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索  引  号:
114502247537121335/2021-160288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融安县潭头乡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年10月19日
标  题:
​潭政发〔2021〕23号潭头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潭政发〔2021〕23号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9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潭政发〔2021〕23号潭头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

来源: 融安县潭头乡管理组  |   发布日期: 2021-10-19 11:55    |  作者: 潭头乡人民政府

各村民委,乡直各单位:

经乡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潭头乡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19日        

  

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为当地防洪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发挥调度、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使之在洪水来临时有章可循,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把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根据区域内暴雨洪水特性,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制定本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一、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我乡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的财产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编制依据

(一)依托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以及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特制定本预案。

(二)灾害分类山洪灾害分类

山洪、泥石流、滑坡。

(三)适用范围

本防御预案适用范围为潭头乡辖区内所有山洪灾害,期限为3—5年

(四)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抢、防、救相结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

河流分布:乡境内为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狭长,山地沟壑纵横。主要河流石泯河自南向北贯穿全乡境内流入融江河,河流的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石泯河发源于东起乡英村,石泯河潭头段长13.5公里。境内河流有石泯河、新林河等。由于潭头段属河流的下游,集雨面积大,一遇暴雨往往会几个小时造成山洪灾害。

水文气象及暴雨洪水特性:境内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5℃,无霜期294天左右。区域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份,5-6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47%,每年大雨和暴雨从5月份开始,8月份结束。

境内地质大部分属前震旦系,成土母岩分布明显,南部新林村至潭头村大路平一带为花岗岩外,其余村屯为河流冲击的小平源,不过深层多为喀斯特地貌,有地下溶洞,地质情况十分复杂。

2.经济社会情况、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潭头乡位于融安县西南部,东北部与本县大良镇、浮石镇相邻,西南部与柳城县龙头镇接壤,西北部与融水县的和睦镇、融水镇交界,地势南高北低。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距柳州77公里。土地面积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944亩,林地面积392.78公顷亩。辖大岸、培村、红岭、龙城、东相、西岸、岭背、何洞、潭头、新林、新桂等11个村72个自然屯,总人口18484人,有汉、壮、瑶等民族,其中汉族居多,占83.2%,壮族占14.8%。全年出生175人,计划生育率为88%。2020年全乡粮食种植面积4.091万亩,总产量1.397万吨;糖蔗2.7万亩,产值3210万元;中药材215亩,产值180多万元;速生桉9600亩。鸡存栏58000只,鸭存栏20000只,猪存栏1600头,牛存栏620头,羊存栏180头。财政收入完成181万元。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同比增长126.3%。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招商引资完成300万元。乡小学17所,小学教职工131人,在校学生2063人,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1个。

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灾害类型:潭头乡属于山区乡,河流不大。据气象资料统计,每年平均有暴雨5次,大暴雨1-2次。暴雨多集中在4-8月,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潭头乡历史上特大的一次洪灾出现在1996年7月18日,洪水浸过新桂村、潭头村、西岸村、东相村、龙城村、红岭村、大岸村沿河田段,由于沿河两边地势平缓,因此全乡各村淹没农田很多,约1万多亩,造成当年粮食减产30万斤,塌方100多处,房屋被冲毁16间;因洪涝灾害全乡到处塌方,公路多处中断。暴雨、洪水对农业生产破坏极大,并威胁人畜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山洪灾害的系统研究和人们主动防灾、避灾意识要加强,建立山洪防治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是十分迫切和必要。

4.山洪灾害成因的特点

本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春夏交替之时,冷暖气团交缓,梅雨连绵,每年5—8月份,雨日多、强度大、时间长,常有暴雨和大暴雨的出现,很容易产生山洪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修建了沿河有电灌站5座、拦河坝12座、水轮泵25座,形成错综复杂的水利网。这些工程为我乡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工程老化,河、渠淤塞严重,河床抬高,泄洪流量减少。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全乡绝大部分天然林已被人工经济林所取代,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致使水土保持受到严重破坏,上述因素是我乡产生山洪灾害的主要成因与特点。

5.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山洪灾害防治十分重视,为了抵御洪涝灾害,多年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片区水利设施灌溉渠、排水沟。加大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全乡的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境内部分山洪沟、滑坡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主要存在问题是:防御山洪灾害知识宣传力度不大,防御山洪灾害意识不强,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未建立。

(六)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2.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区域内河道狭长,河道涨水对两岸的居民影响较大,山洪来时对居住、生活影响大。

