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雅政发〔2025〕5号 融安县雅瑶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融安县 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来源: 雅瑶乡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2025-03-03 09:15   

发〔20255

融安县雅瑶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融安县

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乡直各有关单位

汛期临近,由于我乡特殊的地理环境,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为切实做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乡辖区现状,特制订本预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融安县雅瑶乡人民政府

                             202533

融安县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应对山洪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编制依据

1.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6.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7.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

(三)适用范围

本防御预案适用范围为雅瑶乡辖区内所有山洪灾害,宜不少于3年修订一次。

(四)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抢、防、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1.河流分布

我乡境内为中低山区,四周高中间低,山地沟壑纵横,起伏不平。主要河流浪溪江自东南往西北从中部流过,河流的水量受季节影响极大。浪溪江河发源于福田村,浪溪江在雅瑶境内长 35 公里。境内河流有车平河、苏田河、冠带河,黄金河等。主要是流程短、坡降陡,一遇暴雨往往会几个小时或几十分钟造成山洪灾害。

2.水文气象及暴雨洪水特性

境内年降雨量在1300-2150毫米,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92天左右。区域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份,5-6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47%,每年大雨和暴雨从5月份开始,8月份结束。

境内地质大部分为土岭结构,近年来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地表树木破坏较大,遇到暴雨容易造成山体滑坡。

(二)经济社会情况

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

雅瑶乡,位于融安县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分别与桂林市永福县的百寿镇、龙江乡和融安县的板榄镇、大将镇、大坡乡毗邻交界。全乡总面积240平方公里,辖福田、雅瑶、大琴、章口、黄金、冠带、车平、苏田八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屯,8个行政村平均海拔都位于1000多米以上,主要以汉、壮民族为主,兼苗、瑶、侗等民族。总人口14823人。全乡人口分布福田村2467人、雅瑶村2038人、大琴村2445人、章口村1440人、黄金村1473人、冠带村2023人,车平村1432人、苏田村1505全乡通村水泥路覆盖率达100%,通屯砂石路覆盖率达100%。全乡竹木资源丰富,盛产金桔、罗汉果、八角、香菇、木耳、油茶、竹笋等土特产品,其中香杉种植总面积达77400余亩,金桔面积约2.2亩,金桔合作社20家。全乡有小学2所,幼儿园2所,卫生院1所。

2.区域耕地面积及产业结构

雅瑶乡是典型山区林业乡,耕地面积866.67公顷,种植粮食作物469公顷、经济作物232公顷。林面积2.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9.9%,其中松杉用材林面积1.36万公顷,毛竹面积3666.67公顷。区域内除种植少量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以外,大面积种植金桔、罗汉果、香杉、油茶、毛竹、假楠竹、八角等。其中罗汉果产量和毛竹产量居全县首位。

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雅瑶乡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2024年末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为:总人口1.48人,农村人口1.46万人,耕地面积866.67公顷。

(三)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1.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灾害类型

雅瑶乡属于山区乡,河流不大。据气象资料统计,雅瑶每年平均有暴雨5次,大暴雨1-2次。暴雨多集中在5-8月,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暴雨、洪水对农业生产破坏极大,并威胁人畜的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强山洪灾害的系统研究和群众的主动防灾、避灾意识,加快建立山洪防治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

2.山洪灾害成因的特点

本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春夏交替之时,冷暖气团交缓,梅雨连绵,每年5 -8月份,雨日多、强度大、时间长,常有暴雨和大暴雨的出现,很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全乡绝大部分天然林已被人工经济林所取代,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较多等因素,导致水土保持受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四)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山洪灾害防治十分重视,为了抵御山洪灾害,政府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近年来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片区水利设施灌溉渠、排水沟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雅瑶乡的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但是,我乡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由于资金有限,未对境内部分山洪沟、滑坡进行治理防御山洪灾害知识宣传力度不大,防御山洪灾害意识不强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未建立。

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二)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区域内河道较高,村民居住地地势比较低,山洪来时对居住、生活影响较大的且比较低洼的地区为危险区;其余地势比较宽阔且不易受到洪水威胁的村为防治区或者安全区。

