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索  引  号:
114502247537121335/2022-04197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融安县大良镇党政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年06月23日
标  题:
良政发〔2021〕27号 关于印发《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良政发〔2021〕27号
发布日期:
2021年06月23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良政发〔2021〕27号 关于印发《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融安县大良镇管理组  |   发布日期: 2021-06-23 10:30   

各村(居)民委

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2021年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融安县大良镇人民政府

                                   2021623


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为大力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持续深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有效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柳州市党委、政府印发的《柳州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县委、县政府印发的《融安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实际,制定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按照“全域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深入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房特色风貌塑造,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宣传动员、组织协调作用,落实“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综合整治、提升环境。持续推进"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整合涉农项目集中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村屯生态宜居。——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按照技术导则和风貌分区差异化开展农房风貌塑造和村庄环境建设。

——建管并重、注重长效。严格实施农房管控,落实建房办证、带图报建、违法建设查处等要求,补齐乡村建设规划建设管理短板;建立完善公共设施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三)目标任务。

——全域环境整治。完成39个村屯基本整治(其中大良村1个、古兰村5个、良北村2个、龙山村8个、杨柳村5个、山口村2个、石门村2个、新和村2个、新寨村10个、永安村2个)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县全域环境整治任务。

——农房管控。构建完善的农房管控机制,推动建房办证、带图报建、按图验收、违法建设查处等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推进“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坚持将“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作为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基础工作。全力推进清理村庄垃圾和禽畜粪便、清理乱堆乱放和道路障碍物、清理池塘沟渠,以及

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等工作。采用“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等生态治理方法,广泛开展房前屋后、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强化视线廊道内影响美观和视觉通达的废弃建筑物、构筑物、广告招牌等清拆,确保村屯环境整洁、干净、通透。引导村屯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成立村民理事会或相应的管理组织,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成立新乡贤理事会,不断优化基层治理。推动建立完善村民分片包干管护环境卫生以及公共器材、设施建设成效管护机制。

(二)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要求,整合涉农项目集中投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完善村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点推进“四化、五网、六改"项目建设。

1.推进“四化”建设。一是亮化。按照“简洁、实用、满足需要”的要求,在光亮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查缺补漏,继续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照明灯具,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路灯建设。二是绿化。保护乡村自然生态,推动村头村尾、公共区域绿化,开展“绿美乡村”建设。三是美化。保护乡村美景,增强乡村韵味,因地制宜推动村口景观、水体景观、绿化景观等村庄特色景观塑造。四是文化。弘扬农耕文明,保护传统格局,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内涵与历史,建设村史馆和景观小品,留住乡愁。

2.推进“五网”建设。一是电网。全面解决村庄用电重过载、低电压问题;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全面完成中心村电网改造任务。二是路网。以规划为引导优化村屯内路网设置,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提升道路硬化水平;采用石板、青砖、碎石、鹅卵石等乡土材料铺装巷道。三是宽带网。实现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并向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推广交互式网络电视。四是广播电视网。因地制宜采取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和入户接收,满足农村居民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五是排水网。结合村屯道路硬化等项目,推动村庄有组织排水,切实解决排水无序问题。

3.推进“六改”建设。一是改房行动。推广新型保温隔热节能建材,完善提升农房使用功能,有序推动装配式农房建设。二是改水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供水设施。三是改厕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户用厕所改造,实施行政村所在自然村或集中连片300户以上的自然村公厕、集贸市场公厕、中小学校公厕、乡村旅游景区公厕等改造建设。四是改厨行动。开展以"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改厨工作,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清洁厨房。五是改圈行动。全面治理人畜混居,完善储粪房、沼气池或储液池配套设施,加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基本实现人畜分离。六是改沟渠行动。开展清淤疏浚行动,持续推进村屯内部河塘沟渠治理。

(三)加强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以《广西农村房屋风貌管控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指导,以“两高两道”等区域为重点,全面推动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彰显桂风壮韵。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或村庄设计为引导,开展村庄整治和建设;根据《导则》,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编制本地农房建设图集,作为农房改造和新建审批的依据。二是突出特色风格。根据《导则》和地方传统民居特色,全面实施坡屋顶改造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墙面功能提升美化。坡屋顶应根据村屯和农房实际,采用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等中国传统屋顶形式进行改造建设,并运用好屋脊、檐口、瓦当等传统建筑元素充实完善;墙面色彩和材料、门窗构件、勒脚等要简洁美观,与村庄和农房风格整体和谐,确保改造后农房特色鲜明。三是优选建筑材料。屋面、墙面、装饰构件等改造建设材料,既要经济也要质量可靠、经久耐用;要充分利用乡村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自然条件营造景观,避免采用大理石、花岗岩、幕墙等脱离乡村实际的装饰材料。

