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顶镇位于融安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是融安县的东南门,东距桂林市119公里,接桂林市永福县三皇乡;南与桥板、沙子两乡接壤,是两乡往县城的唯一通道;西接浮石镇;北与大坡乡相邻;省道306线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地理区域优越。全镇辖山贝、马田、寿局、上洞、振彩、三坡、泗顶、吉照、儒南9个村民委员会和泗顶社区共103个自然屯,总面积为276.22平方公里,集居壮、汉、苗、瑶、侗等民族,是一个以粮为主,粮林矿并举的山区乡镇。
镇政府原所在地位于马鞍山、白面山、蜡烛山和元宝山之间,三条溪水汇合处,故取名泗顶,意为三条溪水四座山之顶。泗顶1950年属于融县六区,1952年属于融安县六区,1960年建立新街搬迁(现政府所在地),1984年改名泗顶镇。该镇地属石灰岩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潮湿,年均气温17.8摄氏度,年降水量189.9毫米,土地肥沃,耕地面积1739.3公顷,森林覆盖率53.7%。镇内盛产竹木、板栗、柑果、香菇、木耳、薏米、笋干等经济作物,蕴藏有丰富的铅锌、铁、硫铁、硫磺及炉甘石、重晶石等矿产,其中以铅锌矿储量最为丰富,距镇政府仅2公里驻有省区属企业泗顶铅锌矿。
全镇年末总人口18552人,其中农业人口1.8172万人。有壮、苗等少数民族1.6191万人。人口出生及统计合格率达95%以上,计生率88.6%。盛产竹木、柑果、香菇、笋干等经济作物。
2009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工作
1、财政收入:
2009年财政收入任务为360万元,实际完成421.3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7%。其中国税完成251.1万元,占全年任务270万元的93%;地税完成170.2万元,占全年任务90万元的189%。
2、农民人均纯收入:
我镇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71元,由于受今年农资价格下降明显、农产品价格较去年又略有上升、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等有利因素影响,2009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65元,比去年增加394元,增长11%左右。
二、社会公共服务工作
1、人口与计生工作。
(1)2009年(指区间年)我镇总出生人口158人,其中一孩106人,二孩49人,多孩3人;政策内生育140人,政策外生育18人,其中一孩2人,二孩13人,多孩3人。计生率为88.6%。
(2)我镇全年共落实长效节育措施121例,其中女性结扎35例,放环80例,实施人流引产6例。
(3)人口出生及统计合格率达95%以上,半年抽查样板点结果统计合格率为100%,未受到上级计生部门的通报。
(4)人口计生信息化管理各项指标均已完成。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抓好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做好法律知训宣传工作,深入开展法律知识进万家活动。在主要街道拉横幅5幅,出版板报12期,发放宣传资料1100多份。
(2)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一方平安。全年,辖区内共发生刑事案件55起,破案19起;刑事拘留11人,逮捕5人,起诉9人。共发生治安案件90起,查处90起,缴获管制刀具60把,雷管180枚,枪支1把,治安拘留4人,强制戒毒1人。
(3)督促司法所做好我镇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将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好“五好”司法所建设创建工作。全年司法调处各种矛盾纠纷120起,调处120起,调处率100%,调结110起,调结率为91.7%。
3、新农村建设
我镇将山贝村永福屯列为新农村试点屯,永福屯共有30户167人。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具体实施下,永福屯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变化,村容村貌和周围环境进一步改善。永福屯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业,以西红柿为经济支柱产业,家家户户都种植西红柿。
4、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及时公开计生、国土、民政等涉农的相关信息,严格依法行政。已考核通过。
三、综合工作
1、思想宣传工作
抓好理论学习,成立有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抓好新闻报道工作,成立新闻报道小组,抓好通讯员队伍建设,支持和配合新闻媒体搞好新闻采访工作。目前上稿数为:柳州日报4篇,今日融安22篇,其他媒体59篇,融安电视台20篇,柳州电视台2篇。抓好社会宣传工作,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2、党建工作
(1)领导班子建设方面。2009年上半年我镇加强了班子自身建设,制定了重大决策事项研究讨论制度和重大问题党内通报制度,党委政府的班子成员之间能团结协作。