四、组织指挥体系

(一)组织指挥机构

成立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全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长:韦志很     乡党委书记

吴江福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常务副指挥长覃航波     副乡长

        邓玲娜     乡人大主席

骆厚斌     乡党委副书记

     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乡长

韦洪格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吴周杰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

蓝文峰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副乡长

         乡综合治理专责组长

             夏小格   乡项目推进专责组长

莫茂奎     融安县司法局雅瑶司法所所长

   融安县公安局雅瑶派出所负责人

韦乾宗   乡村建设综合保障中心主任

韦明珠   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斯琪   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张家靖     雅瑶乡卫生院院长

肖显能     雅瑶乡中心小学校长

路奇军     电信负责

李庭龙   邮政负责人

何慧锋     雅瑶乡农商行行长

      供电所联系人

   福田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

莫心华    大琴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

蒋世琴    章口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韦安安    黄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何雪梅    车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黄举华    雅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雷登娟    苏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童黎明   冠带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指挥部设在党政办公室,主任由覃航波(兼)同志担任(联系电话13481959011,副主任由江强(兼)同志担任(联系电话18977258189。同时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下设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应急抢险5个工作组,各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及在乡青壮年为主体的抢险队,小村10人、大村2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13名信号发送员。

(二)各工作组具体工作职责和分工

信息监测组:组长由副乡长覃航波(联系电话13481959011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监测辖区雨、水情,重点监测水利工程、危险区域及沟溪水位、泥石流和滑坡位移情况,对县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气象、水文单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组长由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乡长吴春(联系电话13633008487)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做好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工作,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做好新闻报道及舆论处理工作。

调度组:组长由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韦洪格(联系电话13407864567)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抢险资源调配,做好抢险救灾物资、车辆或船只的组织调用工作。

保障组:组长由乡党委组织委员吴周杰(联系电话13321621016)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工作;负责组织灾后恢复工作。

    应急抢险组:组长由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蓝文峰(联系电话18076728990)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五、监测预警

(一)日常准备

思想准备。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洪减灾和防灾避险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准备。

健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包括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技术负责制、防汛岗位责任制在内的各责任制,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工程准备。加快山洪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和修复水毁工程。加强在建工程安全隐患排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预案准备。修订完善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水库调度运行规程等各类防御预案方案,并按要求做好充分准备。

抢险物资准备。按照定点储备和定向储备相结合,统一调度、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和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抢险物资储备原则,按照预案要求定期盘点、及时补充、维修保养各类抢险物资设备,动态掌握各类定向储备物资,确保一旦需要能调得出、用得上。

抢险队伍准备。按照专群结合、军民联防的原则,加强山洪灾害防御抢险队伍的建设,加强培训演练,确保一旦需要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联合调度准备。加强启动响应联合办公,集体决策是灾情处置的重中之重。完善联合办公场所、媒体工作室以及会商室的建设,做好紧急防汛期的联合办公准备工作。

依法管理。加强防洪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依法防洪。

(二)汛情信息

1.监测

当接收到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雨情和风情、水情、山洪、地质灾害等监测数据时,应及时传达指挥部成员。

2.发布

建立乡村干部信息传达包村包户制度,乡、村(社区)干部要通过大喇叭广播、上门通知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受影响区域、传达到每位群众。

3.报告

进入汛期,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4.险情

险情分为工程险情和其他险情。工程险情信息主要包括险情种类、出险部位、危害程度、抢护措施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技术责任人名单及通信联络方式等。水库(水电站)、堤防、涵闸、泵站等工程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巡查制度,工程发生险情或遭遇重大汛情,应立即向受威胁的区域发布预警,同时向上级工程管理部门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报告,迅速处置。其他险情主要指因山洪致人员围困、船只失控等,发生其他险情信息信息报告员应立即报告指挥部。

5.灾情

山洪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供电通信、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灾情信息上报由党政办主任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前应通过指挥长审核。如接到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信息,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迅速安排人员现场核实,经总指挥长同意后,上报至县人民政府。