危险区主要有:龙城村西塘屯。以上除外其余为安全区。

三、组织指挥体系

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相结合),其人员组成如下:

指 挥 长: 何  毅(潭头乡党委书记)

副指挥长:韦  龙(潭头乡人民政府乡长)

          钟修俊(潭头乡人大主席)

成    员:韦献良(潭头乡党委副书记)

          赖耀国(潭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韦建达(潭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韦博臣(潭头乡党委组织委员)

          莫善妮(潭头乡党委宣传委员)

          杨正薇(潭头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杨群学(潭头乡副乡长)

          方  容(潭头乡副乡长)

          莫志兵(潭头乡中心卫生院院长)

          曾  涛(潭头乡派出所所长)

          韦秋云(潭头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赵茜璐(潭头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何有仁(大岸村支书、主任)

          沈家宽(培村村支书、主任)

          莫匡乾(红岭村支书、主任)

          马海燕(龙城村支书、主任)

          蓝富让(东相村支书、主任)

          莫孝凡(岭背村支书、主任)

          罗良才(西岸村支书、主任)

          龙海华(何洞村支书、主任)

          杨  兰(潭头村支书、主任)

          周艳丽(新林村支书、主任)

          何美松(新桂村支书、主任)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公室,办公室内设有:技术组、后勤组、工程抢险组、治安保卫组、群众转移组、医疗防疫组。                        

技术组主要任务是:在抗洪抢险期间为确保防洪安全度汛提供抢险施工技术方案;技术组由潭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赖耀国(办公电话:8482048,手机:18276218062)同志负责。

后勤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紧急情况时要确保抢险物资的供给,确保工程抢险的顺利进行,该工作组由潭头乡人大主席钟修俊(办公室电话:8482048手机:13633009919)同志负责。

工程抢险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紧急情况下以最大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使国民经济损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的程度降到最低,根据指挥部的决策和技术组提供的技术方案,组织实施抢险;该组工作由潭头乡党委委员、乡武装部长杨正薇(办公室电话:8482048;手机:13978289601)同志负责。

治安保卫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维护工程及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秩序,该组工作由潭头乡派出所所长曾涛(办公室电话:8482110手机:13878268598)同志负责。

群众转移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负责下游险段的群众安全转移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群众能够及时安全转移,该组工作由潭头乡副乡长杨群学(办公室电话:8482048手机:15077226272)同志负责。

医疗防疫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负责组织医疗队伍及医药、器械用品,负责灾区医疗和防疫工作。该组工作由潭头乡中心院院长莫志兵(手机:13768850055)同志负责。

四、监测预警启动乡防汛应急预案级别设定

我乡启动应急预案降雨量等级划分:以24小时降雨量或在规定时间内降雨量确定。(根据气象部门的降雨和预警标准)

24小时降雨量(毫米)

6小时降雨量(毫米)

3小时降雨量(毫米)

启动应急预案级别

备注

50~99.9

50


暴雨


100~250


50

大暴雨


250以上


100

特大暴雨


按山区降雨特性,当降雨量达到暴雨级别时,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现象,由此,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为三个响应级别: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一)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级别响应

1.暴雨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24小时值班,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临战状态,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2.大暴雨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大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24小时值班,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救灾状态。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3.特大暴雨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24小时值班,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抢险救灾状态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4.通讯

通信方式采用广播、电话、短信、喇叭、报警器、打锣、口哨等。

五、转移安置

(一)原则

就地转移到安全地带。整村转移安置地点:乡政府大院周围。

1.危险区人员转移安置方案。

2.警戒区人员转移安置方案。

3.融江河、石门河水位达(标识)米时,立即组织各村屯群众转移。

(二)在组织人员转移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一般情况下乡、村山洪防御指挥部门负责人应到岗指挥;紧急情况时,乡山洪防御工作组领导班子应到岗指挥,严禁临阵缺岗。

2.转移时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幼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所有灾民按预定路线迅速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灾后再对户安置。

六、保障措施

(一)汛前检查

汛前,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并作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二)宣传教育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

汛前,乡山洪防御工作组可采用实战演练的方法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与安置方案,做到出险时驾轻就熟,迅速避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三)信息上报

信息上报必须经乡指挥长审核签字后由信息组统一上报县指挥部。信息组要积极主动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四)防汛纪律

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乡主要领导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

