|
4.77 |
224.5 |
4940 |
2.055 |
|
4.77 |
213.5 |
2715 |
|
|
4.77 |
|
|
|
|
|
214.0 |
2800 |
1.7 |
|
4.77 |
|
|
|
|
|
214.5 |
2885 |
|
|
4.77 |
|
|
|
|
|
215.0 |
2970 |
1.77 |
|
4.77 |
|
|
|
|
|
215.5 |
3060 |
|
|
4.77 |
|
|
|
|
|
附表3
石门水库险情及抢险情况表
填报时间:
|
工情 |
险情 |
灾情 |
抢险措施 |
备注 | |||||||
设计标准 |
现行标准 |
出险部位 |
出险时间 |
处理情况 |
险情可能造成的影响 |
可能造成损失 |
技术措施 |
抢险物资 |
抢险队伍 |
| ||
部队 |
地方 |
| ||||||||||
水库大坝 |
|
|
|
|
|
|
|
|
|
|
|
|
泄水建筑物 |
|
|
|
|
|
|
|
|
|
|
|
|
输水建筑物 |
|
|
|
|
|
|
|
|
|
|
|
|
下游堤防 |
|
|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水情 |
水库水位(m) |
蓄水量(m3) |
入库流量(m3/s) |
出库流量(m3/s) |
其 它 |
备 注 | ||||||
出险时水情 |
|
|
|
|
|
| ||||||
最新水情 |
|
|
|
|
|
|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单位负责人: 联系电话:
附表4
融安县中型、小(一)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表
水库名 称 |
所在乡(镇) |
水库类型 |
行政首长责任人 |
防汛安全管理责任人(技术负责人) |
通讯责任人 | ||||
姓 名 |
职 务 |
姓 名 |
职 务 |
姓 名 |
电话号码 |
职 务 | |||
泗维河 |
长安镇 |
中 型 |
陈文敏 |
县 长 |
何卫平 |
水利局局长 |
韦 碧 |
13768856769 |
泗维河水库工程管理处主任 |
石 门 |
大良镇 |
中 型 |
陈文敏 |
县 长 |
何卫平 |
水利局局长 |
彭莫勋 |
13878241523 |
石门水库工程管理处主任 |
大 山 |
长安镇 |
小(一)型 |
陈文敏 |
县 长 |
何卫平 |
水利局局长 |
卢 弘 |
13977262667 |
大山水库工程管理处主任 |
密 江 |
长安镇 |
小(一)型 |
陈文敏 |
县 长 |
何卫平 |
水利局局长 |
韦 碧 |
13768856769 |
泗维河水库工程管理处主任 |
社 宜 |
沙子乡 |
小(一)型 |
陈文敏 |
县 长 |
覃聖琪 |
沙子乡人民 政府乡长 |
林 勇 |
13768859321 |
沙子乡武装部部长 |
路 头 |
泗顶镇 |
小(一)型 |
陈文敏 |
县 长 |
覃气奎 |
泗顶镇人民政府镇长 |
覃良韬 |
13768850022 |
泗顶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