(三)山洪预警指标

根据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雅瑶乡各级临界雨量、水位等预警指标,并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

根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成果,初步划定了雅瑶乡各危险点的预警指标,预警指标分为两级,即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

雅瑶乡预警指标表详见各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四)预警等级

预警分三个等级()

1.当预报有暴雨天气或雨量接近准备转移值时,为级蓝色预警(警觉)。

2.当预报降雨量达到准备转移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为级橙色预警(准备转移)。

3.当预报降雨量达到立即转移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或有泥石流、滑坡发生征兆时,或有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和溃坝征兆时,为级红色预警(立即转移)。

(五)预警方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微信、邮箱等)、报警信号(如铜锣、手摇报警器等);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收到预警信息后通过短信、微信、电话、无线预警广播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当级红色预警信息发出后,5分钟内基层责任人无回复,要立即用电话直连村级和相应危险区山洪灾害防御负责人采取措施,并组织各工作组赶赴预警区域开展工作。同时应考虑夜间、三断(断电、断网、断路)的信息接收能力,应安排乡工作人员直接上门通知方式。

村通过手摇报警器、高频口哨、车载扩音机或高音喇叭、手持扩音器、电话、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应考虑夜间、三断(断电、断网、断路)、大数量人群聚集等特殊场景和老弱病残等人群的信息接收能力,应安排包片村委干部上门通知联络员,由联络员入户发布预警至每一户农户。

六、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

(一)信息报告

严格执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制订的有关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制度。

一般性汛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信息应逐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重大险情、灾情,经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后,可越级上报,但必须同时报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突发重要雨情、水情、险情、灾情信息,须采用电话或当面报告等时效性较强的方式报告,并辅以其他书面方式报告。

山洪灾害防御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核实、迅速上报,对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进一步核实,随后补报续报详情。

指挥部接到特大、重大的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后,应及时派出工作组进行核实,同时迅速将情况报告乡人民政府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并做好续报。

(二)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按山洪灾害的影响程度和防御工作的紧要程度,山洪灾害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特别重大(级)4个等级。发生山洪危害后,乡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应急响应一般由低到高分为四级:级、级、级、级。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1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2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2个行政村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510年一遇的洪水

4.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降雨量已达预警指标准备转移值

5.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2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3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3个行政村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1020年一遇的洪水

4.有山洪灾害危险区已发生山洪灾害,降雨量已达预警指标立即转移值

5.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应急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3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3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4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4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20—50年一遇的洪水

4.有山洪灾害危险区已发生山洪灾害,因山洪灾害已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且灾情仍在持续

5.洪水造成境内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

6.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应急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5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5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5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5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5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时

4.山洪灾害危险区已发生山洪灾害,因山洪灾害已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失踪,且灾情仍在持续

5.洪水造成境内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

6.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三)应急响应启动

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根据会商分析结果确定,根据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的变化和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及程序,指挥部适时提升或降低应急响应等级。

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机构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会商,报请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同意

级、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部副总指挥长主持会商,报请总指挥长同意

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部总指挥长主持会商。

1.级应急响应行动

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根据雨情实时信息以及预报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召开会商会;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对灾情动态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工作,及时发布防御警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指挥决策的参谋服务和贯彻落实工作,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抢险救灾工作;带班领导驻守办公室,组织做好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对重要防御信息,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和县领导报告,并通报相关成员单位和人员;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各有关成员单位,做好支援抢险救灾准备。

各工作组要将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其中,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24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2.级应急响应行动

级应急响应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由指挥部副指挥长主持召开由相关成员代表参加的分析会商会,研究部署各单位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驻守办公室,实行双岗带班、多岗值班,加强防御值班和信息保障工作,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加强与武警部队的沟通和联系,必要时请求支援。



各工作组要按指挥部要求加强防御暴雨山洪灾害信息报送,并形成报告工作制度。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12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3.级应急响应行动