(四)严格实施农房管控。聚焦宅基地管理、建房办证、带图报建、按图验收、违法建设查处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房管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部门和地方责任,确保农房管控落到实处。一是强化建房审批。通过编制村庄规划或者制定文字性约定的规划管控办法,确保农民建房审批有依据;推广建房标准图集;制定公布简洁实用、通俗易懂的审批流程,确保群众办证方便。二是强化管理队伍力量。强化乡镇“四所合一”机构履职能力,落实一定数量的人员专职从事农房管控工作,具备办证、指导建设、组织竣工验收等操作能力。三是强化违法建设查处。通过设立村级协管员、有奖举报等方式,建立违法建设查处监控网络;建立公安、民政、电视、电力等部门联动机制,共同抵制违建行为;通过部门联合行动或延伸城市管理执法范围等方式,形成有违必打的高压态势。四是强化考评奖惩。组织开展农房管控系列宣传活动,使群众了解政策,掌握规则,敬畏法律;制定公布考评细则,将农房管控纳入相关考评体系,奖优罚劣。

(五)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乡村风貌提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将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特色风貌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乡村风貌提升所形成的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群策群力优势转换为发展乡村经济的强大动力,着力实现农民就业创业和增产增收。要注重系统谋划,从规划引导开始,将人居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特色塑造与产业发展结合推进,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程序

(一)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21年2-3月)。一是下达年度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资金。二是制定公布全域基本整治验收考评细则和乡村风貌提升过程考评细则。三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融安县作为自治区2021年第二批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任务,力争于3月底前开工。

2.实施阶段(2021年4-11月)。一是2021年11月30日前基本完成第二批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任务。二是组织开展3次左右过程评估。三是开展农房管控专项督促指导。四是适时召开全县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

3.验收阶段(2021年12月)。一是开展全域基本整治、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农房管控等工作验收评估。二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三是谋划2022年工作任务。

(二)工作程序。采用“八步工作法”组织实施。

第一步∶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县级方案和本地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范围、完成时限、组织实施方式、资金筹措、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

第二步∶编制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村庄规划或村庄设计方案,明确"三清三拆”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以及改造风格、建筑材料、投资估算等内容。

第三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参与规划设计方案和“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方案编制,动员群众积极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主动参与村庄整治和农房特色风貌塑造;组织建立村民理事会和新乡贤理事会。

第四步∶开展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按照计划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把村庄整治通透、整洁。

第五步∶推动村庄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在完成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对村庄基本公共设施按照“四化、五网、六改”要求查缺补漏,完善设施配套。

第六步∶开展特色风貌塑造。依照工作任务清单和设计方案

开展特色风貌塑造,并同步推进村庄环境乡土化建设。

第七步∶落实农房管控要求。根据自治区农房管控文件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新建农房按照管控要求建设。

第八步∶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管护责任。

四、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渠道。1.中央预算内投资;2.中央和自治区乡村振兴资金;3.自治区本级财政补助;4.地方自筹;5.群众自筹;6.社会投入;7.金融资金投入;8.企业捐助等。

(二)自治区补助标准。1.全域基本整治按照1万元/村标准进行补助;2.农房特色风貌塑造按照0.9万元/栋标准进行补助;第二批任务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给予0.1万元/栋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地部门要将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融安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和农房管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年度计划和文件政策,组织检查指导和工作考评,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融安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要按照县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本辖区内乡村风貌改造建设,确保年度任务完成。

(二)整合资源投入。要按照项目主体不变、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的要求,统筹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乡村风貌重点区域,着力推动“四化、五网、六改”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着力拓宽投资渠道,充分挖掘政策性金融支持、社会投入等潜力,减轻筹资压力;要探索“增减挂+、旱改水+、低效闲置资产利用+、农村集体资产开发利用+”等筹资模式,用好用活政策支持;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新乡贤等群体参与共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动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后盾单位以及县内规划院所、建筑企业等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县级专家指导组,积极参加上级培训并开展巡回指导。通过网络培训、视频培训、实地教学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把乡村风貌提升的政策文件、技术要领培训到每一位具体操作实施的工作人员,统一思想认识和工作要求。加强农村工匠指导培训,推动技术下乡,探索建立农村工匠自治管理新模式。

