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职业教育2017年度报告
一、融安县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融安县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3年7月,是我县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于2005年8月搬迁至现址:融安县长安镇桔东社区五里亭40号,209国道旁。校园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29294平方米,学校资产总值1122万元。学校以学历教育为主,短期培训为辅。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的中专文凭。学校开设有机电安装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学前教育等四个主要专业。自学校成立至今共培养了3000多名全日制学生,开办了60多期短训班,培训学员近4000人。我校的毕业学生、学员广泛分布在社会各界,有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员,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社会效益。
目前建有教学楼一栋,有20个教室,可容纳1000名学生;有男、女生公寓各一栋,各可容纳328人;食堂一栋,可容纳2400人就餐;办公综合楼一栋,可容纳120人办公;实训楼一栋,12个实训室,可容纳450人同时上课;图书馆一栋,3300平方米,能满足1800人以内的办学需求;短训学员公寓一栋,共有铺位86个。目前学校拥有教学设备总值592万元,图书49900册。与上一年度相比无变化。
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其中专任教师39人,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学历29人,专业课教师21人,中、高级职称24人)。
二、学生发展情况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50人(仅2016级、2017级在校住宿就读人数,其中2017年招生数23人,不包括与柳州职校联合办学数),学生数较少,无毕业生,历年仅在校学习一年,第二年即到联办学校(柳州职校)就读。近年职校招生,县教育局虽然采取了任务到校,责任到人,制定了职校招生联系长效机制等制度,但由于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招生下滑,很难完成招生任务。
三、质量保障措施
2017年学校根据我县经济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在认真办好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内职校联系,努力争取与市内职校在我校开设联合办学班,设立教学点,以拓宽招生专业,满足学生就读需求,达到扩大招生规模的目的。另外在改革课程体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家颁发的指导性专业教学计划,科学设置综合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科学确定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实训课让学生多操作、多练习,并与县内企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训操作机会,提高了学生实际生产加工能力,同时还邀请县内企业的技术骨干、技师等到校内指导学生实操训练,效果较好。
学校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骨干教师,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并注意吸收校外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建立了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开展课程改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社会贡献
近几年,我县在招收全日制学生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加大短期培训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以短养长”的办学目标。在拓宽培训项目渠道上下功夫:一是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县政府把重大的培训项目交给我县职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融安县电子商务人才普及培训及能力提升培训均由我校负责);二是加强与县内各部门联系开展联合培训(目前开展联合培训的单位有: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残联、县人劳局、扶贫办、农业局、县政协等多个部门);三是加强与市内职校和培训机构开展联合培训工作(与市二职校联合开展叉车司机培训、与广西商业学校联合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与柳州市万年青学校共同开展保育员培训)。目前我县职校每年的培训人数大约在2000人左右,培训总收入大约在150万元左右。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此我县职校把脱贫攻坚当做首要任务来抓。要求全体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争做脱贫攻坚的领头羊:一是要积极认真做好帮扶联系工作,按上级政府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各项任务,对工作不力的坚决问责,并与年终绩效挂钩;二是要积极与贫困户联系沟通交流,找出“穷”的根源,为其出谋献策,发展生产或转移就业,提高家庭收入,争取早日脱贫;三是开展“贫困助学先锋行”活动,要求全体党员要关心爱护我校每一个贫困学生,尽能力资助贫困学生,绝不能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辍学。
五、政府履职
凡在我县职校就读的学生,均享受政府相关奖学补贴,以及学费全免政策,无项目投入。
六、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十八大以来,我县职校党支部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和《六条禁令》、《广西十个严禁》,开展廉政教育,学习并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并结合我县“三个年”活动开展党建工作。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全体党员和普通干部职工的作风有了较大的转变,有力促进了全校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学校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上率下,自觉担负起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确保主体责任不虚置、不空转。层层签订“一岗双责”承诺书,明确和细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对工作不力,不尽责的干部职工开展谈话,重点整治“四个意识”不强,“两个责任”落实不力行为,让全体领导干部职工明白,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负责。
几年来坚决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必须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七、融安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面临的困难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学校招生困难。导致招生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职教攻坚后全国职教招生又一次下滑,就我县生源情况来看,每年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普通高中又扩招,愿意读职校的学生不多。
2.校园不完整,办学环境差,没有吸引力。我县职校新校区与旧校区之间原来有一条农村道路穿过,2007年校园扩建后,此道路一直未能改道,造成现在学校围墙未能封闭,对学校管理造成很大不便。
3.办学设备不足,专业办学实力不强。前述,学校现有仪器设备总值584.7万元,以上这些设备当中,只有机电、电子、计算机、服装这4个专业的设备仅仅能基本维持专业教学的需要。
4.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县职校整支教师队伍,文化课教师偏多,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
(二)改进措施。
一是根据县政府规划,将融安职校与融安二中合并,更名为融安县综合高中,办学性质为普职融通的高中阶段教育;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成长需要。
在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我县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把学校建设成标准学校,达到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融安县教育局
2018年1月20日