级应急响应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指挥部副总指挥长主持召开全体成员会商会。根据会商结果,指挥部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必要时由副指挥长坐镇指挥,就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紧急部署。根据需要,相关部门派员进驻指挥中心联合办公开展工作。广泛动员灾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并派出工作组或专家组,视情况到重灾区实行分片分类指导,随时调动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抢险救灾,科学有效抗洪抢险救灾。必要时报请乡人民政府进行部署,由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指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各工作组及时将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指挥部。其中,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6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4.级应急响应行动

级应急响应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指挥部根据汛情需要可依法宣布有关区域进入紧急防汛期。指挥部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和指挥决策,指挥部每天向乡人民政府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报告动态信息;报请乡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把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作为灾区各级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报请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指导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总指挥长主持召开由全体成员、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分析会商会,坐镇指挥部办公室指挥;成员单位进驻指挥部联合开展工作;全力做好抢险队伍、物资的调度工作,随时调动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抢险救灾。


各工作组要及时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书面上报指挥部。其中,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3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四)处置措施

1.人员转移

根据雅瑶乡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基本情况,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雅瑶乡划定了山洪灾害防治区危险区和安全区。根据危险区与安全区的划分,危险区内的人员即为需要转移人员。转移遵循就近、快速、安全,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工作采取乡、村、屯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按照转移原则进行安置转移,做到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2.抢险救灾

灾情险情的处置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形成抢险救灾合力。

发生灾情险情后,事发地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应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时启动本级的预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根据灾情险情和事发地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的请求,指挥部及时组织协调抢险物资、人员和技术力量支援当地抢险救灾,必要时按程序协调部队参与抢险救援。

3.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乡人民政府和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使用。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抢险的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按要求为抢险人员配备防护设备,撤离时应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在灾害发生前,乡人民政府应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防灾避险转移并妥善安置;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开展救援和救助,保证灾民基本生活。

卫生部门加强对灾区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在确保医务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医疗小分队深入灾区,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必要时应在现场设立紧急救护所。

4.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灾情险情发生后,指挥部应根据灾情险情的危害程度,督促、指导当地人民政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必要时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采取非常措施控制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五)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按照制订的山洪灾害防御新闻发布制度,落实新闻发言人,做好山洪灾害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及时、客观、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全乡汛情及防汛动态等信息的发布,应经指挥部领导审核;涉及山洪灾情的,由水利部门会同指挥部办公室共同审核后发布。

(六)应急结束

当山洪灾害减弱、消除或已过境,将不再对灾区造成较大影响,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提出终止应急响应建议,报请指挥部领导批准后,由指挥部宣布终止相应的应急响应。

七、保障措施

(一)汛前检查

汛前,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并作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二)宣传教育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汛前,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可采用实战演练的方法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与安置方案, 做到出险时驾轻就熟,迅速避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三)信息上报

信息上报必须经总指挥长审核签字后由信息组统一上报县指挥部。信息组要积极主动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四)防汛纪律

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乡主要领导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汛期各级山洪灾害防御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及时通知乡、村主要领导上岗值班;凡国家防总、省市、县防指领导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乡防御机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八、强降雨三断五关键环节山洪灾害处置

(一)三断工作重点

三断是指断路、断电、断网。强降雨造成三断情形下,重点工作是:

1.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

2.转移避险:明确转移对象,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3.安置管控:在事发村屯设置安置点,确保灾民基本生活需求,加强管控防止擅自返回。

4.信息通报:利用电视、广播、预警平台、微信等多种方式确保信息传递到乡、到村、到户、到人。

(二)把握五关键环节

把握五关键环节,确保转移顺畅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督促事发乡镇、村委按照各自的应急预案,主动及时地围绕以下五个关键环节开展工作,同时请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联合交通、供电、移动、电信等尽早赶到事发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1.谁转移:明确需要转移的人员名单。

2.谁组织:指定负责人和转移组织。

3.何时转:根据预警信息及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转移决策。

4.转何处:按预先规划安全的转移地点和路线。

5.不擅返:加强现场管控和宣传,确保转移后不擅自返危险区域。



×
×
乡镇文件

雅政发〔2025〕5号 融安县雅瑶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融安县 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来源:雅瑶乡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3-03 09:15 

