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泗发〔2021〕63号 中共泗顶镇委员会   泗顶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泗顶镇“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知

来源: 融安县泗顶镇管理组  |   发布日期: 2021-07-17 18:00    |  作者: 融安县泗顶镇管理组


党支部、村民委,各镇直有关单位:

现将《泗顶镇“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泗顶镇委员会                 泗顶镇人民政府         

                              2021717日        


融安县泗顶镇“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据《根据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林长制的意见》、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和柳州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融安县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林业,加速林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生态产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主战略,扎实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稳定森林覆盖率,以推进“一鸡(林下飞鸡)、一木(杉木)、一果(金桔)”扩面提质工程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在现代农业生态区已经基本成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四个功能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共治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遵循规律、生态优先、采育结合、合理利用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严格保护、科学开发、资源增长原则。

三、实施范围

范围内森林资源均实施“林长制”,通过建立“林长制”来推动各村党支部、村民委以及村组干部全面履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四、主要目标

(一)20217月底前,根据《融安县林长制试点工作方案》的安排,制定《泗顶镇“林长制”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我“林长制”工作。

(二)202110月底前,制定出台2021年度森林资源管理“林长制”重点工作安排、“林长制”级考核办法、护林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三)202112月底,全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78万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保持在1.02万公顷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生态立、七乐融融”的新泗顶镇目标。

五、组织体系

(一)组织机构

建立、村二级“林长”为主要内容的“林长制”组织机构。在县级林长的领导下设立级正副“林长”,分别由党委书记、和镇镇副职领导担任;设立村级正副“林长”,分别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并落实屯级林长(护林员)。同时,聘请专职护林员,组建管护队伍。

设立泗顶镇“林长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站,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林业站站长为联络员

(二)责任区域

“林长制”责任区域划分实行行政区域管理制度。村级“林长”责任区域为本村辖区,屯级林长(护林员)责任区域为本屯辖区。融安县三锁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区管理站管理为主,我协助管理。流转林地以林地经营管理者为主,属地管理为辅。插花地以属地管理为主,林权所有者为辅。                                      

(三)工作职责

1.“林长”:负责制定本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上级部署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负责对村级“林长”和护林员履职情况进行管理考核。

2.村级“林长”:负责本村行政范围内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各项措施,定期上报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部署交办的各项工作。

3.护林员职责:负责管护区域森林资源的巡护(按照每人管护5000-10000亩的标准划定管护区域),管控林区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以及火情、灾情、疫情;保护好管护区内野生动植物和各种林业服务标识设施;落实上级部署、交办的各项工作。

4.泗顶镇“林长制”办公室职责:负责制定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年度计划;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林长制”实施情况,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5.直责任单位职责:

财政所:负责落实“林长制”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监督资金使用。

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推进金桔产业发展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

水利站:负责合理开展山地水土流失治理、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并督促实施,依法查处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土建规环保安监站:负责矿产资源及旅游开发的环评审核。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审核及环境恢复治理、山体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控、林权登记发证等相关工作。

林业站:负责指导全国土绿化和林种结构调整,深化林业改革,探索林业经营、林下经济发展,加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涉林开发项目初核,监控林区火情、灾情。

文化站:负责指导和组织开展生森林资源管理宣教活动。

卫生院:负责指导野生动物对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司法所林权属纠纷调解、处理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

六、主要工作内容

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宜居融安”发展思路,狠抓森林质量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转型升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村级林长责任。

一是继续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严守林地红线,确保林地不减少,在稳步推进香杉、松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滑皮金桔种植。

二是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林业工作。搞好造林绿化,巩固绿化成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好生态护林员队伍,加强林区火源管理。

是做好纠纷调处和综治维稳工作。大力开展山林水利矛盾纠纷排查及化解调处工作,切实有效化解不稳定因素。

是实施美丽村工作。深入实施“三改六提三增”工程,以村规划为引领,实施农村改厕、改厨工程,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增强供电、通信和公共照明保障能力,加强村屯绿化工作,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林长制”是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模式的重要工作,泗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努力把实施森林资源管理“林长制”作为当前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村级“林长”要坚持守林有责,守林尽责,管好护林员队伍。

(二)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加强对“林长制”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限期整改;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考核,将“林长制”工作纳入我及相关直单位绩效考评,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问责。

(三)加强协调,部门联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在“林长”的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依法履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相关职责,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森林资源巡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四)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内林区主要路口和重点地段要设立“林长”公示牌,公布责任范围、姓名职务、主要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