(2)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评议工作将在2007年12月份部署并按要求完成。二是在2009年镇党委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党员培训12期,其中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党员1200人次,各村举办党员培训2期,在家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培训率达100%。同时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培训45人。并做好材料的归档工作。三是按要求发展党员,2009年泗顶镇党委的党员发展指导性任务是12名。目前完成发展党员13名,所有的党员发展档案已经完善上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四是按要求足额收缴党费。至2009年12月底,已上缴党费7360元。党员发展和党费收缴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五是做好流动党员工作,泗顶镇流动在外的党员共有58名,镇党委成立了流动党员工作服务站,由镇党委分管党建的副书记、组委及各村党支书组成。各村党支部书记亲自联系流动党员。六是困难党员调查、帮扶、和慰问工作。困难党员已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全镇有贫困党员56名,2009年春节慰问41名困难党员,“七一”慰问8名贫困党员。党员帮扶工作。泗顶镇各村成立了党员服务工作志愿队,县后盾单位和联系点的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各村党支部党员之间也建立了帮扶联系制度。并且实施效果较好。七是已做好党员信息库的完善工作,并做好日常的维护。
(3)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切实抓好镇干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 二是制定镇干部、职工的管理办法,实行绩效考核。三是严格开展治理干部“走读”现象。
3、村级干部管理
一是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村干部的实行绩效管理。二是认真抓好村务公开工作,并做好记录。三是“五村两规范”工作通过了自治区的检查验收。四是新农村示范点——山贝村永福屯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发展西红柿产业的基础上,该示范点今年新种植南丰蜜桔180亩。五是做好村级档案整理工作。完成党建调研论文章2篇,其中一篇被选送到自治区党建学会参加评比,上交党建信息36篇。八是按要求做好农村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工作,党员电教工作和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三、投资项目简介
镇党委、政府本着互惠互利,使客商“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的方针,欢迎各地客商到泗顶投资办厂,开发泗顶资源,招商引资,合作项目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西红柿深加工项目、畜牧养殖业、矿产品开发。
西红柿深加工项目。西红柿,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又名番茄、番柿、洋柿子。据有关资料表明西红柿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K、维生素P、胡萝卜、尼克酸、苹果酸和丰富的钙、铁、磷、蛋白质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特别是番茄红素,是防癌、抗血循环系统的宝贵物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蔬菜,它可以加工成饮料、灌头等多种食品。该镇属石灰岩山区,土质以红壤为主,十分适宜西红柿的种植,且素有种植西红柿的传统,所产的西红柿,果形好、色泽鲜、品质优、口感佳、柔软多汁,产量位居全县及周边乡镇之首。多年来在结构调整及秋冬菜开发工作中,当地党委、政府都把西红柿种植作为农民增收一个项目抓紧抓好,每年种植面积均超4000多亩,远销省内外,2009年全镇种植面积达8500多亩,产量达8500吨。由于种的面积多,而又缺少加工企业加工,单靠外地老板来收,销售额很少。因此,镇党委、政府急盼各地客商来泗顶办厂,解决泗顶农产品的流通销售,促使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财政增收。
四、投资环境
1、治安环境好,利于商家创业。镇党委、政府特别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切实优化环境,经过几年来的治理,已建立了“打、防、控”一体的治安管理体制,具备了创业成本低、市场秩序好、社会治安好的环境。
2、区域环境优越。该镇位于融安县城东南部,距县城仅40公里,来往交通便利,是桥板、沙子两乡住县城的唯一通道,目前,泗顶至桥板油路、泗顶至沙子油路都正在建设中;东距桂林市119公里,省道306线由横穿境内直达桂林市区。境内过往车辆有泗顶至柳州、融安至桥板、融安至沙子、融安至桂林、融安至鹿寨、融水至桂林、罗城至桂林等过境车辆。
3、农产品加工业物资充足。该镇是融安南部三个乡镇的中心(浮石、桥板、沙子),在此办农产品加工业,可以辐射到周边乡镇,得到较低成本的物资补足。
党政办公电话:0772-8376000 传真:0772-8376000
邮政编码:545407
融安县泗顶镇人民政府
办公地址:融安县泗顶镇泗顶街11号
邮政编码:545407
内设机构
泗顶镇人民政府办公室0772-8376000
二、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要职责
1、 围绕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为领导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信息和有关依据,当好领导参谋,跟踪检查和催办督办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做到承上启下。
2、 围绕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协助领导抓好经济建设以及各项工作,做好国民经济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反馈和落实,并做好工作总结。
3、 负责镇党委政府日常文电的处理、审核、文稿等具体事务,做好镇委镇政府各种大小会议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工作。
4、负责镇机关日常行政事务、接待、内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
5、负责处理群众来访,及向领导汇报有关来信来访的重大情况和问题。
6、承办镇党委、镇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