发〔20255

融安县雅瑶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融安县

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乡直各有关单位

汛期临近,由于我乡特殊的地理环境,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为切实做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乡辖区现状,特制订本预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融安县雅瑶乡人民政府

                             202533

融安县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应对山洪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编制依据

1.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6.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7.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

(三)适用范围

本防御预案适用范围为雅瑶乡辖区内所有山洪灾害,宜不少于3年修订一次。

(四)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抢、防、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1.河流分布

我乡境内为中低山区,四周高中间低,山地沟壑纵横,起伏不平。主要河流浪溪江自东南往西北从中部流过,河流的水量受季节影响极大。浪溪江河发源于福田村,浪溪江在雅瑶境内长 35 公里。境内河流有车平河、苏田河、冠带河,黄金河等。主要是流程短、坡降陡,一遇暴雨往往会几个小时或几十分钟造成山洪灾害。

2.水文气象及暴雨洪水特性

境内年降雨量在1300-2150毫米,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92天左右。区域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份,5-6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47%,每年大雨和暴雨从5月份开始,8月份结束。

境内地质大部分为土岭结构,近年来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地表树木破坏较大,遇到暴雨容易造成山体滑坡。

(二)经济社会情况

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

雅瑶乡,位于融安县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分别与桂林市永福县的百寿镇、龙江乡和融安县的板榄镇、大将镇、大坡乡毗邻交界。全乡总面积240平方公里,辖福田、雅瑶、大琴、章口、黄金、冠带、车平、苏田八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屯,8个行政村平均海拔都位于1000多米以上,主要以汉、壮民族为主,兼苗、瑶、侗等民族。总人口14823人。全乡人口分布福田村2467人、雅瑶村2038人、大琴村2445人、章口村1440人、黄金村1473人、冠带村2023人,车平村1432人、苏田村1505全乡通村水泥路覆盖率达100%,通屯砂石路覆盖率达100%。全乡竹木资源丰富,盛产金桔、罗汉果、八角、香菇、木耳、油茶、竹笋等土特产品,其中香杉种植总面积达77400余亩,金桔面积约2.2亩,金桔合作社20家。全乡有小学2所,幼儿园2所,卫生院1所。

2.区域耕地面积及产业结构

雅瑶乡是典型山区林业乡,耕地面积866.67公顷,种植粮食作物469公顷、经济作物232公顷。林面积2.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9.9%,其中松杉用材林面积1.36万公顷,毛竹面积3666.67公顷。区域内除种植少量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以外,大面积种植金桔、罗汉果、香杉、油茶、毛竹、假楠竹、八角等。其中罗汉果产量和毛竹产量居全县首位。

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雅瑶乡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2024年末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为:总人口1.48人,农村人口1.46万人,耕地面积866.67公顷。

(三)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1.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灾害类型

雅瑶乡属于山区乡,河流不大。据气象资料统计,雅瑶每年平均有暴雨5次,大暴雨1-2次。暴雨多集中在5-8月,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暴雨、洪水对农业生产破坏极大,并威胁人畜的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强山洪灾害的系统研究和群众的主动防灾、避灾意识,加快建立山洪防治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

2.山洪灾害成因的特点

本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春夏交替之时,冷暖气团交缓,梅雨连绵,每年5 -8月份,雨日多、强度大、时间长,常有暴雨和大暴雨的出现,很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全乡绝大部分天然林已被人工经济林所取代,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较多等因素,导致水土保持受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四)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山洪灾害防治十分重视,为了抵御山洪灾害,政府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近年来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片区水利设施灌溉渠、排水沟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雅瑶乡的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但是,我乡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由于资金有限,未对境内部分山洪沟、滑坡进行治理防御山洪灾害知识宣传力度不大,防御山洪灾害意识不强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未建立。

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二)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区域内河道较高,村民居住地地势比较低,山洪来时对居住、生活影响较大的且比较低洼的地区为危险区;其余地势比较宽阔且不易受到洪水威胁的村为防治区或者安全区。

四、组织指挥体系

(一)组织指挥机构

成立雅瑶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全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长:韦志很     乡党委书记