(四)严格检查考评。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要求,制定出台全域基本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农房管控等过程考评和验收考评细则,强化考评结果在乡村振兴考评等相关考评中的运用,全年完成3次左右过程评估,年内完成综合验收评估。加强推进过程中,组织模式、改造风格、建设质量、综合成效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及时纠偏,确保建设质量。

(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渠道以及召开群众大会、发放致群众一封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模式和典型案例宣传引导,向群众讲清楚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升群众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1

融安县大良镇2021年全域整治基本整治型村庄任务名单

序号

乡镇

备注

1

大良镇

杨柳村

大进屯


2

大良镇

杨柳村

六五屯


3

大良镇

杨柳村

杨柳屯


4

大良镇

杨柳村

拉庙屯


5

大良镇

杨柳村

五龙屯


6

大良镇

杨柳村

白马屯


7

大良镇

杨柳村

雷崖


8

大良镇

杨柳村

马槽屯


9

大良镇

杨柳村

蒙洞屯


10

大良镇

杨柳村

油菜屯


11

大良镇

杨柳村

红卫屯


12

大良镇

杨柳村

瑶除屯


13

大良镇

杨柳村

古老屯


14

大良镇

杨柳村

龙坪屯


15

大良镇

杨柳村

龙杏屯


16

大良镇

杨柳村

凉伞屯


17

大良镇

杨柳村

桥尤屯


18

大良镇

新寨村

新寨屯


19

大良镇

新寨村

拉浪屯


20

大良镇

新寨村

上社屯


21

大良镇

新寨村

开荒屯


22

大良镇

新寨村

上古老


23

大良镇

新寨村

下古老


24

大良镇

新寨村

上岩屯


25

大良镇

新寨村

岩口屯


26

大良镇

新寨村

中村屯


27

大良镇

新寨村

良宁屯


28

大良镇

新和村

黄家屯


29

大良镇

新和村

石家屯


30

大良镇

石门村

都月小屯


31

大良镇

石门村

都月大屯


32

大良镇

石门村

新建屯


33

大良镇

石门村

年洞屯


34

大良镇

石门村

峙洞屯


35

大良镇

古兰村

古当大屯


36

大良镇

古兰村

古当小屯


37

大良镇

古兰村

上塘屯


38

大良镇

古兰村

马江屯


39

大良镇

古兰村

邓家屯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融安县大良镇党政办公室                                                    2021年6月23日印发



×
×
乡镇文件
索  引  号:
114502247537121335/2022-04197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融安县大良镇党政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年06月23日
标  题:
良政发〔2021〕27号 关于印发《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良政发〔2021〕27号
发布日期:
2021年06月23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良政发〔2021〕27号 关于印发《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融安县大良镇管理组  发布日期:2021-06-23 10:30 

各村(居)民委

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2021年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融安县大良镇人民政府

                                   2021623


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为大力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持续深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有效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柳州市党委、政府印发的《柳州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县委、县政府印发的《融安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实际,制定2021年度融安县大良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按照“全域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深入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房特色风貌塑造,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宣传动员、组织协调作用,落实“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综合整治、提升环境。持续推进"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整合涉农项目集中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村屯生态宜居。——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按照技术导则和风貌分区差异化开展农房风貌塑造和村庄环境建设。

——建管并重、注重长效。严格实施农房管控,落实建房办证、带图报建、违法建设查处等要求,补齐乡村建设规划建设管理短板;建立完善公共设施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三)目标任务。

——全域环境整治。完成39个村屯基本整治(其中大良村1个、古兰村5个、良北村2个、龙山村8个、杨柳村5个、山口村2个、石门村2个、新和村2个、新寨村10个、永安村2个)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县全域环境整治任务。

——农房管控。构建完善的农房管控机制,推动建房办证、带图报建、按图验收、违法建设查处等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推进“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坚持将“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作为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基础工作。全力推进清理村庄垃圾和禽畜粪便、清理乱堆乱放和道路障碍物、清理池塘沟渠,以及

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等工作。采用“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等生态治理方法,广泛开展房前屋后、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强化视线廊道内影响美观和视觉通达的废弃建筑物、构筑物、广告招牌等清拆,确保村屯环境整洁、干净、通透。引导村屯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成立村民理事会或相应的管理组织,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成立新乡贤理事会,不断优化基层治理。推动建立完善村民分片包干管护环境卫生以及公共器材、设施建设成效管护机制。

(二)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要求,整合涉农项目集中投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完善村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点推进“四化、五网、六改"项目建设。