×
×
乡镇文件

泗发〔2021〕63号 中共泗顶镇委员会   泗顶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泗顶镇“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知

来源:融安县泗顶镇管理组  发布日期:2021-07-17 18:00  作者:融安县泗顶镇管理组


党支部、村民委,各镇直有关单位:

现将《泗顶镇“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泗顶镇委员会                 泗顶镇人民政府         

                              2021717日        


融安县泗顶镇“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据《根据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林长制的意见》、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和柳州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融安县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林业,加速林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生态产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主战略,扎实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稳定森林覆盖率,以推进“一鸡(林下飞鸡)、一木(杉木)、一果(金桔)”扩面提质工程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在现代农业生态区已经基本成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四个功能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共治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遵循规律、生态优先、采育结合、合理利用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严格保护、科学开发、资源增长原则。

三、实施范围

范围内森林资源均实施“林长制”,通过建立“林长制”来推动各村党支部、村民委以及村组干部全面履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四、主要目标

(一)20217月底前,根据《融安县林长制试点工作方案》的安排,制定《泗顶镇“林长制”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我“林长制”工作。

(二)202110月底前,制定出台2021年度森林资源管理“林长制”重点工作安排、“林长制”级考核办法、护林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三)202112月底,全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78万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保持在1.02万公顷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生态立、七乐融融”的新泗顶镇目标。

五、组织体系

(一)组织机构

建立、村二级“林长”为主要内容的“林长制”组织机构。在县级林长的领导下设立级正副“林长”,分别由党委书记、和镇镇副职领导担任;设立村级正副“林长”,分别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并落实屯级林长(护林员)。同时,聘请专职护林员,组建管护队伍。

设立泗顶镇“林长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站,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林业站站长为联络员

(二)责任区域

“林长制”责任区域划分实行行政区域管理制度。村级“林长”责任区域为本村辖区,屯级林长(护林员)责任区域为本屯辖区。融安县三锁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区管理站管理为主,我协助管理。流转林地以林地经营管理者为主,属地管理为辅。插花地以属地管理为主,林权所有者为辅。                                      

(三)工作职责

1.“林长”:负责制定本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上级部署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负责对村级“林长”和护林员履职情况进行管理考核。

2.村级“林长”:负责本村行政范围内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各项措施,定期上报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部署交办的各项工作。

3.护林员职责:负责管护区域森林资源的巡护(按照每人管护5000-10000亩的标准划定管护区域),管控林区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以及火情、灾情、疫情;保护好管护区内野生动植物和各种林业服务标识设施;落实上级部署、交办的各项工作。

4.泗顶镇“林长制”办公室职责:负责制定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年度计划;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林长制”实施情况,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5.直责任单位职责:

财政所:负责落实“林长制”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监督资金使用。

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推进金桔产业发展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

水利站:负责合理开展山地水土流失治理、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并督促实施,依法查处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土建规环保安监站:负责矿产资源及旅游开发的环评审核。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审核及环境恢复治理、山体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控、林权登记发证等相关工作。

林业站:负责指导全国土绿化和林种结构调整,深化林业改革,探索林业经营、林下经济发展,加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涉林开发项目初核,监控林区火情、灾情。

文化站:负责指导和组织开展生森林资源管理宣教活动。

卫生院:负责指导野生动物对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司法所林权属纠纷调解、处理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

六、主要工作内容

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宜居融安”发展思路,狠抓森林质量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转型升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村级林长责任。

一是继续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严守林地红线,确保林地不减少,在稳步推进香杉、松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滑皮金桔种植。

二是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林业工作。搞好造林绿化,巩固绿化成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好生态护林员队伍,加强林区火源管理。

是做好纠纷调处和综治维稳工作。大力开展山林水利矛盾纠纷排查及化解调处工作,切实有效化解不稳定因素。

是实施美丽村工作。深入实施“三改六提三增”工程,以村规划为引领,实施农村改厕、改厨工程,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增强供电、通信和公共照明保障能力,加强村屯绿化工作,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林长制”是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模式的重要工作,泗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努力把实施森林资源管理“林长制”作为当前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村级“林长”要坚持守林有责,守林尽责,管好护林员队伍。

(二)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加强对“林长制”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限期整改;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考核,将“林长制”工作纳入我及相关直单位绩效考评,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问责。

(三)加强协调,部门联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在“林长”的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依法履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相关职责,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森林资源巡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四)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内林区主要路口和重点地段要设立“林长”公示牌,公布责任范围、姓名职务、主要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