吴江福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常务副指挥长覃航波     副乡长

        邓玲娜     乡人大主席

骆厚斌     乡党委副书记

     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乡长

韦洪格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吴周杰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

蓝文峰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副乡长

         乡综合治理专责组长

             夏小格   乡项目推进专责组长

莫茂奎     融安县司法局雅瑶司法所所长

   融安县公安局雅瑶派出所负责人

韦乾宗   乡村建设综合保障中心主任

韦明珠   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斯琪   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张家靖     雅瑶乡卫生院院长

肖显能     雅瑶乡中心小学校长

路奇军     电信负责

李庭龙   邮政负责人

何慧锋     雅瑶乡农商行行长

      供电所联系人

   福田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

莫心华    大琴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

蒋世琴    章口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韦安安    黄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何雪梅    车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黄举华    雅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雷登娟    苏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童黎明   冠带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指挥部设在党政办公室,主任由覃航波(兼)同志担任(联系电话13481959011,副主任由江强(兼)同志担任(联系电话18977258189。同时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下设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应急抢险5个工作组,各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及在乡青壮年为主体的抢险队,小村10人、大村2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13名信号发送员。

(二)各工作组具体工作职责和分工

信息监测组:组长由副乡长覃航波(联系电话13481959011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监测辖区雨、水情,重点监测水利工程、危险区域及沟溪水位、泥石流和滑坡位移情况,对县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气象、水文单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组长由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乡长吴春(联系电话13633008487)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做好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工作,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做好新闻报道及舆论处理工作。

调度组:组长由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韦洪格(联系电话13407864567)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抢险资源调配,做好抢险救灾物资、车辆或船只的组织调用工作。

保障组:组长由乡党委组织委员吴周杰(联系电话13321621016)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工作;负责组织灾后恢复工作。

    应急抢险组:组长由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蓝文峰(联系电话18076728990)同志担任,组员从乡二层单位抽人组成,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五、监测预警

(一)日常准备

思想准备。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洪减灾和防灾避险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准备。

健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包括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技术负责制、防汛岗位责任制在内的各责任制,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工程准备。加快山洪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和修复水毁工程。加强在建工程安全隐患排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预案准备。修订完善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水库调度运行规程等各类防御预案方案,并按要求做好充分准备。

抢险物资准备。按照定点储备和定向储备相结合,统一调度、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和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抢险物资储备原则,按照预案要求定期盘点、及时补充、维修保养各类抢险物资设备,动态掌握各类定向储备物资,确保一旦需要能调得出、用得上。

抢险队伍准备。按照专群结合、军民联防的原则,加强山洪灾害防御抢险队伍的建设,加强培训演练,确保一旦需要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联合调度准备。加强启动响应联合办公,集体决策是灾情处置的重中之重。完善联合办公场所、媒体工作室以及会商室的建设,做好紧急防汛期的联合办公准备工作。

依法管理。加强防洪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依法防洪。

(二)汛情信息

1.监测

当接收到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雨情和风情、水情、山洪、地质灾害等监测数据时,应及时传达指挥部成员。

2.发布

建立乡村干部信息传达包村包户制度,乡、村(社区)干部要通过大喇叭广播、上门通知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受影响区域、传达到每位群众。

3.报告

进入汛期,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4.险情

险情分为工程险情和其他险情。工程险情信息主要包括险情种类、出险部位、危害程度、抢护措施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技术责任人名单及通信联络方式等。水库(水电站)、堤防、涵闸、泵站等工程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巡查制度,工程发生险情或遭遇重大汛情,应立即向受威胁的区域发布预警,同时向上级工程管理部门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报告,迅速处置。其他险情主要指因山洪致人员围困、船只失控等,发生其他险情信息信息报告员应立即报告指挥部。

5.灾情

山洪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供电通信、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灾情信息上报由党政办主任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前应通过指挥长审核。如接到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信息,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迅速安排人员现场核实,经总指挥长同意后,上报至县人民政府。

(三)山洪预警指标

根据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雅瑶乡各级临界雨量、水位等预警指标,并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

根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成果,初步划定了雅瑶乡各危险点的预警指标,预警指标分为两级,即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