1.推进“四化”建设。一是亮化。按照“简洁、实用、满足需要”的要求,在光亮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查缺补漏,继续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照明灯具,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路灯建设。二是绿化。保护乡村自然生态,推动村头村尾、公共区域绿化,开展“绿美乡村”建设。三是美化。保护乡村美景,增强乡村韵味,因地制宜推动村口景观、水体景观、绿化景观等村庄特色景观塑造。四是文化。弘扬农耕文明,保护传统格局,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内涵与历史,建设村史馆和景观小品,留住乡愁。

2.推进“五网”建设。一是电网。全面解决村庄用电重过载、低电压问题;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全面完成中心村电网改造任务。二是路网。以规划为引导优化村屯内路网设置,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提升道路硬化水平;采用石板、青砖、碎石、鹅卵石等乡土材料铺装巷道。三是宽带网。实现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并向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推广交互式网络电视。四是广播电视网。因地制宜采取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和入户接收,满足农村居民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五是排水网。结合村屯道路硬化等项目,推动村庄有组织排水,切实解决排水无序问题。

3.推进“六改”建设。一是改房行动。推广新型保温隔热节能建材,完善提升农房使用功能,有序推动装配式农房建设。二是改水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供水设施。三是改厕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户用厕所改造,实施行政村所在自然村或集中连片300户以上的自然村公厕、集贸市场公厕、中小学校公厕、乡村旅游景区公厕等改造建设。四是改厨行动。开展以"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改厨工作,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清洁厨房。五是改圈行动。全面治理人畜混居,完善储粪房、沼气池或储液池配套设施,加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基本实现人畜分离。六是改沟渠行动。开展清淤疏浚行动,持续推进村屯内部河塘沟渠治理。

(三)加强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以《广西农村房屋风貌管控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指导,以“两高两道”等区域为重点,全面推动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彰显桂风壮韵。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或村庄设计为引导,开展村庄整治和建设;根据《导则》,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编制本地农房建设图集,作为农房改造和新建审批的依据。二是突出特色风格。根据《导则》和地方传统民居特色,全面实施坡屋顶改造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墙面功能提升美化。坡屋顶应根据村屯和农房实际,采用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等中国传统屋顶形式进行改造建设,并运用好屋脊、檐口、瓦当等传统建筑元素充实完善;墙面色彩和材料、门窗构件、勒脚等要简洁美观,与村庄和农房风格整体和谐,确保改造后农房特色鲜明。三是优选建筑材料。屋面、墙面、装饰构件等改造建设材料,既要经济也要质量可靠、经久耐用;要充分利用乡村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自然条件营造景观,避免采用大理石、花岗岩、幕墙等脱离乡村实际的装饰材料。

(四)严格实施农房管控。聚焦宅基地管理、建房办证、带图报建、按图验收、违法建设查处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房管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部门和地方责任,确保农房管控落到实处。一是强化建房审批。通过编制村庄规划或者制定文字性约定的规划管控办法,确保农民建房审批有依据;推广建房标准图集;制定公布简洁实用、通俗易懂的审批流程,确保群众办证方便。二是强化管理队伍力量。强化乡镇“四所合一”机构履职能力,落实一定数量的人员专职从事农房管控工作,具备办证、指导建设、组织竣工验收等操作能力。三是强化违法建设查处。通过设立村级协管员、有奖举报等方式,建立违法建设查处监控网络;建立公安、民政、电视、电力等部门联动机制,共同抵制违建行为;通过部门联合行动或延伸城市管理执法范围等方式,形成有违必打的高压态势。四是强化考评奖惩。组织开展农房管控系列宣传活动,使群众了解政策,掌握规则,敬畏法律;制定公布考评细则,将农房管控纳入相关考评体系,奖优罚劣。

(五)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乡村风貌提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将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特色风貌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乡村风貌提升所形成的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群策群力优势转换为发展乡村经济的强大动力,着力实现农民就业创业和增产增收。要注重系统谋划,从规划引导开始,将人居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特色塑造与产业发展结合推进,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程序

(一)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21年2-3月)。一是下达年度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资金。二是制定公布全域基本整治验收考评细则和乡村风貌提升过程考评细则。三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融安县作为自治区2021年第二批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任务,力争于3月底前开工。

2.实施阶段(2021年4-11月)。一是2021年11月30日前基本完成第二批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任务。二是组织开展3次左右过程评估。三是开展农房管控专项督促指导。四是适时召开全县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

3.验收阶段(2021年12月)。一是开展全域基本整治、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农房管控等工作验收评估。二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三是谋划2022年工作任务。

(二)工作程序。采用“八步工作法”组织实施。

第一步∶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县级方案和本地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范围、完成时限、组织实施方式、资金筹措、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

