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关于印发<柳州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柳教师培〔2017〕11号)精神,为确保全县教师培训工作能够持续、有序、高效的开展,结合我县教师队伍现状,特制定《2019年融安县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一、培训目标
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面向全县、倾斜农村”的培训原则,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思路,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通过分类、分层、分批地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的教师培训,优化校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深化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制度,使他们在政治思想、师德师风、教育理论、人文底蕴、专业知识、育人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二、培训任务
在组织实施国培、区培和市级培训的基础上,县级培训将精心组织“五大提升”工程(即:全员素质提升、希望之星提升、领航人才提升、岗位能力提升、外派学习提升)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培训内容如下:(一)全员素质提升工程;(二)“领航人才”培养工程;(三)“希望之星”培养工程;(四)岗位能力提升工程;(五)外派学习提升工程。
(一)加强培训管理
教育局人事师培股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规划和管理,与培训机构和相关股室做好培训项目的对接、组织与实施,督促各承办单位规范过程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及时把各项培训工作的材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协调,按照各培训项目具体名额分配表,认真遴选参训学员。
(二)优化培训资源
一是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借助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和市县专家的力量,把培训工作抓紧抓实。二是要加强培训的课程资源建设,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体现不同类别、层次教师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为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学习支撑。
(三)规范学分管理
将学分认定与培训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规范培训纪律,提高培训积极性,促进培训实效性。
(四)确保经费到位
按照相关要求,县本集中培训、专项培训经费从县教育局专项师培经费中列支,校本培训经费从各学校经费中列支,外派学习经费回原单位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