雅瑶乡预警指标表详见各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四)预警等级

预警分三个等级()

1.当预报有暴雨天气或雨量接近准备转移值时,为级蓝色预警(警觉)。

2.当预报降雨量达到准备转移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为级橙色预警(准备转移)。

3.当预报降雨量达到立即转移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或有泥石流、滑坡发生征兆时,或有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和溃坝征兆时,为级红色预警(立即转移)。

(五)预警方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微信、邮箱等)、报警信号(如铜锣、手摇报警器等);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收到预警信息后通过短信、微信、电话、无线预警广播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当级红色预警信息发出后,5分钟内基层责任人无回复,要立即用电话直连村级和相应危险区山洪灾害防御负责人采取措施,并组织各工作组赶赴预警区域开展工作。同时应考虑夜间、三断(断电、断网、断路)的信息接收能力,应安排乡工作人员直接上门通知方式。

村通过手摇报警器、高频口哨、车载扩音机或高音喇叭、手持扩音器、电话、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应考虑夜间、三断(断电、断网、断路)、大数量人群聚集等特殊场景和老弱病残等人群的信息接收能力,应安排包片村委干部上门通知联络员,由联络员入户发布预警至每一户农户。

六、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

(一)信息报告

严格执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制订的有关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制度。

一般性汛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信息应逐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重大险情、灾情,经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后,可越级上报,但必须同时报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突发重要雨情、水情、险情、灾情信息,须采用电话或当面报告等时效性较强的方式报告,并辅以其他书面方式报告。

山洪灾害防御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核实、迅速上报,对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进一步核实,随后补报续报详情。

指挥部接到特大、重大的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后,应及时派出工作组进行核实,同时迅速将情况报告乡人民政府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并做好续报。

(二)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按山洪灾害的影响程度和防御工作的紧要程度,山洪灾害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特别重大(级)4个等级。发生山洪危害后,乡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应急响应一般由低到高分为四级:级、级、级、级。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1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2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2个行政村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510年一遇的洪水

4.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降雨量已达预警指标准备转移值

5.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2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3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3个行政村有大到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1020年一遇的洪水

4.有山洪灾害危险区已发生山洪灾害,降雨量已达预警指标立即转移值

5.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应急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3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3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4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4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20—50年一遇的洪水

4.有山洪灾害危险区已发生山洪灾害,因山洪灾害已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且灾情仍在持续

5.洪水造成境内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

6.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启动级应急响应:

1.过去24小时降水实况有5个行政村出现大暴雨,并且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5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2.预报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以上降水,且预报大暴雨以上降水的行政村数达5个,并且预报未来48小时仍有5个行政村有暴雨以上降水

3.融安县水文中心站预报雅瑶乡境内中小河流出现5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时

4.山洪灾害危险区已发生山洪灾害,因山洪灾害已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失踪,且灾情仍在持续

5.洪水造成境内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

6.有必要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三)应急响应启动

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根据会商分析结果确定,根据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的变化和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及程序,指挥部适时提升或降低应急响应等级。

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机构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会商,报请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同意

级、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部副总指挥长主持会商,报请总指挥长同意

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部总指挥长主持会商。

1.级应急响应行动

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根据雨情实时信息以及预报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召开会商会;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对灾情动态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工作,及时发布防御警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指挥决策的参谋服务和贯彻落实工作,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抢险救灾工作;带班领导驻守办公室,组织做好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对重要防御信息,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和县领导报告,并通报相关成员单位和人员;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各有关成员单位,做好支援抢险救灾准备。

各工作组要将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其中,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24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2.级应急响应行动

级应急响应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由指挥部副指挥长主持召开由相关成员代表参加的分析会商会,研究部署各单位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驻守办公室,实行双岗带班、多岗值班,加强防御值班和信息保障工作,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加强与武警部队的沟通和联系,必要时请求支援。



各工作组要按指挥部要求加强防御暴雨山洪灾害信息报送,并形成报告工作制度。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12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3.级应急响应行动