(1)汛期各级防汛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及时通知乡、村主要领导上岗值班;凡国家防总、省市、县防指领导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乡防御机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
×
乡镇文件
索  引  号:
114502247537121335/2021-160288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融安县潭头乡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年10月19日
标  题:
​潭政发〔2021〕23号潭头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潭政发〔2021〕23号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9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潭政发〔2021〕23号潭头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

来源:融安县潭头乡管理组  发布日期:2021-10-19 11:55  作者:潭头乡人民政府

各村民委,乡直各单位:

经乡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潭头乡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19日        

  

潭头乡防汛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为当地防洪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发挥调度、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使之在洪水来临时有章可循,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把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根据区域内暴雨洪水特性,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制定本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一、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我乡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的财产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编制依据

(一)依托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以及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特制定本预案。

(二)灾害分类山洪灾害分类

山洪、泥石流、滑坡。

(三)适用范围

本防御预案适用范围为潭头乡辖区内所有山洪灾害,期限为3—5年

(四)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抢、防、救相结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

河流分布:乡境内为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狭长,山地沟壑纵横。主要河流石泯河自南向北贯穿全乡境内流入融江河,河流的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石泯河发源于东起乡英村,石泯河潭头段长13.5公里。境内河流有石泯河、新林河等。由于潭头段属河流的下游,集雨面积大,一遇暴雨往往会几个小时造成山洪灾害。

水文气象及暴雨洪水特性:境内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5℃,无霜期294天左右。区域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份,5-6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47%,每年大雨和暴雨从5月份开始,8月份结束。

境内地质大部分属前震旦系,成土母岩分布明显,南部新林村至潭头村大路平一带为花岗岩外,其余村屯为河流冲击的小平源,不过深层多为喀斯特地貌,有地下溶洞,地质情况十分复杂。

2.经济社会情况、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潭头乡位于融安县西南部,东北部与本县大良镇、浮石镇相邻,西南部与柳城县龙头镇接壤,西北部与融水县的和睦镇、融水镇交界,地势南高北低。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距柳州77公里。土地面积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944亩,林地面积392.78公顷亩。辖大岸、培村、红岭、龙城、东相、西岸、岭背、何洞、潭头、新林、新桂等11个村72个自然屯,总人口18484人,有汉、壮、瑶等民族,其中汉族居多,占83.2%,壮族占14.8%。全年出生175人,计划生育率为88%。2020年全乡粮食种植面积4.091万亩,总产量1.397万吨;糖蔗2.7万亩,产值3210万元;中药材215亩,产值180多万元;速生桉9600亩。鸡存栏58000只,鸭存栏20000只,猪存栏1600头,牛存栏620头,羊存栏180头。财政收入完成181万元。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同比增长126.3%。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招商引资完成300万元。乡小学17所,小学教职工131人,在校学生2063人,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1个。

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灾害类型:潭头乡属于山区乡,河流不大。据气象资料统计,每年平均有暴雨5次,大暴雨1-2次。暴雨多集中在4-8月,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潭头乡历史上特大的一次洪灾出现在1996年7月18日,洪水浸过新桂村、潭头村、西岸村、东相村、龙城村、红岭村、大岸村沿河田段,由于沿河两边地势平缓,因此全乡各村淹没农田很多,约1万多亩,造成当年粮食减产30万斤,塌方100多处,房屋被冲毁16间;因洪涝灾害全乡到处塌方,公路多处中断。暴雨、洪水对农业生产破坏极大,并威胁人畜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山洪灾害的系统研究和人们主动防灾、避灾意识要加强,建立山洪防治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是十分迫切和必要。

4.山洪灾害成因的特点

本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春夏交替之时,冷暖气团交缓,梅雨连绵,每年5—8月份,雨日多、强度大、时间长,常有暴雨和大暴雨的出现,很容易产生山洪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修建了沿河有电灌站5座、拦河坝12座、水轮泵25座,形成错综复杂的水利网。这些工程为我乡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工程老化,河、渠淤塞严重,河床抬高,泄洪流量减少。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全乡绝大部分天然林已被人工经济林所取代,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致使水土保持受到严重破坏,上述因素是我乡产生山洪灾害的主要成因与特点。

5.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山洪灾害防治十分重视,为了抵御洪涝灾害,多年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片区水利设施灌溉渠、排水沟。加大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全乡的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境内部分山洪沟、滑坡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主要存在问题是:防御山洪灾害知识宣传力度不大,防御山洪灾害意识不强,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未建立。

(六)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2.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区域内河道狭长,河道涨水对两岸的居民影响较大,山洪来时对居住、生活影响大。