第二步∶编制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村庄规划或村庄设计方案,明确"三清三拆”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以及改造风格、建筑材料、投资估算等内容。

第三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参与规划设计方案和“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方案编制,动员群众积极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主动参与村庄整治和农房特色风貌塑造;组织建立村民理事会和新乡贤理事会。

第四步∶开展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按照计划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把村庄整治通透、整洁。

第五步∶推动村庄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在完成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对村庄基本公共设施按照“四化、五网、六改”要求查缺补漏,完善设施配套。

第六步∶开展特色风貌塑造。依照工作任务清单和设计方案

开展特色风貌塑造,并同步推进村庄环境乡土化建设。

第七步∶落实农房管控要求。根据自治区农房管控文件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新建农房按照管控要求建设。

第八步∶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管护责任。

四、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渠道。1.中央预算内投资;2.中央和自治区乡村振兴资金;3.自治区本级财政补助;4.地方自筹;5.群众自筹;6.社会投入;7.金融资金投入;8.企业捐助等。

(二)自治区补助标准。1.全域基本整治按照1万元/村标准进行补助;2.农房特色风貌塑造按照0.9万元/栋标准进行补助;第二批任务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给予0.1万元/栋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地部门要将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融安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和农房管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年度计划和文件政策,组织检查指导和工作考评,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融安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要按照县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本辖区内乡村风貌改造建设,确保年度任务完成。

(二)整合资源投入。要按照项目主体不变、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的要求,统筹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乡村风貌重点区域,着力推动“四化、五网、六改”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着力拓宽投资渠道,充分挖掘政策性金融支持、社会投入等潜力,减轻筹资压力;要探索“增减挂+、旱改水+、低效闲置资产利用+、农村集体资产开发利用+”等筹资模式,用好用活政策支持;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新乡贤等群体参与共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动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后盾单位以及县内规划院所、建筑企业等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县级专家指导组,积极参加上级培训并开展巡回指导。通过网络培训、视频培训、实地教学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把乡村风貌提升的政策文件、技术要领培训到每一位具体操作实施的工作人员,统一思想认识和工作要求。加强农村工匠指导培训,推动技术下乡,探索建立农村工匠自治管理新模式。

(四)严格检查考评。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要求,制定出台全域基本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农房管控等过程考评和验收考评细则,强化考评结果在乡村振兴考评等相关考评中的运用,全年完成3次左右过程评估,年内完成综合验收评估。加强推进过程中,组织模式、改造风格、建设质量、综合成效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及时纠偏,确保建设质量。

(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渠道以及召开群众大会、发放致群众一封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模式和典型案例宣传引导,向群众讲清楚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升群众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1

融安县大良镇2021年全域整治基本整治型村庄任务名单

序号

乡镇

备注

1

大良镇

杨柳村

大进屯


2

大良镇

杨柳村

六五屯


3

大良镇

杨柳村

杨柳屯


4

大良镇

杨柳村

拉庙屯


5

大良镇

杨柳村

五龙屯


6

大良镇

杨柳村

白马屯


7

大良镇

杨柳村

雷崖


8

大良镇

杨柳村

马槽屯


9

大良镇

杨柳村

蒙洞屯


10

大良镇

杨柳村

油菜屯


11

大良镇

杨柳村

红卫屯


12

大良镇

杨柳村

瑶除屯


13

大良镇

杨柳村

古老屯


14

大良镇

杨柳村

龙坪屯


15

大良镇

杨柳村

龙杏屯


16

大良镇

杨柳村

凉伞屯


17

大良镇

杨柳村

桥尤屯


18

大良镇

新寨村

新寨屯


19

大良镇

新寨村

拉浪屯


20

大良镇

新寨村

上社屯


21

大良镇

新寨村

开荒屯


22

大良镇

新寨村

上古老


23

大良镇

新寨村

下古老


24

大良镇

新寨村

上岩屯


25

大良镇

新寨村

岩口屯


26

大良镇

新寨村

中村屯


27

大良镇

新寨村

良宁屯


28

大良镇

新和村

黄家屯


29

大良镇

新和村

石家屯


30

大良镇

石门村

都月小屯


31

大良镇

石门村

都月大屯


32

大良镇

石门村

新建屯


33

大良镇

石门村

年洞屯


34

大良镇

石门村

峙洞屯


35

大良镇

古兰村

古当大屯


36

大良镇

古兰村

古当小屯


37

大良镇

古兰村

上塘屯


38

大良镇

古兰村

马江屯


39

大良镇

古兰村

邓家屯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融安县大良镇党政办公室                                                    2021年6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