级应急响应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指挥部副总指挥长主持召开全体成员会商会。根据会商结果,指挥部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必要时由副指挥长坐镇指挥,就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紧急部署。根据需要,相关部门派员进驻指挥中心联合办公开展工作。广泛动员灾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并派出工作组或专家组,视情况到重灾区实行分片分类指导,随时调动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抢险救灾,科学有效抗洪抢险救灾。必要时报请乡人民政府进行部署,由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指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各工作组及时将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指挥部。其中,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6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4.级应急响应行动

级应急响应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指挥部根据汛情需要可依法宣布有关区域进入紧急防汛期。指挥部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和指挥决策,指挥部每天向乡人民政府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报告动态信息;报请乡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把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作为灾区各级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报请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指导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总指挥长主持召开由全体成员、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分析会商会,坐镇指挥部办公室指挥;成员单位进驻指挥部联合开展工作;全力做好抢险队伍、物资的调度工作,随时调动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抢险救灾。


各工作组要及时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书面上报指挥部。其中,首次情况报告要在启动响应3小时内报送到指挥部。

(四)处置措施

1.人员转移

根据雅瑶乡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基本情况,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雅瑶乡划定了山洪灾害防治区危险区和安全区。根据危险区与安全区的划分,危险区内的人员即为需要转移人员。转移遵循就近、快速、安全,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工作采取乡、村、屯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按照转移原则进行安置转移,做到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2.抢险救灾

灾情险情的处置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形成抢险救灾合力。

发生灾情险情后,事发地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应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时启动本级的预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根据灾情险情和事发地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的请求,指挥部及时组织协调抢险物资、人员和技术力量支援当地抢险救灾,必要时按程序协调部队参与抢险救援。

3.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乡人民政府和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使用。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抢险的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按要求为抢险人员配备防护设备,撤离时应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在灾害发生前,乡人民政府应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防灾避险转移并妥善安置;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开展救援和救助,保证灾民基本生活。

卫生部门加强对灾区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在确保医务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医疗小分队深入灾区,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必要时应在现场设立紧急救护所。

4.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灾情险情发生后,指挥部应根据灾情险情的危害程度,督促、指导当地人民政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必要时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采取非常措施控制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五)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按照制订的山洪灾害防御新闻发布制度,落实新闻发言人,做好山洪灾害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及时、客观、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全乡汛情及防汛动态等信息的发布,应经指挥部领导审核;涉及山洪灾情的,由水利部门会同指挥部办公室共同审核后发布。

(六)应急结束

当山洪灾害减弱、消除或已过境,将不再对灾区造成较大影响,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提出终止应急响应建议,报请指挥部领导批准后,由指挥部宣布终止相应的应急响应。

七、保障措施

(一)汛前检查

汛前,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并作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二)宣传教育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汛前,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可采用实战演练的方法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与安置方案, 做到出险时驾轻就熟,迅速避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三)信息上报

信息上报必须经总指挥长审核签字后由信息组统一上报县指挥部。信息组要积极主动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四)防汛纪律

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乡主要领导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汛期各级山洪灾害防御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及时通知乡、村主要领导上岗值班;凡国家防总、省市、县防指领导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乡防御机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八、强降雨三断五关键环节山洪灾害处置

(一)三断工作重点

三断是指断路、断电、断网。强降雨造成三断情形下,重点工作是:

1.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

2.转移避险:明确转移对象,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3.安置管控:在事发村屯设置安置点,确保灾民基本生活需求,加强管控防止擅自返回。

4.信息通报:利用电视、广播、预警平台、微信等多种方式确保信息传递到乡、到村、到户、到人。

(二)把握五关键环节

把握五关键环节,确保转移顺畅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督促事发乡镇、村委按照各自的应急预案,主动及时地围绕以下五个关键环节开展工作,同时请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联合交通、供电、移动、电信等尽早赶到事发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1.谁转移:明确需要转移的人员名单。

2.谁组织:指定负责人和转移组织。

3.何时转:根据预警信息及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转移决策。

4.转何处:按预先规划安全的转移地点和路线。

5.不擅返:加强现场管控和宣传,确保转移后不擅自返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