危险区主要有:龙城村西塘屯。以上除外其余为安全区。

三、组织指挥体系

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相结合),其人员组成如下:

指 挥 长: 何  毅(潭头乡党委书记)

副指挥长:韦  龙(潭头乡人民政府乡长)

          钟修俊(潭头乡人大主席)

成    员:韦献良(潭头乡党委副书记)

          赖耀国(潭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韦建达(潭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韦博臣(潭头乡党委组织委员)

          莫善妮(潭头乡党委宣传委员)

          杨正薇(潭头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杨群学(潭头乡副乡长)

          方  容(潭头乡副乡长)

          莫志兵(潭头乡中心卫生院院长)

          曾  涛(潭头乡派出所所长)

          韦秋云(潭头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赵茜璐(潭头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何有仁(大岸村支书、主任)

          沈家宽(培村村支书、主任)

          莫匡乾(红岭村支书、主任)

          马海燕(龙城村支书、主任)

          蓝富让(东相村支书、主任)

          莫孝凡(岭背村支书、主任)

          罗良才(西岸村支书、主任)

          龙海华(何洞村支书、主任)

          杨  兰(潭头村支书、主任)

          周艳丽(新林村支书、主任)

          何美松(新桂村支书、主任)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公室,办公室内设有:技术组、后勤组、工程抢险组、治安保卫组、群众转移组、医疗防疫组。                        

技术组主要任务是:在抗洪抢险期间为确保防洪安全度汛提供抢险施工技术方案;技术组由潭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赖耀国(办公电话:8482048,手机:18276218062)同志负责。

后勤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紧急情况时要确保抢险物资的供给,确保工程抢险的顺利进行,该工作组由潭头乡人大主席钟修俊(办公室电话:8482048手机:13633009919)同志负责。

工程抢险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紧急情况下以最大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使国民经济损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的程度降到最低,根据指挥部的决策和技术组提供的技术方案,组织实施抢险;该组工作由潭头乡党委委员、乡武装部长杨正薇(办公室电话:8482048;手机:13978289601)同志负责。

治安保卫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维护工程及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秩序,该组工作由潭头乡派出所所长曾涛(办公室电话:8482110手机:13878268598)同志负责。

群众转移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负责下游险段的群众安全转移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群众能够及时安全转移,该组工作由潭头乡副乡长杨群学(办公室电话:8482048手机:15077226272)同志负责。

医疗防疫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汛期抢险期间负责组织医疗队伍及医药、器械用品,负责灾区医疗和防疫工作。该组工作由潭头乡中心院院长莫志兵(手机:13768850055)同志负责。

四、监测预警启动乡防汛应急预案级别设定

我乡启动应急预案降雨量等级划分:以24小时降雨量或在规定时间内降雨量确定。(根据气象部门的降雨和预警标准)

24小时降雨量(毫米)

6小时降雨量(毫米)

3小时降雨量(毫米)

启动应急预案级别

备注

50~99.9

50


暴雨


100~250


50

大暴雨


250以上


100

特大暴雨


按山区降雨特性,当降雨量达到暴雨级别时,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现象,由此,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为三个响应级别: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一)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级别响应

1.暴雨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24小时值班,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临战状态,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2.大暴雨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大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24小时值班,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救灾状态。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3.特大暴雨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24小时值班,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抢险救灾状态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4.通讯

通信方式采用广播、电话、短信、喇叭、报警器、打锣、口哨等。

五、转移安置

(一)原则

就地转移到安全地带。整村转移安置地点:乡政府大院周围。

1.危险区人员转移安置方案。

2.警戒区人员转移安置方案。

3.融江河、石门河水位达(标识)米时,立即组织各村屯群众转移。

(二)在组织人员转移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一般情况下乡、村山洪防御指挥部门负责人应到岗指挥;紧急情况时,乡山洪防御工作组领导班子应到岗指挥,严禁临阵缺岗。

2.转移时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幼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所有灾民按预定路线迅速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灾后再对户安置。

六、保障措施

(一)汛前检查

汛前,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并作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二)宣传教育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

汛前,乡山洪防御工作组可采用实战演练的方法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与安置方案,做到出险时驾轻就熟,迅速避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三)信息上报

信息上报必须经乡指挥长审核签字后由信息组统一上报县指挥部。信息组要积极主动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四)防汛纪律

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乡主要领导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

(1)汛期各级防汛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及时通知乡、村主要领导上岗值班;凡国家防总、省市、县防指领导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乡防御机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